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字五行属性是“木”,适合生辰八字缺木的孩子起名使用;
策字笔画有12画,笔画数较适中,名字中可以用和策笔画相近的字为名字,这样的姓氏+名字的组合更加匀称;
策字是常用字;
◎ 古代的一种马鞭子,头上有尖刺。
◎ 鞭打:策马。鞭策。
◎ 激励,促进:策动。策勉。
◎ 古代称连编好的竹简:简策。
◎ 古代帝王对臣下封土、授爵或免官:策命。策免。策封。
◎ 古代科举考试的一种文体:策论。策问。
◎ 杖:策杖。
◎ 中国数学上曾经用过的一种计算工具,形状与“筹”相似。
◎ 计谋,主意,办法:上策。献策。决策。政策。策划。束手无策。
◎ 书法用字名称,指仰横。
◎ 姓。
详细字义
◎ 策
筞 cè
〈名〉
(1) (形声。从竹,朿( cì)声。“朿”,指带有芒刺的植物,作“策”的声符,同时兼表字义。本义:竹制的马鞭(头上有尖刺))
(2) 同本义。引申为驾驭马匹的工具,包括缰绳之类 [whip]
軓前十尺而策半之。——《考工记·舟人》
则仆执策立于马前。——《礼记·曲礼》
绕朝赠之以策。——《左传·文公十三年》
左师为已短策。——《左传·襄公十七年》
伤吻敝策。——《汉书·王褒传》
齐闵王将之鲁,夷维子执策而从。——《战国策·赵策》
执策而临之。——唐· 韩愈《杂说》
振长策而御宇内。——汉· 贾谊《过秦论》
(3) 又如:策辔(马鞭与马缰);策彗(以带叶竹帚制作的马鞭)
(4) 策略;计谋 [tacticsplan;scheme]
立盐铁,始张利官以给之,非长策也。——汉· 桓宽《盐铁论·本议》
惠文、 武、昭襄蒙故业,因遗策。—— 汉· 贾谊《过秦论》
予更欲一觇北,归而求救国之策。——宋· 文天祥《指南录·后序》
(5) 又如:上策;下策;失策(策略上失误);策无遗算(谋略周密准确,没有遗漏失算之处)
(6) 中国古代用竹片或木片记事著书,成编的叫做策 [bamboo or wooden slips used for writing on in ancient China]
单执一札谓之为简,连编诸简乃名为策。——《左传·序》疏
凡命诸侯及孤卿大夫,则策命之。——《周礼·春官》
书策稠浊,百姓不足。——《战国策·秦策一》
(7) 又如:策府(帝王藏书之所);策简(指簿册文书);策牍(简策版牍。后指书写用的纸张)
(8) 策书。古代君主对臣下封土、授爵、免官或发布其他敕令的文件。引申为策命;策免 [document]
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乐府诗集·木兰诗》
(9) 又如:策命(用策书任命);策拜(帝王以策书命官);策文(诏书之类的文告)
(10) 古代称应试者对答的文字为策。也指一种议论文体 [answer]
《治安策》——汉· 贾谊
《教战守策》——宋· 苏轼
(11) 又如:策套(科举时代应试者应付策问考试的材料);策学(科举时代供考生应付考试的短文集);策题(科举策试的试题);策第(策试和选评)
(12) 古代用以计算的筹子(小竹片) [chip]
善数不用筹策。——《老子》
(13) 又如:策筹(同“筹策”。古代计算工具)
(14) 卜筮用的蓍草 [alpine yarrow]
詹尹乃端策拂龟。——《楚辞·卜居》
错龟数策。——《战国策·秦策》
(15) 又如:端策(把蓍草摆正)
词性变化
◎ 策 cè
〈动〉
(1) 用鞭棒驱赶骡马役畜等。引申为驾驭 [whip]
将入门,策其马。——《论语·雍也》
乘坚策肥,履丝曳缟。——汉· 晁错《论贵粟疏》
策之不以其道。——唐· 韩愈《杂说》
(2) 又如:鞭策;策马(鞭马);策马飞舆(驾马车疾行)
(3) 督促;使进步 [instigate;stir up]。如:策厉(督促勉励);策进(促进)
(4) 拄着;拄着棍杖。引申为搀扶;架起 [support]
策扶老以流憩,时矫首而遐观。——晋·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5) 又如:策杖(执持拐杖。又称扶杖、拄杖);策踵(扶杖接踵而来);策立(站立)
