戎字五行属性是“木”,适合生辰八字缺木的孩子起名使用;
戎字笔画有6画,笔画数较适中,名字中可以用和戎笔画相近的字为名字,这样的姓氏+名字的组合更加匀称;
戎字不是常用字;
◎ 古代兵器的总称。
◎ 军队,军事:兵戎。投笔从戎(指文人从军)。戎装。戎马。
◎ 古代称兵车:御戎。
◎ 大:戎功。
◎ 称(方言,音如“农”):“戎有良翰”。
◎ 中国古代称西部民族:西戎。戎狄。
◎ 姓。
详细字义
◎ 戎 róng
〈名〉
(1) (会意。从戈,从十。“戈”是兵器,“十”是铠甲的“甲”。本义:古代兵器的总称。弓、殳、矛、戈、戟为古代五戎)
(2) 同本义 [weapons]
戎,兵也。——《说文》
以习五戎。——《礼记·月令》
戎器不粥于市。——《礼记·王制》。注:“军器也。”
伏戎于莽。——《易·同人》
弓矢戎兵。——《诗·大雅·抑》
(3) 又如:戎仗(兵器,军械);戎器(兵器);戎储(兵器储备);戎钺(泛指兵器。钺,古兵器名);戎具(兵器)
(4) 兵车 [chariot]
元戎十乘。——《诗·小雅·六月》。传:夏曰钩车,殷曰寅车,周曰元戎。
梁弘御戎。——《左传·僖公三十三年》
(5) 又如:元戎(大战车);戎御(兵车的驾御者);戎轸(兵车);戎轩(兵车);戎路(古代帝王军中所乘的车)
(6) 军队 [army]
戎右少师。——《左传·桓公七年》。注;“军右也。”
以脩我戎。——《诗·大雅·常武》
(7) 又如:投笔从戎;戎士(将士;兵士);戎级(军职);戎帅(军队的统帅);戎重(军事重任);戎威(军威);戎柄(军权);戎门(军门);戎政(军政);戎戍(行伍,军队);戎略(军事谋略);戎寄(军事任务);戎兵(军服和兵器)
(8) 战争。敌对双方的军事行动 [warfare]
戎成不退。——《诗·小雅·雨无止》
(9) 又如:戎舰(战船);戎烬(遭受战火的破坏);戎缮(备战与修缮宫室之事);戎场(战场);戎戒(战备);戎捷(战利品)
(10) 戎羌,中国古代称西部民族 [an ancient name for the people in the west]
西和诸戎。——《三国志·诸葛亮传》
(11) 又如:戎狄(西戎和北狄);戎羌(借指我国少数民族地区);戎荒,戎落(戎族聚居地);戎骑(戎族的军队);戎羯(戎和羯);戎虏(古时对西方或北方少数名族的蔑称)
(12) 兵士 [soldier]
必有女戎。——《国语·晋语》
(13) 又如:戎卫(禁卫之兵);戎符(兵符。引申指兵权);戎经(兵书);戎卒(兵士);戎章(兵法,兵书);戎号(武官品级);戎禁(禁卫)
(14) 敌寇 [enemy]
戎者,兵也。…引申之,凡持兵器以侵盗者亦谓之戎。——王国维《观堂集林》
(15) 古国名 [Rong state]。故地在今山东省曹县东南
公会戎于 潜。——《春秋》
(16) 姓
词性变化
◎ 戎 róng
〈动〉
(1) 征伐;进行武装的敌对行动 [war]
毋为戎首,不亦善乎?又何反服之礼之有?——《礼记·檀弓》
(2) 又如:戎心(征伐的意图);戎首(攻伐的谋主)
(3) 拔除 [pull out]
戎,拔也。——《方言》
(4) 假借为“从”。相助 [assist]
◎ 戎 róng
〈形〉
(1) 假借为“崇”。大 [big]
念兹戎功。——《诗·周颂·烈文》
(2) 又如:戎功(大功);戎弓(大弓);戎丑(大众);戎疾(大害,大难)
◎ 戎 róng
〈代〉
表示第二人称,相当于“你”、“你们” [you]
戎虽小子,而式弘大。——《诗·大雅·民劳》
[①][róng]
[《廣韻》如融切,平東,日。]
(1)古代兵器的总称。
