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好的而遵循;依从。择:选择。
先秦 孔子《论语 述而》:“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
择善而从偏正式;作谓语、宾语;含褒义。
1.这就是上帝的一个特别之处:他能够分辨善恶并且择善而从。
2.遇到难题时,我们应该多听听别人的建议,择善而从,才能更好的解决问题。
3.择善而从:遇事必详为考虑,而后与部下商议,择善而从。
4.王先生与之交手险胜,从中看到了自己的不足,他的可贵之处正是择善而从。
5.董事义务制度的健全,应建立在对国内外公司董事义务制度考量的基础上,借鉴成熟的而可行的经验和制度,本着洋为中用,择善而从,实用优先的原则,决定取舍,并从中国国情出发,实现国际经验的本土化。
6.只有摆脱了西方文化的控制,扎根本土,才可能真正能以自己的眼光看世界,研究外国文化,择善而从,择恶而拒。
7.同时我也收到学界一些认识或不认识的朋友,以及一些读者来信,也对校点提出了看法和意见,这些我都一一择善而从。
8.魔族军队撤退时战阵齐整、防守严密,先行者不躁,殿后者不惧,诚然是天下精兵,倘若人主择善而从之,天下尽在彀中尔!
9.我国传统的为师之道强调身教,即教师应以身作则,严于律己,为人师表,学生的从师之道也强调择善而从,度德而师。
10.这就需要领导干部集思广益,博采众长,在集聚各方智慧的基础上择善而从,迅速做出科学决断,并使之立即付诸实施。
就是要善于择友,并懂得交友之道。慎重对待交朋友这件事,无论古今都很重视,就是意识到“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主动去净化自己的朋友圈。一个好汉三个帮,一个篱笆三个桩,人生一世,不可能没有朋友,也不可能不交朋友,结交朋友是人生不可缺少的事情。古人云:“友以成德也,人而无友,则孤陋寡闻,德不能成矣。”意思是说,交友可以促成我们德业的进步,一个人如果没有朋友,就会孤陋寡闻,也难以成就自己的德行修养。因此人生在世应乐于交友,广交朋友,但在交友的同时也应学会择友而交。
1、择善而从指选择好的学,按照好的做。含褒义;在句中一般作谓语、宾语。
2、成语寓意
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因而世界上不会有完全相同的两个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点,更有自己不足的地方,因此想要更完善地发展自身,就要不断地提高自身的修养,发现别人的优点,加以学习,使之变为自己特色的东西,成为一个积极向上,努力生活的人。
选择优秀的人在一起并学习之!随着事情的发展不断调整思路并加以判断!
你好,我是【azatk13750】,很高兴为你解答。不同的人理解这几句话会有所不同,要看从哪个方面更多专业的科普知识,欢迎关注我。如果喜欢我的回答,也请给我赞或转发,你们的鼓励,是支持我写下去的动力,谢谢大家。
你对贼的理解有误。
贼可以笼统的译为有害,但是结合本章,其蔽有愚、荡、贼、绞、乱、狂,都是有害,那么具体的害处有什么不同,则是需要具体论述,因此贼不能简单理解为有害,也因此你说的逻辑问题是不存在的。
六言六蔽是孔子以前的成语,并非孔子独创。六蔽根本在于不好学,荀子说君子博学而日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而学也不仅仅是学知识,朱熹称学之为言觉也,后觉效先觉。所以学是包含学习、效法、觉悟三重。
好仁不好学,其弊也愚。如果只是好仁,但是没有学来进行判断,所施非人,那么就和愚人一般了。
好知不好学,其蔽也荡。到处求知,但是没有学来判断制约,东一榔头西一棒子,那么就没有坚实的根基,而是荡逸无所守。这里不是说一门深入与博采众长谁对谁错,因为博采众长的前提是对相关门类有相对深入的了解,而一门深入也需要知道此一门是否值得专精。本句所说的状态,是浅尝辄止,尚达不到博采众长的地步。
好信不好学,其蔽也贼。贼是害物。信守承诺,但是没有学来判断制约,会对人对物有所伤害。比如念着昔日恩诺,当了叛徒汉奸。
余下类推。
总之,论语意思在于,仁知信等美德是好的,但这只是自然天性,做事不能只顺着自己本性,想做什么就做什么,而是要明白其理为何,为什么要这么做。学就是明白其理,能够进行判断与制约,让自然天性能够发挥好的作用。
夫善学者不耻下问,择善而从之,冀闻道也。翻译那些善于学习的人不把向地位比自己低的人请教当成耻辱,学习别人好的地方,希望听到真理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