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字五行属性是“木”,适合生辰八字缺木的孩子起名使用;
材字笔画有7画,笔画数较适中,名字中可以用和材笔画相近的字为名字,这样的姓氏+名字的组合更加匀称;
材字不是常用字;
◎ 木料,泛指一切原料或资料:材料。教(jiào )材。素材。题材。就地取材。
◎ 能力,资质:材干(gàn )。大材小用。因材施教(jiào)。
◎ 棺木:寿材。
详细字义
◎ 材 cái
〈名〉
(1) (形声。从木,才声。本义:木材,木料)
(2) 同本义 [timber]
材,木梃也。——《说文》
五曰材贡。——《周礼·太宰》
驾而乘材。——《国语·晋语》。注:“横木也。”
无所取材。——《论语》。郑注:“无所取于桴材。”
自吾执斧斤以随夫子,未尝见材如此其美也。——《庄子·人间世》
材朴委积兮。——《楚辞·九章·怀沙》
因造玉清宫,伐山取材。——宋· 沈括《梦溪笔谈》
(3) 又如:木材;材器(材木与器物)
(4) 泛指原料、材料 [material]
饬化八材。——《周礼·太宰》。注:“珠、象、玉、石、木、金、革、羽也。”
其材足以备器用。——《左传·隐公五年》
献材于殡门外。——《仪礼·士丧礼》。注:“明器之材。”
(5) 又如:钢材;器材;木材;就地取材
(6) 资料 [data;material]。如:教材;题材;素材
(7) 人的体貌 [posture and facial features]。如:身材(身体的高矮和胖瘦)
(8) 资质;本能 [aptitude]。如:蠢材(笨家伙);因材施教
(9) 棺木 [coffin]。如:寿材;材铺(棺材店)
(10) 通“才”。才能,能力 [ability;capacity]
任官惟材,左右惟其人。——《书·咸有一德》
士脩身功材。——《管子·五辅》。注:“材谓艺能。”
(11) 通“财”。财物 [property;belongings]
广辟土地,著税伪材。——《墨子·公孟》
知务本禁末之为多材也。——《荀子·君道》
材伎之士。——《荀子·王制》
[①][cái]
[《廣韻》昨哉切,平咍,從。]
(1)木材;可作木材的树。
(2)物,材料。
(3)指木本植物的果实。
(4)棺材。
(5)资质;本能。
(6)才能,才干。
(7)谓有才能。
(8)技能,技艺。
(9)人材。
(10)通“裁”。裁断,裁度。
(11)通“裁”。安排,使用。
(12)通“財”。
(13)通“垂”。旁,侧。
(14)通“哉”。语气词。
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材须待七年期。—— 唐朝·白居易《放言五首·其三》
浩气清英,仙材卓荦,下土难分别。—— 宋朝·丘处机《无俗念·灵虚宫梨花词》
器乏雕梁器,材非构厦材。—— 唐朝·赵彦昭《奉和元日赐群臣柏叶应制》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唐朝·李白《将进酒》
【发音】hóng cái dà lüè
【解释】见“宏才大略”。
【出处】《老残游记》第六回:“阁下如此宏材大略,不出来做工点事情,实在可惜。”
【发音】jiàng yù liáng cái
【解释】良材:本领高的人。大将遇上本领高的人。比喻两雄争斗,本领相当。
【出处】明·施耐庵《水浒传》第三十四回:“两个就清风山下厮杀,真乃是棋逢敌手难藏幸,将遇良材好用功。”
【发音】jiù dì qǔ cái
【解释】就在原地寻取所需要的材料。
【出处】《诗经 豳风 七月》:“蚕月条桑。”唐 孔颖达疏《十字注疏》:“条其桑而采之,谓斩条于地,就地采之也。”
【发音】huái cái bào qì
【解释】犹言德才兼备。材,才能;器,器度。
【出处】唐·封演《封氏闻见录·匦使》:“东曰延恩匦,怀材抱器,希于闻达者投之。”
吴楚材(?——1275, 建昌南城(今江西永修)人), 又名炎,德祐元年(1275),建昌降次年,楚材还领村,纠集民兵,江西制置使黄万石授为迪功郎、权制置司计议官,并戒勿兴兵,楚材不听,并领村率众出击,元兵分路进攻,袭领村,拒以木栅,元兵不能入以乏援力战失利,众多散去楚材走光泽,被执,拒诱降,遇害赠朝奉郎
李材( 子构, 丰城(今属江西)人), 字孟诚,尚书遂子。嘉靖四十一年(1562)进士,授刑部主事。隆庆中,由兵部郎中稍迁广东佥事。因罗旁之役及御倭功,升副使。万历间,官云南按察使、右佥都御史。曾抚附孟养、蛮莫两土司以制缅甸。适逢有人说他冒功,被下狱多年,后戍镇海卫。所至,则聚徒讲学,学者称见罗先生。久之赦还。卒年七十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