(2)兵车。
(3)军队,士兵。
(4)战争;征伐。
(5)寇敌。
(6)相助。
(7)大。
(8)你,你们。
(9)见“蒙戎”。
(10)见“戎戎”。
(11)古族名。支系众多。殷周有鬼戎、西戎、余无之戎等。春秋时有己氏之戎、北戎、允戎、伊洛之戎、犬戎、骊戎、蛮戎七种。秦国西北有狄、獂、邽、冀之戎、义渠之戎、大荔之戎等。战国时,晋国及其以北有大戎、条戎、茅戎、林胡、楼烦之戎;燕北有山戎;今豫陕交界一带有扬拒、陆浑之戎等。多从事游牧,部分从事农耕。一说,其见于商周者,曰鬼方,曰昆夷,曰獯鬻。其在宗周之季,则曰玁狁。入春秋后则始谓之戎。随世异名,因地殊号。参阅王国维《鬼方昆夷玁狁考》。
(12)古代典籍泛指我国西部的少数民族。
(13)古国名。春秋时属曹地。在今山东省菏泽县西南。
(14)姓。汉有柳丘齐侯戎赐。见《汉书·高惠高后文功臣表》。
长杨跨武骑,细柳接戎轩。—— 唐朝·郑愔《奉和幸望春宫送朔方大总管张仁亶》
为问元戎窦车骑,何时返旆勒燕然。—— 唐朝·皇甫冉《春思(莺啼燕语报新年)》
戎衣不脱随霜雪,汗马骖单长被铁。—— 唐朝·李昂《从军行》
和戎诏下十五年,将军不战空临边。—— 宋朝·陆游《关山月(三十从军今白发)》
铜铸金镛振纪纲,声传海外播戎羌。—— 清朝·曹雪芹《交趾怀古》
清风明月苦相思,荡子从戎十载馀。—— 唐朝·王维《伊州歌(清风明月苦相思)》
浓雾知秋晨气润,薄云遮日午阴凉,不须飞盖护戎装。—— 宋朝·范成大《浣溪沙·江村道中》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先秦·佚名《木兰诗 / 木兰辞》
已诉征求贫到骨,正思戎马泪盈巾。—— 唐朝·杜甫《又呈吴郎》
野幕敞琼筵,羌戎贺劳旋。—— 唐朝·卢纶《和张仆射塞下曲·其四》
【发音】yuán róng qǐ xíng
【解释】谓大军出发。语本《诗·小雅·六月》:“元戎十乘,以先启行。”
【出处】语本《诗·小雅·六月》:“元戎十乘,以先启行。”
【发音】bīng róng xiāng jiàn
【解释】兵戎:武器。以武力相见。指用战争解决问题。
【出处】吴晗《朱元璋传》第三章三:“从至正十六年起,张士诚和朱元璋兵戎相见,大小数百战,互有胜负。”
【发音】qǐ xiū xīng róng
【解释】启:开;戎:战争。因说话不谨慎而招致羞辱挑起事端
【出处】清·吴趼人《俏皮话·手足》:“惟口终日无所事事,或大言不惭,或空谈无补;甚或启羞兴戎,为全体之累。”
【发音】qì bǐ cóng róng
【解释】犹投笔从戎。谓文人弃文就武。
【出处】唐·张鷟《游仙窟》:“兄及夫主,弃笔从戎,身死寇场,茕魂莫返。”
常戎,来自云南昆明的资深中年演员,自小于家庭艺术氛围熏陶下,就极具表演天赋,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自2008年参演了《疯狂的代价》而涉足演艺圈,从而开始其演艺生涯,自成一演艺风格,代表作品有《疯狂的代价》、《十天》、《春晖》、《飞虎队》、《上海风云》、《外来妹》、《义海风云》、《决杀》等剧作。其微博昵称为“演员常戎”。
郝戎(郝荣),生于1971年8月。1995年毕业于中央戏剧学院表演系,同年留校任教至今。一直在中央戏剧学院表演系从事戏剧影视(音乐剧)表演专业教学、研究及管理工作,长期参与并负责戏剧影视(音乐剧)表演专业的教学改革与探索。现任中央戏剧学院院长助理兼表演系主任、教授、硕士生导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