鼎:古代烹煮的炊器;圆形;三足;两耳。像三条腿的鼎那样立着。比喻三方分立的局面。
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窦融传》:“欲三分鼎,连衡合从,也宜以时定。”
三足鼎立主谓式;作谓语、宾语、定语;比喻三方对立。
1.正如几周来的民调结果所示,民主党方面形成了三足鼎立的局面。
2.刚输的那场球使得湖人不能与新奥尔良和圣安东尼奥在西部三足鼎立。
3.这是发生在苏联的一个非常有趣的事情。如果你看一看他们的政丄府,它有点儿是一种三足鼎立的政党体制。
4.在完成行业重组并进入全业务运营后,中国电信行业迎来了中国电信、中国移动和中国联通三家运营商“三足鼎立”的时代。
5.实证求真学派、新儒家经世学派与马克思主义史学派,是中国20世纪20年代末到40年代末三足鼎立的三大史学流派。
6.但从汽车生产的地区来看,三足鼎立的局面已显雏形;
7.另外,希拉里也能把本来反克林顿系的左翼为其所用,形成与疯狂左派和狂躁右派的三足鼎立。
8.未来全球货币体系,应当形成以美元、欧元、人民币三足鼎立的支撑架构。
9.伊壁鸠鲁学派、怀疑主义学派、斯多亚学派三足鼎立,互不相让,但共同体现了晚希腊“个体意识的觉醒”。
10.世界汽车业经过三次霸主地位的转移,形成了当今三足鼎立的局面。
【成语】:三足鼎立【读音】:sān zú dǐng lì【释义】:象鼎的三只脚一样,各立一方。比喻三方面对立的局势。【出处】:《史记·淮阴侯列传》:“莫若两利而俱存之,叁分天下,鼎足而居。”【用法】: 作谓语、宾语、定语;比喻三方对立【近义词】:鼎足之势、鼎足三分【反义词】: 不打自败【示例】:近者流之衰末,三足鼎立。 ---晋·陈寿《三国志·吴志·陆凯传》
三国鼎立是魏蜀吴三分天下,建国最早的是魏国,公元220年建国。第二个建国的是蜀国,公元221年建国。最晚建国的是吴国,公元222年建国。希望能帮到你。
成语名称:三足鼎立成语发音:sānzúdǐnglì成语释义:比喻三方面对立的局势。成语出处:《史记·淮阴侯列传》:“臣愿披腹心,输肝胆,效愚计,恐足下不能用也。诚能听臣之计,莫若两利而俱存之,三分天下,鼎足而居,其势莫敢先动。”
“三足鼎立”意思是像鼎的三只脚一样,各立一方,比喻三方面对立的局势。
出自《史记·淮阴侯列传》:“莫若两利而俱存之,叁分天下,鼎足而居。”
近义词:鼎足之势、鼎足三分。
反义词:不打自败。
成语典故:
东汉末年,荆州牧刘表病死,刘表的儿子投降曹操。刘备被迫南撤,孙权派鲁肃去联络刘备,诸葛亮认为可以联吴抗曹。孙权多谋善断,分析曹操犯了用兵之忌,于是与蜀军在赤壁大破曹操号称80万大军,从而形成三足鼎立的局面。
三足鼎立意思是三方来共同掌控一个局面
三足鼎立是鲁肃提出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