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起名字典 / 道字读什么,道字是什么意思

道字读什么,道字是什么意思

  • 道字的读音dào
  • 道字的部首
  • 道字的笔画12画
  • 道字的构造半包围结构
  • 道字的繁体字
道字适合起名用字吗

道字五行属性是“火”,适合生辰八字缺火的孩子起名使用;

道字笔画有12画,笔画数较适中,名字中可以用和道笔画相近的字为名字,这样的姓氏+名字的组合更加匀称;

道字是常用字;

道字的基本解释

◎ 路,方向,途径:道路。铁道。志同道合。
◎ 指法则、规律:道理。道德。道义。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 学术或宗教的思想体系:道学。传道。修道。
◎ 方法,办法,技术:门道。医道。
◎ 指“道家”(中国春秋战国时期的一个学派,主要代表人物是老聃和庄周)
◎ 指“道教”(中国主要宗教之一,创立于东汉):道观(guàn )。道士。道姑。道行(háng )(僧道修行的功夫,喻技能和本领)。
◎ 指某些反动迷信组织:会道门。一贯道。
◎ 说,讲:道白。常言道。能说会道。
◎ 用语言表示情意:道喜。道歉。道谢。
◎ 线条:铅笔道儿。
◎ 中国历史上行政区域的名称。唐代相当于现在的省,清代和民国初年在省以下设“道”。
◎ 某些国家行政区域的名称。
◎ 量词:一道大河。两道门。上三道漆。
◎ 计量单位,“忽米”的通称。

道字的详细解释

详细字义
dào 
〈名〉
(1) (形声。从辵( chuò),首声。本义:供行走的道路)
(2) 同本义 [road;way;path]
道,所行道也。——《说文
一达谓之道。——《尔雅
道坦坦。——《·履》
百夫有洫,洫上有途,千夫有浍,浍上有道,万夫有川,川上有路。——《周礼·地官·遂人》。注:“途容车一轨道容二轨,路容三轨。”
大道甚夷,而民好径。——《老子》五十三章
道听而途说。——《论语·阳货》
从此道至吾军,不过二十里耳。——《史记·项羽本纪》
道渴而死。——《山海经·海外北经》
今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史记·陈涉世家》
(3) 又如:大道,问道于盲;要道;人行道;车道;康庄大道;道友(出门在外对素不相识的同路人的客气称呼);道店(设在道路旁的旅店)
(4) 道德,道义、正义 [morals]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孟子·公孙丑下》
伐无道,诛暴秦。——《史记·陈涉世家》
(5) 又如:道光(道德的光辉);道术(道德学术;又指医道、医术)
(6) 道教的教义 [Taoism's doctrine]
豪家少年岂知道,来绕百匝脚不停。——韩愈华山女
(7) 道教;道士 [Taoism;Taoist]
阿兄形似道,而神锋太俊。——《世说新语·赏誉》
二郗奉道,二何奉佛;皆以财贿。——《世说新语·排调》
(8) 又如:道情(道士所唱的歌,以警世劝善为内容);道疏(道家拜天地祈福的文表),道粮(道士的口粮);道行(僧道修炼的功夫)
(9) 线条或细长的痕迹 [line]。如:画一条斜道儿
(10) 路程;行程 [journey]
日夜不处,倍道兼程。——《孙子·军争》
(11) 又如:远道,近道;道里睽隔(两地离得很远)
(12) 方式,方法;技能 [way;method]
为开其资财之道也。——晁错论贵粟疏
深谋远虑,行军用兵之道,非及向时之士也。——贾谊过秦论
策之不以其道。——唐· 韩愈杂说
(13) 又如:生财之道;养生之道;道艺(道业。谋生手段;职业;工作)
(14) 水流通行的途径 [course;river]。如:河道;水道
(15) 地域的区划名 [prefecture]。汉制,县有蛮夷的称“”。后泛指一般行政区域。明清时指在省府之间设置的监察区。如“凤庐道”
(16) 学术 或宗教教义 [doctrine;reason;law]
悦周公、 仲尼之道。——《孟子·滕文公上》
然墨之道,兼爱为本,吾终当有以活汝。—— 明· 马中锡《中山狼传
(17) 又如:传道;道书(宣传宗教教义的著述文章)
(18) 指宇宙的本体及其规律 [law]
脩道而贰,则天不能祸。——《荀子·天论》
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庄子·秋水》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唐· 韩愈师说
臣之所好者,道也;进乎技矣。——《庄子·养生主》
(19) 方向;志向 [direction;ambition;aspiration]
不得通其道,故述往事,思来者。——司马迁报任安书
(20) 又如:志同道合
词性变化
dào 
〈动〉
(1) 说,讲 [say;talk;speak]
万户侯岂足道哉!——《史记·李将军列传》
不足为外人道也。——晋· 陶渊明《桃花源记
(2) 又如:常言道;能说会道;一语道破;道定(说定,说准);道话(谈话,说话);道达(说清楚,讲明白;表达,传达);道知(告知,说明);道丧(报丧)
(3) 表示 [express]。如:道慰(表示慰问之意);道罪(认错;赔不是)
(4) 取道,经过 [via;by way of]
从郦山下,道 芷阳间行。——《史记·项羽本纪》
道海安、 如皋,凡三百里。—— 宋· 文天祥《指南录·后序》
(5) 又如:道经(路过)
(6) 引导,疏导 [guide]
知周乎万物而道济天下。——《·系辞上》
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论语·为政》
道民之门,在上之所先。——《管子·牧民》
乃学辟谷,道引轻身。——《史记·留侯世家》
(7) 料;想,以为 [think]
刘太公惊呆了,只道这早晚正说因缘,劝那大王,却听的里面叫救人。——《水浒传
dào 
〈量〉
(1) 用于长条形的东西。如:一道河(沟、山泉);一道虹;万道金光
(2) 用于门、关口等的阻拦的物。如:一道门(关);一道水闸;一道墙(防线、铁丝网、篱笆、屏风);头道幕不要落,落二道幕
(3) 用于某些分次、分项或分程序的事物。如:一道命令;来了一道公文;两道算术题;考了五道题
(4) 次。用于某些分程序的动作。如:洗了三、四道都没洗干净
dào 
〈介〉
从,由 [by]
诸使者道长安来。——《汉书·淮南传》