(6) 谋划;策划 [plan;plot]
故策之而知得失之计。——《孙子·虚实》
(7) 又如:策效(谋划效力);策驭(谋划掌握);策选(谋划选取)
[①][cè]
[《廣韻》楚革切,入麥,初。]
亦作“笧1”。亦作“筞1”。亦作“筴1”。
(1)驱赶骡马役畜的鞭棒。
(2)引申为驾驭马匹的工具,包括缰绳之类。
(3)用鞭棒驱赶骡马役畜等。
(4)引申为驾驭。
(5)督促;使进步。参见“策勉”、“策勵”。
(6)手杖;拐棍。
(7)拄着;拄着棍杖。
(8)引申为扶持;架起。
(9)古代用以记事的竹、木片,编在一起的叫“策”。亦借指书简,簿册。
(10)引申为予人书简。
(11)古代君主对臣下封土、授爵、免官或发布其他教令的文件。
(12)引申为策命;策免。
(13)给有功者以奖赏。
(14)古代考试取士,以问题令应试者对答谓策。
(15)泛指考试。
(16)古代称应试者对答的文字为策。亦指一种议论文体。
(17)古代用以计算的筹子。
(18)计谋;谋略。
(19)谋划;测度。
(20)古代卜筮用的蓍草。
(21)小箕。
(22)木栅。
(23)星名。即仙后星座的γ星。
(24)书法用笔的名称。仰横为“策”,用力在发笔,得力在画末。
(25)姓。明有策敏、策简。见《万姓统谱·陌》。
岁岁金河复玉关,朝朝马策与刀环。—— 唐朝·柳中庸《征人怨 / 征怨》
报国无门空自怨,济时有策从谁吐。—— 清朝·吴潜《满江红·送李御带珙》
投策命晨装,暂与园田疏。—— 魏晋·陶渊明《始作镇军参军经曲阿作》
柳暝河桥,莺晴台苑,短策频惹春香。—— 宋朝·吴文英《夜合花·自鹤江入京泊葑门外有感》
策马自沙漠,长驱登塞垣。—— 唐朝·高适《蓟中作》
却将万字平戎策,换得东家种树书。—— 宋朝·辛弃疾《鹧鸪天·有客慨然谈功名因追念少年时事戏作》
【发音】cè nú lì dùn
【解释】驱策劣马,磨砺钝刀。指勉为其难,努力从事。驽,低能的马;钝,不锋利的刀。
【出处】宋 岳飞《御书屯田三事跋》:“伏蒙陛下亲洒宸翰,铺述三子屯田足食之事,俯以赐臣,臣敢不策驽砺钝,仰副圣意万一。”
【发音】shě cè zhuī yáng
【解释】放下手中书本去寻找丢失的羊。比喻发生错误以后,设法补救。语本《庄子 骈拇》:“臧与榖二人相与牧羊,而俱亡其羊。问臧奚事?则挟筴读书;问榖奚事?则博塞以游。”陆德明释文:“筴,字又作策,初革反。李云:竹简也。古以写书,长二尺四寸。”
【出处】语出《庄子·骈拇》:“臧与榖二人相与牧羊,而俱亡其羊。问臧奚事?则挟筴读书;问榖奚事?则博塞以游。”陆德明释文:“筴,字又作策,初革反。李云:竹简也。古以写书,长二尺四寸。”
【发音】jì rán zhī cè
【解释】相传越王勾践困于会稽之上,用计然之策,修之十年而国富;范蠡既雪会稽之耻,用计然之策于家而富至巨万。所谓计然之策,主要指“六岁穰六岁旱”的农业循环学说,农末俱利的平籴论,以及物价观测、贵出贱取等经商致富的“积着之理”。后因以泛指生财致富之道。
【出处】相传越王勾践困于会稽之上,用计然之策,修之十年而国富;范蠡既雪会稽之耻,用计然之策于家而富至巨万。所谓计然之策,主要指“六岁穰六岁旱”的农业循环学说,农末俱利的平籴论,以及物价观测、贵出贱取等经商致富的“积着之理”。
【发音】móu wú yí cè
【解释】谓谋划时没有遗漏的计策。形容谋划周密。
【出处】晋·陈寿《三国志·魏志·钟会传》:“蜀之豪帅,面缚归命,谋无遗策,举无废功。”
梁策,中国内陆青年演员,毕业于中国传媒大学。在校期间曾出演话剧《雷雨》。2017年4月,与蒋佳恩、雷牧等人合作网络剧《花间提壶方大厨》上线,在剧中饰演“刘袤”。6月,与刘恩佑、乔乔合作电视剧《好汉》,在剧中饰演“龙望山”。在电视剧《大明传奇》中饰演“苏蛇青”。11月,与罗云熙、孙铱、凌潇肃等人合作电视剧《儿科医生》播出,在剧中饰演呆萌实习医生“徐伟业”。
史策,1993年6月30i出生生,黑龙江省牡丹江市人,毕业于北京舞蹈学院,参演《项链》、《唐诗传奇之魔法小书包》、《锛头儿小辫儿》、《招租启示》等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