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起名字典 / 沆瀣一气是什么意思

沆瀣一气是什么意思

沆瀣一气
  • 沆瀣一气的读音hàng xiè yī qì
  • 沆瀣一气的繁体沆瀣一氣
  • 沆瀣一气的感情色彩贬义成语
  • 沆瀣一气的结构紧缩式成语
  • 沆瀣一气的年代古代成语
沆瀣一气的解释

沆瀣:夜间的水气。这里指唐僖宗时;担任主考官的崔沆;录取了一个叫崔瀣的考生。所以有人开玩笑;将他俩的单名连起来是“沆瀣”两字。指“沆”、“瀣”两人连成一气。比喻臭味相投的人结合在一起。

沆瀣一气的出处

宋 钱易《南部新书》:“乾符二年,崔沆放崔瀣榜,谈者称‘座主门生,沆瀣一气。’”

沆瀣一气的用法

沆瀣一气主谓式;作谓语、宾语;含贬义。

沆瀣一气的典故

  • 隋唐时,读书人要做官,都要经过科举考试。唐僖宗当政期间,在京城长安举行了一次考试,各地已经取得一定资格的读书人,来到长安应考。在众多的考生中,有个叫崔瀣的很有才学,考下来自己感觉也不错,就等着发榜了。主持这次考试的官员名崔沆。他批阅到崔瀣的卷子,越看越觉得好,就把地录取了。发榜那天,崔瀣见自己榜上有名,非常高兴。按照当时的习俗,考试及第的人,都算是主考官的门生,而主考官就是考试及第的人的座主,大家都尊称他为恩师。发榜后,门生要去拜访恩师。崔瀣自然也不例外。崔沆作为座主,见到崔涩瀣这位与自己同姓的门生;显得格外高兴。也真是巧合,“沆”“瀣”二字合起来是一个词。表示夜间的水气、雾露、于是,爱凑趣的把这两个字合在一起编成两句话:“座主门生,沆瀣一气。”意思是,他们师生两人象是夜间的水气、雾露连在一起。

用沆瀣一气造句

1.鸟尽弓藏后,我们一家子酒囊饭袋,沆瀣一气,我和妹妹更是小人得志,沾沾自喜。

2.又乾符二年,崔沆放崔瀣,谭者称座主门生,沆瀣一气

3.有时候警察和强硬分子沆瀣一气

4.他们两人相见恨晚,惺惺相惜,自是沆瀣一气

5.这三个沆瀣一气的贪官,不知污了多少民脂民膏。

6.这件弊案所以会发生,就是因为这两人沆瀣一气

7.当日,端方则参劾赵尔丰已与王人文“沆瀣一气”,“庸懦无能,实达极点”,建议中央政府先派重臣赴川查办,另派袁世凯出任四川总督,要求果断行动。

8.皓东的敏锐活泼,和胜佛的豪迈灵警,两雄相遇,尤其沆瀣一气

9.中国军方领导人认为,美国调整海军部署针对的是中国,担心亚洲其他国家会同美国沆瀣一气

10.酒店掌柜是和当地所有的大政客沆瀣一气的。

沆瀣一气可以取哪些名字
沆瀣一气的近义词
  • 【发音】láng bèi wéi jiān
  • 【解释】狼狈:传说狈是与狼同类的野兽;因前腿短;要趴在狼身上才能行动。狼和狈常一起出外伤害牲畜。奸:做坏事。比喻坏人互相勾结一起干坏事。
  • 【出处】清 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诗翁画客狼狈为奸,怨女痴男鸳鸯并命。”
沆瀣一气的反义词
  • 【发音】zhì tóng dào hé
  • 【解释】形容彼此志向相同;信仰、志趣一致。志:志向;道:道路;信仰。
  • 【出处】晋 陈寿《三国志 陈思王植传》:“及其见举于汤武、周文,诚道合志同,玄漠神通。”
u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