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严肃整齐;严阵:整齐严正的阵势。摆好阵势等待着。指做好充分战斗准备;等着敌人。
宋 司马光《资治通鉴 汉光武帝建武三年》:“甲辰,帝亲勒六军,严阵以待之。”
严阵以待偏正式;作谓语、定语;含褒义。
1.战士们严阵以待时刻听候派遣。
2.卫生部门严阵以待,建立了监督、警报和应对机制。
3.面对偷渡客蠢蠢欲动,海防单位随时都得严阵以待。
4.纽约市官员周三说,他们预料会出问题,警方已经严阵以待。
5.面对即将来袭的困难,我们随时严阵以待。
6.战士们已经严阵以待,单等鬼子出现在山下的公路上。
7.解放军已严阵以待,粉碎任何分裂祖国的图谋。
8.鲍叔牙闻鲁侯引兵而来,乃严阵以待。
9.严阵以待指做好充分战斗准备,等待着敌人。
10.面对敌人的挑衅,我边防军严阵以待。
严阵以待(拼音:yán zhèn yǐ dài)形容摆好严整的阵势,以待来侵犯的敌人。指军队要打仗必须有充分战斗准备。结构偏正式;作谓语、定语;含褒义。出自宋·司马光《资治通鉴·汉光武帝建武三年》:“甲辰,帝亲勒六军,严阵以待之。”
解释:严:严肃整齐;严阵:整齐严正的阵势;待:等待。摆好严整的阵势等待着要犯的敌人。形容做好完全的准备工作。
【成语】: 厉兵秣马
【拼音】: lì bīng mò mǎ
【解释】: 厉:同“砺”,磨;兵:兵器;秣:喂牲口。磨好兵器,喂好马。形容准备战斗。
【出处】: 《左传·僖公三十三年》:“郑穆公使视客馆,则束载厉兵秣马矣。”
【举例造句】: 孙权克仗先烈,雄据江东,举贤任能,厉兵秣马,以伺中国之变。
【近义词】: 秣马厉兵、严阵以待。
【反义词】: 高枕无忧。
【用法】: 作谓语、定语;指准备战斗。
【成语】: 严阵以待
【拼音】: yán zhèn yǐ dài
【解释】: 指做好充分战斗准备,等待着敌人。
【出处】: 《资治通鉴·汉纪·光武帝建武三年》:“甲辰,帝亲勒六军,严阵以待之。”
【举例造句】: 鲍叔牙闻鲁侯引兵而来,乃严阵以待。 ★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十六回
【拼音代码】: yzyd
【近义词】: 枕戈待旦、厉兵秣马
【反义词】: 麻木不仁、麻痹大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