道字在汉语字典的解释

[①][dào]
[《廣韻》徒晧切,上晧,定。]
亦作“1”。亦作“1”。“1”的今字。
(1)道路。
(2)水流通行的途径。
(3)泛指各种通路。
(4)行程;路程。
(5)取道;经过。
(6)古代棋局上的格道。
(7)围棋局上下子的交叉点。
(8)线条。
(9)方向;方位。
(10)种类;门类。
(11)辈分;行辈。
(12)方法;途径。
(13)技艺;技术。
(14)宇宙万物的本原、本体。
(15)事理;规律。
(16)政治主张或思想体系。
(17)好的政治局面或政治措施。
(18)道德;道义。
(19)祭名。古代诸侯外出时先祭路神。
(20)指道家学派。
(21)仙术;方术。
(22)指道教或道士。
(23)指佛教或佛教徒。
(24)指某些会道门组织。
(25)遵行;实行。
(26)正直。
(27)说;讲述。
(28)知道;觉得。
(29)料想;以为。
(30)是。
(31)倒,反到。
(32)用同“”。
(33)相当于“”、“”。
(34)助词。相当于“”。
(35)助词。用在句首或句中,无实义。
(36)名词后缀。
(37)量词。用于条形物。
(38)量词。用于门、墙等。
(39)量词。用于题目、文书等。
(40)量词。用于景物,犹片。
(41)量词。用于反复出现的事情,犹次、遍。
(42)古代行政区划名。汉代在少数民族聚居区所设的县。
(43)古代行政区划名。唐初分全国为十道,后增为十五道。
(44)古代行政区划名。清代在省级设有主管专职的道,并在省与州、府之间设分守道。道设道员。
(45)古代行政区划名。民国初年亦曾将一省划分为若工道。
(46)春秋时国名。在今河南省确山县附近。
(47)通“”。头;起始。
(48)姓。战国时秦有道穴。见《韩非子·外储说右上》。
[②][dǎo]
[《集韻》大到切,去号,定。]
(1)疏通。
(2)先导;引导。
(3)开导;教导。
(4)治理。
(5)谄媚。参见“2言”、“2諛”。
(6)介词。从;由。
(7)通“”。赴。

