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起名字典 / 分字读什么,分字是什么意思

分字读什么,分字是什么意思

  • 分字的读音fēn
  • 分字的部首
  • 分字的笔画4画
  • 分字的构造上下结构
  • 分字的繁体字
分字适合起名用字吗

分字五行属性是“水”,适合生辰八字缺水的孩子起名使用;

分字笔画有4画,笔画数较适中,名字中可以用和分笔画相近的字为名字,这样的姓氏+名字的组合更加匀称;

分字是常用字;

分字的基本解释

◎ 区划开:分开。划分。分野(划分的范围)。分界。分明。条分缕析。分解。
◎ 由整体中取出或产生出一部分:分发。分忧。分心劳神。
◎ 由机构内独立出的部分:分会。分行(háng )。
◎ 散,离:分裂。分离。分别。分崩离析。分门别类。
◎ 辨别:区分。分析。
◎ 区划而成的部分:二分之一。
◎ 一半:人生百年,昼夜各分。春分。秋分。

分字的详细解释

详细字义
fēn 
〈动〉
(1) (会意。从八,从刀。“”就是分;从“”,是以刀剖物,使之分开的意思。本义:一分为二)
(2) 同本义。分开,分成,分出,与“”相对 [divide;separate]
分,别也。——《说文
死生分。——《礼记·月令》
然则何以分之?——《荀子·礼论》
以齐之分,奉之而不足。——《荀子·仲尼》
三首俱烂,不可识别。乃分其汤肉葬之。——晋· 干宝《搜神记
江自湖口分一支为南江。——宋· 陆游《过小孤山大孤山
文官武将…分两行而入。——《三国演义
(3) 又如:分合(分开与合并);分地(分割土地;分封土地);分间(分开,间隔);分灶(分家度日)
(4) 辨别,区分 [distinguish]
五谷不分,孰为夫子!——《论语·微子》
地也,你不分好歹何为地!——元· 关汉卿《窦娥冤
(5) 又如:分绝(区别;分隔);分划(区分;划分);分殊(区分;区别);分年(区别年岁)
(6) 分给,分配 [distribute;assign;allot]
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左传·庄公十年》
而官与吏剖分矣。——清· 方苞《狱中杂记
(7) 又如:分与(分给);分茅裂土(古代天子分封诸侯时,按封地方向用白茅包土给予受封者)
(8) 离开;离别 [part;leave]
执手分道去,各自还家门。——《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9) 又如:分袂(分手、离别);分北(分离);分首(离别);分违(分隔。离别)
(10) 分派,委派某人到某一岗位上去或担任某一职务 [assign]。如:分任务;分工作
(11) 分散 [disperse]
倍则分之,敌则能战之。——《孙子·谋攻》
(12) 又如:分损(分散,减少);分披(披散;分散)
(13) 把…隔开成两半 [halve]
当其南北分者,古长城也。——清· 姚鼐《登泰山记
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郦道元三峡
(14) 又如:分界牌(分别阳间和阴间(生和死)的界标);分墨(中分墨线。相当于设计图的中心线)
(15) 排解,调和矛盾 [mediate]
天下未定,两虎安得私斗,今日朕分之矣。——《后汉书
(16) 分担,共同承担 [enter into]
己乃分城而守。——清· 邵长蘅《阎典史传
(17) 又如:分过(分担过失、过错);分谤(分担别人受到的诽谤)
词性变化
fēn 
〈名〉
(1) 表示分数 [fraction]。如:三分之一;五分之四
(2) 计数单位的十分之一 [one tenth]。如:分贝;三分成绩
(3) 节候名 [Equinox]。如:春分;秋分
fēn 
〈量〉
(1) 时间单位,等于1/60小时,或60秒 [minute]
(2) 角度测量单位,等于1/60度或60秒 [minute]
(3) 长度单位,寸的十分之一 [1/3 centimetre]
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明· 魏学洢《核舟记
(4) 价值等于某货币单位百分之一的单位 [cent]
(5) 用数字表示的质量等级[score](如牲口或黄油的等级);常以100分为最高等级,并根据某种规定的方案,对一些指定的重要特征(如形态、皮毛的情况、香味等)分配分数,总分恰为100分
fēn 
〈副〉
(1) 分头;分别 [respectively;separately]
吾与足下分任之。——清· 梁启超《谭嗣同传
分遣贝勒及它将略定东南郡县。——清· 邵长蘅《阎典史传
(2) 又如:分置(分别设置);分统(分别统率);分掌(分管);分治(分别治理)
fēn 
〈形〉
(1) 分出的(部分) [branch]。如:分店;分号;分行;分卡(分站)
(2) 通“”。乱,杂 [disorderly]
分其师众,人既迷芒,必其将亡,亡之道也。——《管子·势》
(3) 又如:分错(纷乱错杂)
(4) 另见 fèn 
基本词义
fèn 
〈名〉
(1) 所分之物,整体中的一部分 [component;part]
杀士三分之一而城不拔者,此攻城之灾也。——《孙子·谋攻》
(2) 又如:股分;部分;分资(共同送礼或办事情时每个人所分摊的钱);分例(按规定或习惯分发的每人一份的钱或物);分均(各分相等)
(3) 分际,合适的界限 [demarcation line]
两个正斗到分际。——《水浒传
(4) 又如:分际(紧要关头;程度;地步;分毫);分直(分齐。犹分际)
(5) 成分。特定物质包含、提供或产生的量 [component]。如:水分;盐分;养分;肥分
(6) 职分;本分 [duty,what is within one's duty]
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诸葛亮出师表
(7) 又如:本分;分守(职守);分事(职分);分素(职分确定)
(8) 原则;原理 [principle]
况夫先王之道、仁义之统、诗书礼乐之分乎?——《荀子
(9) 身分 [status]。如:分上(本分之内;情面;有面子、能说情的人);分理(名分与事理);分限(本分);分势(地位权势)
(10) 资质 [natural endowments]
夫聪明者,英之分也,不得雄之胆则说不行;胆者,雄之分也,不得英之智则事不成。——《人物志
(11) 缘分;命运;机遇 [lot]。如:分福(福分);分缘(缘分)
(12) 情分 [mutual affection]
恩爱苟不亏,在远分日亲。——曹植赠白马王彪
(13) 又如:分好(情义,友谊)

