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起名字典 / 跋字读什么,跋字是什么意思

跋字读什么,跋字是什么意思

  • 跋字的读音
  • 跋字的部首
  • 跋字的笔画12画
  • 跋字的构造左右结构
  • 跋字的繁体字
跋字适合起名用字吗

跋字五行属性是“水”,适合生辰八字缺水的孩子起名使用;

跋字笔画有12画,笔画数较适中,名字中可以用和跋笔画相近的字为名字,这样的姓氏+名字的组合更加匀称;

跋字不是常用字;

跋字的基本解释

◎ 翻山越岭:跋涉。
◎ 踩,践踏:跋前踬后(喻进退两难)。
◎ 文章或书籍正文后面的短文,说明写作经过、资料来源等与成书有关的情况:跋文。跋语。序跋。

跋字的详细解释

详细字义
bá 
〈动〉
(1) (形声。从足,犮( bó)声。本义:草中行走,越山过岭)
(2) 同本义 [climb over mountains]
文公躬擐甲胄,跋履山川。——《左传·成公十三年》
跋涉山川,蒙犯霜露。——《左传·襄公二十八年》
大夫跋涉,我心则怃。——《·鄘风 ·载驰》
(3) 又如:跋援(犹攀登);跋履(登山涉水)
(4) 扭转 [turn round]
跋马望君非一度,冷猿秋雁不胜悲—严武巴岭答杜二见忆
(5) 又如:跋马(勒紧马绳,使马回转)
(6) 踏,踩 [stamp]
(7) 又如:跋浪(踏浪;破浪);跋足(踮起脚跟)
(8) 见“跋扈”
词性变化
bá 
〈名〉
(1) 火炬,火把 [torch]。如:跋烛(快要点完的蜡烛)
(2) 通“”。 [草烛的]根部。泛指东西的底下部 [root;base]
烛不见跋,尊客之前不叱狗,让食不唾。——《礼记·曲礼上》
烛尽见跋。——《聊斋志异·邵女》
(3) 文体的一种。附在正文之后。即后序 [postscript]
后人题跋多盈巨轴矣。——《梦溪笔谈
(4) 又如:跋尾(题写文字于书卷之后)

跋字在汉语字典的解释

[①][bá]
[《廣韻》蒲撥切,入末,並。]
亦作“1”。
(1)跌倒。
(2)火炬或烛燃尽残馀的部分。
(3)借指柱根。
(4)谓烛燃尽。
(5)跋文。写在书籍、文章、字画、金石拓片等后面的短文,内容大多属于评介、鉴定、考释、记述之类。
(6)评说;评论。
(7)踩;踏。
(8)跋涉。
(9)倒翻;翻转。
(10)用脚拨。
(11)用同“”。洒,散。
(12)跋扈,暴横。
(13)通“”。超越。参见“跋越”。
(14)通“”。举,尽。参见“跋朝”、“跋隊斬”。
(15)通“”。迅疾。参见“跋來報往”。
(16)通“”。摆脱、排除。参见“跋滯”。
(17)姓。五代有跋異。见宋刘道醇《五代名画补遗·人物·妙品》。
[②][bèi]
[《集韻》博蓋切,去夳,幫。]
行不正貌。

跋字在古汉语字典的解释

跋古汉语字典解释


〈动词〉翻山越岭。左传·襄公二十八年》:“山川。”
〈动词〉踏;踩。《进学解》:“前踬后,动辄得咎。”
〈名词〉一种文体,写在书籍或文章之后,用来评价内容或说明写作经过
〈形容词〉专横.范晔《后汉书·袁绍传》:“而遂乘资扈,肆行酷烈割剥元元,残贤害善。”

跋字在说文解字的解释

拼音:bá ;
解释:【卷二】【足部】也。从足犮聲。北末切

含跋字的诗歌

竹马踉蹡冲淖去,纸鸢跋扈挟风鸣。—— 宋朝·陆游《观村童戏溪上》

含跋字的成语

【发音】zhuān zì bá hù

【解释】跋扈:霸道,不讲理。专断蛮横,蛮不讲理

【出处】《旧五代史·梁书·田预传》:“预以行密专恣跋扈,尝移书讽之。”

【发音】zhuān shàn bá hù

【解释】跋扈:霸道,不讲理。专断蛮横,蛮不讲理

【出处】范文澜《中国近代史》上册第六章:“太平军一坏于杨秀清的专擅跋扈,再坏于韦昌辉的疯狂屠杀,最后坏于洪秀全的任用私人。”

【发音】zhuān quán bá hù

【解释】跋扈:霸道,不讲理。专断蛮横,蛮不讲理

【出处】《清朝野史大观·咸丰季年三奸伏诛》:“惟载垣等前后一切专权跋扈情形,谋危社稷,是皆列祖列宗之罪人。”

【发音】zhuān hèng bá hù

【解释】专断横行;蛮不讲理(跋扈:霸道;不讲道理)。

【出处】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梁冀传》:“帝少而聪慧,知冀骄横,尝朝群臣,目冀曰:‘此跋扈将军也。’”

与跋字同音的字
与跋字同笔画的字
与跋字同五行的字
与跋字同部首的字
u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