道字在古汉语字典的解释

道古汉语字典解释

dào
〈名词〉路;路。《鱼我所欲也》:“呼尔而与之,行之人弗受。”《陈涉世家:“会天大雨,不通。”【又】〈动词〉经。鸿门宴》:“从郦山下,芷阳间行。”《〈指南录〉后序》:“海安,如皋,凡三百里。”
〈名词〉途径;方法;措施《六国论》:“赂秦而力亏,破灭之也。”
〈名词〉规律;法则。庖丁解牛》:“臣之所好者也,进乎技矣。”
〈名词〉;事理。《师说》:“闻有先后,术业有专攻。”
〈名词〉《陈涉世家》:“伐无,诛暴秦。”
〈名词〉学说;主张。《送东阳马生序》:“既加冠,益慕圣贤之。”
〈动词〉说;谈论。《桃花源记》:“不足为外人好。”
〈动词〉通“导”,引导。《论语·学而》:“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
〈动词〉通“导”。疏通。《尚书·禹贡》:“九河既。”左传·襄公三十一年》:“大决所犯,伤人必多,吾不克救也。不如小决使。”
〈名词〉古代行政区划名。唐代初年全国划分为十下辖州。明清则在省一级一级行政区域下设 下辖府,其长官就称为员、台。《左忠毅公逸事》:“史公以凤庐奉檄守御。”
〈名词〉简称 家、教。《汉书·艺文志》:“家者流,盖出于史官。”
〈动词〉以为。《灌园叟晚逢仙女:“他还略看一会就去,谁知这厮故意卖弄。”
〈介词〉从;由。《管子·禁藏》:“凡治乱之情,皆上始。”
〈量词〉元稹。《望喜驿》:“一月光横忱前。”
⒈犹言观念。⒉悟之心。
学】家的学说。⒉指理学,即以周敦颐、程颢、程颐、朱熹为代表的以儒家为主体的思想体系。

道字在说文解字的解释

拼音:dào ;
解释:【卷二】【辵部】所行也。从辵从????。一達謂之。????,古文从????寸。徒皓切〖注〗衟、????,亦古文

含道字的诗歌

青天蜀道难,红叶吴江冷。—— 元朝·张可久《普天乐·秋怀》

报道先生归也,杏花春雨江南。—— 唐朝·虞集《风入松·寄柯敬仲》

都道无人愁似我,今夜雪,有梅花,似我愁。—— 宋朝·蒋捷《梅花引·荆溪阻雪》

闻道梅花坼晓风,雪堆遍满四山中。—— 宋朝·陆游《梅花绝句·其一》

子规啼,不如归,道是春归人未归。—— 元朝·关汉卿《大德歌·春》

闻道阊门萼绿华,昔年相望抵天涯。—— 唐朝·李商隐《无题二首》

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 唐朝·温庭筠《更漏子·玉炉香》

衰兰送客咸阳道,天若有情天亦老。—— 唐朝·李贺《金铜仙人辞汉歌》

道傍榆荚仍似钱,摘来沽酒君肯否。—— 唐朝·岑参《戏问花门酒家翁》

闻道春还未相识,走傍寒梅访消息。—— 唐朝·李白《早春寄王汉阳》

含道字的成语

【发音】yī yǔ dào pò

【解释】一句话就说穿(语:话;道:说)。比喻话说到了本质上或击中要害。

【出处】清 文康《儿女英雄传》:“但这位姑娘,可不是一句话了事的人,此刻要一语道破,必弄到满盘皆空。”

【发音】shì dào rén xīn

【解释】社会的风气,人们的思想。

【出处】明·袁宏道《李温陵传》:“细心读之,其破的中款之处,大有补于世道人心。”

【发音】shì dào rén qíng

【解释】泛指社会的道德风尚和人们的思想情感等。同“世道人心”。

【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115回:“虽不敢说历尽甘苦,然世道人情,略略的领悟了些须。”

【发音】shì dào jiāo lí

【解释】世道:社会风气;浇漓:人情淡薄。社会人情冷漠刻薄

【出处】鲁迅《随感录·人心很古》:“慷慨激昂的人说:‘世道浇漓,人心不古。’”