分字在汉语字典的解释

[①][fēn]
[《廣韻》府文切,平文,非。]
3”的被通假字。
(1)分开;划分。
(2)分解;排解。
(3)分为两半;半。
(4)节候名。如春分、秋分。
(5)分裂。
(6)指破裂。
(7)辨别;区别。
(8)分明;清楚。
(9)离开;离别。
(10)分散。
(11)分头,各自。
(12)分给;散发。
(13)分任;分派。
(14)量词。计时单位:一小时的六十分之一;长度单位:一寸的十分之一;重量单位:一两的百分之一;角度、弧度的单位:一度的六十分之一;地积单位:一亩的十分之一;利率单位:年利一分按十分之一计算。表示分数,如五分之一;评定成绩的标志,如满分、六十分;等等。
(15)即“八分”。书法字体的一种。
(16)犹遍。
(17)犹翻。
(18)同“”。参见“分重”。
[②][fèn]
[《廣韻》扶問切,去問,奉。]
(1)分际;合适的界限。
(2)名分;位分。
(3)职分。
(4)指本分。
(5)情分;情谊。
(6)缘分;福分。
(7)才分;天分。
(8)地分;地域。
(9)指分野。
(10)整体或全数中的一部分。
(11)量词。
(12)甘愿;满意。
(13)意料;料想。
(14)犹部曲,队伍。
(15)通“忿”。参见“2分”。

分字在古汉语字典的解释

分古汉语字典解释

fēn
〈动词〉剖开;开。《谋攻》:“倍则之。”·滕王阁序》:“星翼轸,地接衡庐。”
〈名词〉半;一半。三峡:“自非亭午夜,不见天日。”
〈动词〉配;《曹刿论战》:“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人。”
〈动词〉;辨别。《荷蓧老人》:“四体不勤,五谷不。”
〈名词〉;秋左传:“日过而未至。”
〈量词〉成;事物的在十之一《祭妹文》:“减一则喜。”
〈量词〉长度单位,十为一寸。《核舟记》:“舟首尾长约八有奇。”

分字在说文解字的解释

拼音:fēn ; fèn ;
解释:【卷二】【八部】別也。从八从刀,刀以別物也。甫文切

含分字的诗歌

蜂争粉蕊蝶分香,不似垂杨惜金缕。—— 唐朝·温庭筠《惜春词》

三分春色二分愁,更一分风雨。—— 宋朝·叶清臣《贺圣朝·留别》

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宋朝·卢梅坡《雪梅·其一》

莫辞盏酒十分劝,只恐风花一片飞。—— 宋朝·程颢《郊行即事》

日暮诗成天又雪,与梅并作十分春。—— 宋朝·卢梅坡《雪梅·其二》

豆蔻连梢煎熟水,莫分茶。—— 宋朝·李清照《摊破浣溪沙·病起萧萧两鬓华》

四月清和雨乍晴,南山当户转分明。—— 宋朝·司马光《客中初夏》

梅子留酸软齿牙,芭蕉分绿与窗纱。—— 宋朝·杨万里《闲居初夏午睡起》

犹余雪霜态,未肯十分红。—— 宋朝·王十朋《红梅》

岭水争分路转迷,桄榔椰叶暗蛮溪。—— 唐朝·李德裕《谪岭南道中作》

含分字的成语

【发音】sān fēn xiàng rén,qī fēn xiàng guǐ

【解释】形容人长相丑陋,也指人遭疾病或其折磨后不成人样子。

【出处】宋 无名氏《张协状元 大公资助张协》:“我嫁你!看牛骨自不中,三分像人,七分像鬼。”

【发音】sān fēn tiān xià yǒu qí èr

【解释】泛指势力强大

【出处】春秋·鲁·孔丘《论语·泰伯》:“三分天下有其二,以服事殷。”

【发音】sān fēn dǐng lì

【解释】比喻三方分立,互相抗衡。同“三分鼎足”。

【出处】《魏书 匈奴刘聪等传序》:“论土不出江汉,语地仅接褒斜,而谓握皇符,乘帝籍,三分鼎立,比踪王者。”

【发音】sān fēn dǐng zú

【解释】鼎:古代炊具,三足两耳。比喻三方分立,互相抗衡。

【出处】《史记·淮阴侯列传》:“臣愿披腹心,输肝胆,效愚计,恐足下不能用也。诚能听臣之计,莫若两利而俱存之,三分天下,鼎足而居,其势莫敢先动。”

与分字同音的字
与分字同笔画的字
与分字同五行的字
与分字同部首的字
u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