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字五行属性是“木”,适合生辰八字缺木的孩子起名使用;
期字笔画有12画,笔画数较适中,名字中可以用和期笔画相近的字为名字,这样的姓氏+名字的组合更加匀称;
期字是常用字;
◎ 规定的时间,或一段时间:定期。限期。期限。学期。
◎ 量词,用于刊物或其他分期的事物:第五期。
◎ 盼望,希望:期望。期冀。期盼。期待。
◎ 限度:“征敛无期求索无度”。
◎ 必,决定:“期死,非勇也”。
◎ 〔期颐〕指人活到一百岁。
◎ 地质学上指在一个国境内或一个大区域内,小于“世”的地质年代单位。
详细字义
◎ 期 qī
〈动〉
(1) (形声。从月,其声。金文从日,其声。战国古文从日,丌( qí)声。日、月都有表时间的意思。本义:约会,约定)
(2) 同本义 [engage]
期,会也。——《说文》。段注:“会者,合也,期者,邀约之意,所以为会合也。”
归妹愆期。——《易·归妹》
若旬虚期于月津。——《管子·侈靡》。注:“匝一月曰期。”
而不能期月守也。——《礼记·中庸》
叔孙旦而立期焉。——《左传·昭公二十三年》
与老人期,后何也?——《史记·留侯世家》
与友期行。——《世说新语·方正》
(3) 又
期日中。
期我决斗。——明· 魏禧《大铁椎传》
(4) 又如:期要(约定,预先约定);期期(约定期限);期会(约期集合;预定期限推行政令);期约(约期;约会);期克(严格规定时间);期信(约定的时间);期刻(克期。约定时间)
(5) 会,会合 [meet]
期于司理。——《国语·周语》
言议期命。——《荀子·正论》
几万民之期于市者。——《周礼·司市》
(6) 又如:期话(会晤交谈);期战(会战)
(7) 希望 [hope]
良剑期乎断。——《吕氏春秋·察 今》
(8) 又
不期乎镆铘。
良马期乎千里。
不期骥骜。
百年曰期颐。——《礼记·曲礼》
彼于刑者,缚者,非相仇也,期有得耳。——方苞《狱中杂记》
(9) 又如:期勖(寄希望、勉励);期寄(期望);期厉(期望勉励);期愿(期望;愿望)
词性变化
◎ 期 qī
〈名〉
(1) 预定的时间;选定的日子;期限 [predetermined time;scheduled time]
星辰者,天之期也。——《淮南子·天文》
前期十日。——《周礼·大宰》
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史记·陈涉世家》
惟待死期耳。——清· 梁启超《谭嗣同传》
临期成此大节。——清· 全祖望《梅花岭记》
五年为期。——清· 龚自珍《病梅馆记》
死期至矣。——《聊斋志异·促织》
(2) 又如:工期(工程的期限);过期(超过期限);约期(约定日期);刑期(服刑的期限);任期(担任职务的法定期限);期契(誓约,约期);期节(时节);期质(寿命);期程(时间;时间和路程)
(3) 机运;机会 [good fortune]。如:期合(机遇);期运(气数;机运);期数(气数;命运)
(4) 时,日;一段时间 [a period of time;stage]。如:婴儿期;青年期;忧虑期;懒散期;更年期;绝经期;进行期;活动期;热退期;出疹期
(5) 极,限度 [limit]
征敛无期。——《吕氏春秋·怀宠》
(6) 又如:期程(行旅的时日路程);期度(限度,法度)
(7) 量词。用于分期的事物 [number]。如:一年出十二期刊物
[①][qī]
[《廣韻》渠之切,平之,羣。]
(1)会;会合。
(2)邀约;约定。
(3)希望;企求。
(4)预知;料想。
(5)机运;际会。
(6)限,限度。
(7)必,必定。
(8)期限。