含道字的历史名人

黄道周(1585——1646, 细遵, 漳浦(今属福建)人), 字幼平,天启进士。授编修。崇祯二年(1629)升右中允。三疏救故相钱龙锡,被降调,龙锡得减死。病归。上疏语刺周延儒等,斥为民。后复官,进右谕德。以文章风节高天下,严冷方刚,公卿多畏忌。时廷推阁臣,帝用杨嗣昌等五人,道周草三疏,弹劾嗣昌等,被贬戍广西。福王时官礼部尚书。南京陷,唐王用他为武英殿大学士。率兵至婺源,战败被清军所俘,不屈死。曾在铜山孤岛石室中治学,人称“石斋先生”。著有《易象正》、《太函经》。

乌斯道( 继善, 慈溪(治今浙江镇海西北)人),有学问品行,工古文,精书法。洪武中,被荐授石龙知县,调永新,因事贬定远作工役,放还,卒。

王立道(1510—1547, 懋中,  明常州府无锡人),号尧衢。嘉靖十四年进士。授编修。有《具茨集诗文》。

杨弘道( 叔能,  元淄川人),号素庵。气高古,不事举业,磊落有大志。文章极自得之趣。有《小亨集》。

李政道(1926年~, ),李政道:(1926年~),美籍华裔物理学家。1957年,他31岁时与杨振宁一起,因发现弱作用中宇称不守恒而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

含道字的男明星

刘道玄,中国台湾知名演员,参演了《暗游记》、《玛丽苏遇上杰克苏》等影视剧作品。

叶天道,中国内陆青年演员,参演了《双世宠妃》等影视剧作品。

明道(MingDow),1980年2月26日,原名林朝章,中国台湾影视演员、歌手、主持人、制片人。2002年主持《冒险王》,以主持人身份正式出道,2年内成绩优异获台湾金钟奖最佳主持人。
2004年加入183club,出演《天国的嫁衣》,2005年出演《王子变青蛙》在东南亚迅速走红,打破台湾收视纪录。2007年起扩展事业版图,接连出演了《梦幻天堂》、《微笑在我心》、《敲敲爱上你》等佳作。
2010年成立明道工作室。2011年获国剧盛典最受欢迎全能艺人称号。2012年2月15日入伍。2013年1月15退伍,同年12月20日,发行了首张个人国语专辑《失恋美学》。

王道,1950年出生于辽宁丹东 ,中国台湾男演员,毕业于美国德州农工大学。
1974年王道主演其首部电影《黄面老虎》而出道。1976年主演吴思远执导电影《南拳北腿》后弃学从影,离美返台。1980年因主演由陈耀圻导演的《源》,其入围第十七届金马奖最佳男主角。1982年凭电影《辛亥双十》的演出再度入围金马奖。1994年,主演了电视连续剧《明月青山在》。1999年在古装剧《绝代双骄》中饰演江别鹤一角。2005年主演《刁蛮公主》。2008年后逐渐从影坛淡出,多在小屏幕出现。

王道南,中国台湾演员、导演。不但具有专业的表演素质,在他身上更散发着来自内心的真实与质朴,戏风张驰有度,表演有自己独特的风格。

王道铁,中国大陆男演员,电影制作人,投资人,从艺网创始人。毕业于中央戏剧学院表演系。凭借主演电影《今天明天》获得第26届东京国际电影节亚洲未来最佳影片奖。参演《零号刺杀》、《大闹天宫》、《道高一尺》等多部影视剧和电影,入围2013年中国导演家协会最佳男演员,并以其阳光俊朗的形象和沉稳精湛的演技赢得了观众广泛关注与认可。

陈道明,1955年4月26日出生于天津,祖籍浙江绍兴。国家一级演员,第十届、十一届、十二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第八次全国代表,广电总局颁发优秀电影表演艺术家,2006年中宣部“四个一批”人才,中国环境文化促进会理事,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委员。
1985年因电视剧《末代皇帝》,一举摘得第7届中国电视金鹰奖最佳男演员和第9届中国电视飞天奖优秀男主角。1990年《围城》荣获中国电影表演艺术学会第三届学会奖,全国制片厂第二届优秀电视剧评选最佳男主角奖,第十一届“飞天奖”最佳男主角奖。1999年的《我的1919》使其获得第20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男主角。2001年,陈道明凭借在《康熙王朝》中的演技获得了“美菱杯”观众最喜爱的男演员评选银奖和第二届阳光健康电视明星,并获得第20届中国电视金鹰奖最佳男演员提名。

与道字同音的字
与道字同笔画的字
与道字同五行的字
与道字同部首的字
u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