裁字五行属性是“金”,适合生辰八字缺金的孩子起名使用;
裁字笔画有12画,笔画数较适中,名字中可以用和裁笔画相近的字为名字,这样的姓氏+名字的组合更加匀称;
裁字不是常用字;
◎ 用剪子剪布或用刀子割纸:裁剪。裁缝。裁衣。对裁。
◎ 减除,去掉一部分:裁减。裁军。裁员。
◎ 决定,判断:裁判。裁夺(考虑决定)。裁决。裁度(duó)。裁断。
◎ 安排取舍:体裁。别裁。独出心裁。
◎ 节制,抑止:制裁。独裁。
◎ 杀:自裁。
◎ 古同“才”,仅,方。
详细字义
◎ 裁 cái
〈动〉
(1) (形声。从衣,( zāi)声。本义:裁制,剪裁)
(2) 同本义 [cut]
裁,制衣也。——《说文》
夷衾质杀之,裁犹冒之。——《礼记·丧大记》。注:“犹制也。”
十四学裁衣。——《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裁此百日功,唯将一朝舞。——唐· 韦应物《杂体》
(3) 又如:套裁;剪裁;对裁;裁衣(裁剪衣料制作衣服)
(4) 裁定;判断 [decide;judge]
大王裁其罪。——《战国策·秦策》。注:“制也。”
裁大者众之所比也。——《管子·地形》。注:“断也。”
公羊辨而裁。——《谷梁传·序》。注:“谓善能裁断。”
今请姑娘裁夺着,再添些也使得。——《红楼梦》
(5) 又如:裁示(裁决并指示);裁答(裁决答复)
(6) 删除;削减 [reduce;cut down]
而裁其贾以招民。——《汉书·食货志》。注:“谓减省之也。”
又裁节邮传冗费。——《明史·海瑞传》
(7) 又如:裁革(减免);裁人(裁员。裁减人员)
(8) 割裂;割断 [cut apart;separate]。如:裁剖(切开);裁截(切割成段;切截整齐)
(9) 安排取舍(多指文学艺术)[arrange;edit]。如:裁长补短(取长补短);裁红点翠(比喻选择华丽的辞藻)
(10) 杀戮 [kill]
跪而自裁。——《汉书·贾谊传》
词性变化
◎ 裁 cái
〈名〉
(1) 体制 [system]
取殊裁于八都。——张衡《西京赋》
(2) 又如:裁制(规模制式)
(3) 成衣工 [tailor]。如:裁衣(裁缝)
◎ 裁 cái
〈副〉
(1) 通“才”。刚刚 [just]
裁日阅数人。——《汉书·王贡两龚鲍传序》
手裁举。——《聊斋志异·促织》
抵透光处,炬裁尽。——《徐霞客游记·游黄山记》
(2) 通“纔”。仅仅 [only]
裁买城西数亩地,槀葬而已。——《汉书·马援传》
裁封数百户。
士生一世,但取衣食裁足。
[①][cái]
[《廣韻》昨哉切,平咍,從。]
[《廣韻》昨代切,去代,從。]
(1)裁制,剪裁。
(2)引申为教育,栽培。
(3)成衣工。
(4)整张纸分成的大小相等的若干份。
(5)割裂;割断。
(6)物体的碎片。
(7)删除,削减。
(8)引申为消除;解除。
(9)刎颈;杀。
(10)犹采摘。
(11)安排取舍(多指文学艺术)。
(12)裁断;裁决。
(13)节制;制裁;约束。
(14)估量。
(15)鉴别;识别。
(16)体制;格式;体裁。
(17)创作;写作。
(18)指作品。
(19)稍微;略微。
(20)量词。用于布匹。
(21)通“纔”。仅仅。
(22)通“纔”。刚刚;方才。
(23)通“材”。
酒未开樽句未裁,寻春问腊到蓬莱。—— 清朝·曹雪芹《访妙玉乞红梅》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唐朝·贺知章《咏柳 / 柳枝词》
何用慰相思,裁书寄关右。—— 唐朝·李益《送诸暨王主簿之任》
去年离别雁初归,今夜裁缝萤已飞。—— 唐朝·张纮《闺怨 / 怨诗》
秋霜欲下手先知,灯底裁缝剪刀冷。—— 唐朝·白居易《空闺怨》
黄河捧土尚可塞,北风雨雪恨难裁。—— 唐朝·李白《北风行》
春风举国裁宫锦,半作障泥半作帆。—— 唐朝·李商隐《隋宫 / 隋堤》
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 唐朝·王昌龄《采莲曲》
【发音】dú chū xī cái
【解释】心裁:心中的构思、设计。原指诗文的构思、安排独特新颖。现在泛指独自想出与众不同的办法来。
【出处】清 李汝珍《镜花缘》:“王弼注释《周易》,撇了象占旧解,独出心裁,畅言义理,于是天下后世,凡言《易》言,莫不宗之。”
【发音】dú chū xīn cái
【解释】犹独出心裁。
【出处】清·袁枚《随园诗话补遗》卷十二:“松江提督张云翼以公侯世职,而《严滩》一首,独出新裁。”
【发音】dú cái zhuān duàn
【解释】断:决断,做决定。独自做出决定,自己想怎么样就怎么样
【出处】毛泽东《井冈山的斗争》:“封建时代独裁专断的恶习惯深中于群众乃至一般党员的头脑中,一时扫除不净,遇事贪图便利,不喜欢麻烦的民主制度。”
【发音】xiàng tǐ cái yī
【解释】相:视。量体裁衣,比喻根据实际具体情况而做出计划和行事
【出处】清·李渔《巧团圆·认母》:“且把他性情伎俩数说一番,看他做得什么事来,然后相体裁衣,把个地位安顿他便了。”
段玉裁(1735——1815, 若膺, 江苏金坛人),乾隆二十五年(1760)举人,先后充贵州玉屏、四川富顺、南溪、巫山诸县知县。后辞官闭门著书三十余年。从学于戴震,继承文字训诂学及经学研究。著有《六书音韵表》五卷,《说文解字注》三十卷、《礼经汉读考》,《毛诗古训传》三十卷,《古文尚书撰异》三十二卷,《春秋左氏古经》十二卷,《毛诗小学》三十卷,《汲古阁说文订》六卷,《经韵楼集》十二卷。嘉庆二十年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