(9)百岁曰期。亦泛指老,高寿。
(10)预定的时间;选定的日子。
(11)指一段时间。
(12)待;看待。
(13)相当;相合。
(14)常。
(15)见“期期”。
(16)地质学上小于“世”的地质时代单位。
(17)量词。用于分期的事物。
(18)通“綦”。极。
(19)通“旗”。
(20)通“惎”。教。
(21)通“夔”。参见“期牛”。
(22)姓。参见“期思”。
[②][jī]
[《廣韻》居之切,平之,見。]
“朞1”的繁体字。亦作“朞1”。“稘1”的古字。
(1)时间周而复始。分别指一周年,一个月或一整天。
(2)“期服”的省称。
(3)通“其”。句末语气助词。表疑问。
春到南楼雪尽惊动灯期花信。—— 宋朝·万俟咏《昭君怨·春到南楼雪尽》
书当快意读易尽,客有可人期不来。—— 宋朝·陈师道《绝句·书当快意读易尽》
无情燕子,怕春寒、轻失花期。—— 宋朝·李邴《汉宫春·梅》
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材须待七年期。—— 唐朝·白居易《放言五首·其三》
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 唐朝·王维《终南别业 / 初至山中 / 入山寄城中故人》
家童扫萝径,昨与故人期。—— 唐朝·钱起《谷口书斋寄杨补阙》
嫁得瞿塘贾,朝朝误妾期。—— 唐朝·李益《江南曲》
教人无处寄相思,落花芳草过前期,没人知。—— 宋朝·孙光宪《虞美人·好风微揭帘旌起》
若问相思甚了期,除非相见时。—— 宋朝·晏几道《长相思·长相思》
鸿羽难凭芳信短,长安犹近归期远。—— 宋朝·卢祖皋《倦寻芳·香泥垒燕》
【发音】sān qī xián nìng
【解释】汉王尊任京兆尹,凡三岁,除恶安良,治绩显着,后为御史大夫所诬,免官。湖县三老上书为之辩白:“一尊之身,三期之间,乍贤乍佞,岂不甚哉!”见《汉书 王尊传》。后以“三期贤佞”为不辨是非黑白的典实。
【出处】汉王尊任京兆尹,凡三岁,除恶安良,治绩显着,后为御史大夫所诬,免官。湖县三老上书为之辩白:“一尊之身,三期之间,乍贤乍佞,岂不甚哉!”见《汉书·王尊传》。
【发音】lín qī shī wù
【解释】临:及,到。到了预先约定的时间却失约了。指不守诺言
【出处】《剪灯余话·泰山御史传》:“却乃连日酗酣,临期失误,使百辟仓皇骇愕以失色。”
【发音】wéi qī bù yuǎn
【解释】指快到规定或算定的日子。期:预定的日子。
【出处】清·无垢道人《八仙全传》第15回:“为期不远,你等着瞧罢。”
【发音】cāng xiāng kě qī
【解释】仓:仓库;箱:柜子;期:期待。丰收大有希望
【出处】《诗经·小雅·甫田》:“乃求千斯仓,乃求万斯箱。”
俞安期( 公临, 苏州府吴江(今属江苏省)),俞安期:苏州府吴江(今属江苏省)人,明代诗人,字公临,后改字慕长。尝以长律一百五十韵投王士贞,士贞为之延誉,名由是改。有《唐类函》、《类苑琼英》、《诗隽类函》等。
缪昌期( 当时, 江阴),缪昌期:江阴人,明朝东林党早期人物。字当时,一字又元,号西溪,谥号文贞,少时博览群书,即负盛名。常以名节自励,主张除弊图新。为诸生有盛名,举万历四十一年(1613年)进士,选翰林院庶吉士,授职检讨。天启元年(1621年)任左赞善,后升为谕德,为东林党早期人物,在《东林点将录》中,他被称为“智多星吴用”。因东林党首领杨涟代草弹劾魏忠贤的上疏而遭后者的忌恨,后因汪文言案被捕入狱,惨死狱中。著有《从野堂存稿》8卷、《周易九鼎》16卷、《四书九鼎》14卷、《缪氏家训》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