株字五行属性是“木”,适合生辰八字缺木的孩子起名使用;
株字笔画有10画,笔画数较适中,名字中可以用和株笔画相近的字为名字,这样的姓氏+名字的组合更加匀称;
株字不是常用字;
◎ 露出地面的树根:守株待兔。株连。株戮。
◎ 棵儿,指整个的植物体:植株。
◎ 量词,指植物:一株桃树。
详细字义
◎ 株 zhū
〈名〉
(1) (形声。从木,朱声。本义:露出地面的树根)
(2) 同本义 [stub]
株,木根也。——《说文》。今语转曰桩。
命曰株送徒。——《史记·平准书》。集解:“根蒂也。”
若厥株驹。——《列子·黄帝》。释文:“枯树本也。”
田中有株,兔走触株,折颈而死。——《韩非子·五蠹》
(3) 又
释其来而守株。
(4) 又
皆守株之类。
(5) 又如:株橛(树桩、木根);株蘖(树木砍伐后根株生出的枝条)
(6) 泛指草木 [grass or tree]
泽涸无鱼,山童无株。——汉· 焦赣《易林》
(7) 植根 [root]
大株于土;萍于水。——晋· 干宝《搜神记》
(8) 又如:株榾(残根断树);株柢(根祗);株枸(枯树根)
(9) 植株,成长的植物体 [plant;individual plant]。如:株楹(树株作的屋柱。形容房屋简陋);株木(刑杖)
词性变化
◎ 株 zhū
〈动〉
牵连,株连 [involve others in a criminal case]。如:株引(株连);株累(株连牵累);株蔓(株连蔓引)
◎ 株 zhū
〈量〉
表示树木的根数。如:两株树
[①][zhū]
[《廣韻》陟輸切,平虞,知。]
(1)露在地面上的树根、树干或树桩。
(2)泛指草木。
(3)植根。
(4)植株。参见“株距”、“株選”。
(5)牵连,株连。参见“株累”、“株戮”。
(6)指斗鸡的胜者。
(7)量词。犹棵。
【卷六】【木部】株
木根也。从木朱聲。陟輸切
株,树根。字形采用“木”作边旁,“朱”是声旁。
木根也。莊,列皆有厥株駒。株今俗語云樁。從木。朱聲。陟輸切。古音在四部。
关注词典网微信公众号:icidian,回复如:株说文解字,可方便查询说文解字。
井灶有遗处,桑竹残朽株。—— 魏晋·陶渊明《归园田居·其四》
两株桃杏映篱斜,妆点商州副使家。—— 宋朝·王禹偁《春居杂兴·两株桃杏映篱斜》
手种黄柑二百株,春来新叶遍城隅。—— 唐朝·柳宗元《柳州城西北隅种柑树》
【发音】gēn zhū qiān lián
【解释】谓一方有祸,另一方如同根与株一般不可避免地受到牵累。
【出处】《新唐书·李德裕传赞》:“身为名宰相,不能损所憎,显示挤以仇,使比周势成,根株牵连,贤智播奔,而王室亦衰,宁明有未哲欤?”
【发音】gēn zhū jié pán
【解释】树木的根与干盘曲相结。比喻关系错综牢固。
【出处】《宋史·奸臣传二·蔡京》:“患失之心无所不至,根株结盘,牢不可脱。”
【发音】gēn zhū fù lì
【解释】比喻依附权势。
【出处】明·唐顺之《与周约庵中丞论项守》:“又自罗翁当国,为缙绅所辐辏,而永嘉之人根株附丽,攫美官鼓声势者尤众。”
【发音】gēn lián zhū bá
【解释】连根拔除。
【出处】明·田艺蘅《留青日札·严嵩》:“传闻二处所抄不及十四五,盖行赂于权要者十二三,顿寄于亲戚者十三四,郿坞久营,兔窟多术,安能根连株拔,风翦霆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