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起名字典 / 裳字读什么,裳字是什么意思

裳字读什么,裳字是什么意思

  • 裳字的读音cháng
  • 裳字的部首
  • 裳字的笔画14画
  • 裳字的构造上下结构
  • 裳字的繁体字
裳字适合起名用字吗

裳字五行属性是“火”,适合生辰八字缺火的孩子起名使用;

裳字笔画有14画,笔画数较适中,名字中可以用和裳笔画相近的字为名字,这样的姓氏+名字的组合更加匀称;

裳字是常用字;

裳字的基本解释

◎ 〔裳裳〕光明。
◎ 古代指遮蔽下体的衣裙。

裳字的详细解释

详细字义
cháng 
〈名〉
(1) (形声。从衣,尚声。本义:下衣)
(2) 古人穿的遮蔽下体的衣裙,男女都穿,是裙的一种,不是裤子 [skirt worn by a woman or man in ancient China]
裳下饰也。——《左传·昭公十二年》
黄裳元吉。——《·坤》
绿兮衣兮,绿衣黄裳。——《·邶风·绿衣》
制芰荷 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楚辞·离骚》
整顿衣裳起敛容。——唐·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3) 又如:裳衣(裳与衣。泛指衣服);裳服(衣服);裳裾(衣襟)
(4) 泛指衣服 [dress]
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乐府诗集·木兰诗》
(5) 又如:裳袂(衣袖);裳裙(衣襟)
(6) 另见 shɑng
基本词义
shɑng
(1) ——用于“衣裳”
(2) 另见 cháng 

裳字在汉语字典的解释

[①][chéng]
[《廣韻》市羊切,平陽,禪。]
(1)古代称下身穿的衣裙,男女皆服。
(2)泛指衣服。
(3)见“裳裳”。
(4)通“”。

裳字在古汉语字典的解释

裳古汉语字典解释

cháng
〈名词〉古人穿的下衣。《诗经·绿衣》:“绿衣黄。”(衣:上衣。)《琵琶行》:“整顿起敛容。”《左忠毅公逸事》:“每寒夜起,振衣,甲上冰霜迸落,铿然有声。”【注】古代男女都穿“”,不是裤子,是裙的一种,但不同于现在的裙子。
鲜明美盛的样子。《诗经·小雅》:“者华,其叶湑兮。”( :茂盛。)

裳字在说文解字的解释

拼音:cháng ; shɑng
解释:常或从衣。

含裳字的诗歌

贱妾茕茕守空房,忧来思君不敢忘,不觉泪下沾衣裳。—— 魏晋·曹丕《燕歌行二首·其一》

击楫中流,曾记泪沾裳。—— 宋朝·李好古《江城子·平沙浅草接天长》

香到酴醾送晚凉,荇风轻约薄罗裳曲阑凭遍思偏长。—— 明朝·叶小鸾《浣溪沙·初夏》

夜寒微透薄罗裳,无限思量。—— 宋朝·秦观《画堂春·春情》

君王游乐万机轻,一曲霓裳四海兵。—— 唐朝·李约《过华清宫(一曲霓裳四海兵)》

天子居未央,妾侍卷衣裳。—— 唐朝·李白《秦女卷衣》

风为裳,水为佩。—— 唐朝·李贺《苏小小歌 / 苏小小墓》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唐朝·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风吹仙袂飘飖举,犹似霓裳羽衣舞。—— 唐朝·白居易《长恨歌》

苦恨年年压金线,为他人作嫁衣裳。—— 唐朝·秦韬玉《贫女》

含裳字的成语

【发音】huǐ guān liè cháng

【解释】毁坏帽子和衣裳。用作表示彻底决裂的意思。

【出处】《后汉书 周燮传》:[冯良]耻在厮役,因坏车杀马,毁冠裂裳,乃遁至犍为,从杜抚学。”

【发音】shuǐ pèi fēng shang

【解释】以水作佩饰,以风为衣裳。语本唐李贺《苏小小墓》诗:“风为裳,水为佩”。本写美人的妆饰。后用以形容荷叶荷花之状貌。

【出处】语出唐·李贺《苏小小墓》诗:“风为裳,水为佩”。

【发音】yī shāng zhī huì

【解释】与“兵车之会”相对而言,指春秋时代诸国之间和好的会议。

【出处】《谷梁传·庄公二十七年》:“衣裳之会十有一,未尝有歃血之盟也,信厚也。”

【发音】yī cháng chǔ chǔ

【解释】裳:裙子;楚楚:鲜明整洁的样子。形容穿戴整齐漂亮

【出处】《诗经·曹风·蜉蝣》:“蜉蝣之羽,衣裳楚楚。”

含裳字的历史名人

贺裳( 黄公,  清江南丹阳人),康熙初监生。与杨维斗、张溥善。工古文,尤工词。有《红牙词》、《皱水轩词筌》、《载酒园诗话》、《檗斋集》等。

与裳字同音的字
与裳字同笔画的字
与裳字同五行的字
与裳字同部首的字
u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