攻:治。用毒药治病毒。喻指用对方使用的厉害手段制服对方。
宋 罗泌《路史 有巢氏》:“而劫痼改积,巴菽殂葛犹不得而后之以毒攻毒,有至仁焉。”
以毒攻毒偏正式;作谓语、定语、宾语;含贬义。
1.唯一的解决是以毒攻毒。坏的东西,让它腐烂至彻底。好的东西,让它释放至彻底。多虑,迟疑,犹豫,保留,有何用处。让一切完尽,燃烧至充分,什么也不留下。这样是最好的。
2.以毒攻毒法是现代环境工艺中一类非常重要的方法。
3.在治疗牛皮癣时一定要去正规医院治疗,不要相信以毒攻毒,反而加重病情。
4.面对敌人的卑劣手段,我们决定以毒攻毒,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5.敌人手段既然如此残忍,我们何不来个以暴制暴,以毒攻毒的做法?
6.与其和敌人正面冲突,不如使他们互相内斗,耗损战力,这是以毒攻毒的高招。
7.被蝎子蜇伤后,涂上用蝎子泡的酒,就能立即止痛,这是以毒攻毒的实例。
8.这位医生会用一些有毒性的药,来医治皮肤的疮伤,这种治疗方法叫"以毒攻毒"。
9.重点阐述了"恶毒"的发病机理和以毒攻毒的治法,从而丰富和发展了土家医毒气学说内容。
10.刘猛微笑着安慰了一句,他的话确实说的比较重,但倔人得用猛火,唯有以毒攻毒才能打破她的心魔,不然她早晚得被她偏激的自尊和自强压垮。
以毒攻毒 [ yǐ dú gōng dú ] 【解释】:攻:治。中医用语,指用含有毒性的药物治疗毒疮等恶性病。比喻利用不良事物本身的矛盾来反对不良事物,或利用恶人来对付恶人。 【出自】:明·陶宗仪《辍耕录》卷二十九:“骨咄犀,蛇角也,其性至毒,而能解毒,盖以毒攻毒也。”
【译文】:骨咄犀牛,蛇角的,他的性格最毒,而能解毒,因为毒攻毒的 【近义词】:针锋相对、以战止战、以眼还眼、请君入瓮、以牙还牙
以毒攻毒:出自《辍耕录》,本是医学用语,指用有毒的药物来治疗毒疮等因毒而起的疾病,后用于实际生活,指利用某一种有坏处的事物来抵制另一种有坏处的事物。
以牙还牙:用打掉别人的牙来对付别人打掉自己的牙。比喻针锋相对地进行回击。 满意请采纳,不满意请追问,谢谢
它只是一个成语,没有下一句。
以毒攻毒:yǐ dú gōng dú
成语解释:攻:治。用毒药治病毒。喻指用对方使用的厉害手段制服对方。
成语出处:宋 罗泌《路史 有巢氏》:“而劫痼改积,巴菽殂葛犹不得而后之以毒攻毒,有至仁焉。”
成语造句:以毒攻毒,反而证明了反对白话者自己的不识字,不通文。(鲁迅《且介亭杂文二集 从“别字”说开去》)
成语使用:偏正式;作谓语、定语、宾语;含贬义
发音技巧:毒,不能读作“méi”。
书写技巧:攻,不能写作“功”。
褒贬解析:属中性成语
歇后语:七寸蛇配疥酒;蛇吞蝎子;蝎子战蜈蚣
近义词:针锋相对、以牙还牙、以眼还眼
反义词:以沫相濡、解衣推食
以毒攻毒这种说法合理吗?中医真的存在吗?以毒攻毒真实成在,比如长疱疖、淋巴结核、各种铁钉扎伤、毒蛇咬伤等都是毒,要是没有以毒攻毒的中草药,和几千年传承下来的药方,怎么能够治愈?从人类开始,几千万年、几亿年,在没有西医的时代,都是用中药治疗!不然的话,人类怎能延续到现在。当今世界各种疑难杂症也离不开中医、中药,这就说明了中医的存在,可以为人类的健康生活作出贡献!西医永远取代不了。
以毒攻毒应该这样回复,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