戟字五行属性是“金”,适合生辰八字缺金的孩子起名使用;
戟字笔画有12画,笔画数较适中,名字中可以用和戟笔画相近的字为名字,这样的姓氏+名字的组合更加匀称;
戟字不是常用字;
◎ 古代一种合戈、矛为一体的长柄兵器:钩戟。戟指。铁戟。青铜戟。
详细字义
◎ 戟
戟 jǐ
〈名〉
(1) (会意。从戈,从榦( gàn)省。本义:古代兵器。青铜制,将矛、戈合成一体,既能直刺,又能横击)
(2) 同本义 [halberd]。一种可勾可刺的兵器, 出现于商、周,盛行于战国、汉晋各代。戟是一种分枝状兵器
戟,有枝兵也。…今字误作戟。——《说文》
戟广寸有半。——《考工记·冶氏》。注:“今三锋戟也。”
修我矛戟。——《诗·秦风·无衣》
交戟之卫士。——《史记·项羽本纪》
刀戟纵横。——《广东军务记》
(3) 如:戟戈(戟和戈,泛指兵器);戟盾(戟和盾);戟牙(戟上横出的刃);戟吏(仪仗中持戟的人)
(4) 仪仗名 [guard of honour's name]。如:戟节(戟级。戟仗和符节);戟槊(门戟和长矛);戟幢(门戟和饰以羽毛的旗帜)
词性变化
◎ 戟 jǐ
〈动〉
(1) 伸出食指和中指来指人[point at another and scold him]
拱此而揖人,人莫不喜;戟此而詈人,人莫不怒。——宋· 苏轼《后怪石供》
(2) 又如:戟手(伸出食指和中指指人,其状似戟,表示愤怒或勇武的情状)
(3) 刺激 [stimulate]
其根辛苦,戟人咽喉。——《本草纲目·大戟》
(4) 又如:戟口(刺口,唇受刺激如戟刺);戟喉(喉受刺激)
[①][jǐ]
[《廣韻》几劇切,入陌,見。]
亦作“屰3”。亦作“1”。
(1)古代兵器名。合戈、矛为一体,略似戈,兼有戈之横击、矛之直刺两种作用,杀伤力比戈、矛为强。
(2)仪仗名。
(3)伸出;张开。
(4)刺激。
(5)敲击。
妾家高楼连苑起,良人执戟明光里。—— 唐朝·张籍《节妇吟·寄东平李司空师道》
想乌衣年少,芝兰秀发,戈戟云横。—— 宋朝·叶梦得《八声甘州·寿阳楼八公山作》
【发音】cāng rán rú jǐ
【解释】苍:青色;髯:两颊上的胡须。又长又硬的胡子好像长戟。形容男子相貌威猛
【出处】唐 李延寿《南史 褚彦回传》:“君须眉如戟,何无丈夫意?”
【发音】guàn yí bèi jǐ
【解释】颐:腮,颊。两手捧着腮直冲入敌阵。形容勇猛异常。
【发音】guàn yí fèn jǐ
【解释】颐:下巴。两手捧颐而直入敌阵。形容英勇无畏。
【出处】《史记·张仪列传》:“虎贲之士跣跔科头贯颐奋戟者,至不可胜计。”
【发音】cháng jǐ gāo mén
【解释】门庭高大,门内列戟。形容旧时显贵人家的威仪。
【出处】唐 张鷟《游仙窟》:“鸣钟食鼎,积代衣缨;长戟高门,因循礼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