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喻死守狭隘经验;不知变通;或抱着侥幸心理妄想不劳而获。
战国 韩 韩非《韩非子 五蠹》:“宋人有耕田者,田中有株,兔也,触柱折颈而死。”
守株待兔连动式;作宾语、定语;含贬义。
1.我们在这里守株待兔是没有用的,那个小偷不会自投罗网的。
2.警方守株待兔,埋伏了几天,歹徒始终没有出现。
3.守株待兔的行为是坐等其成的行为,是愚蠢的行为。
4.守株待兔的作法只会让机会白白溜走。
5.一分耕耘一分收穫,守株待兔终究不可靠。
6.做有些事不能只知道守株待兔,要主动抓住时机!
7.等待不是守株待兔,也不是坐吃山空。
8.与其我们这样守株待兔,不如付出努力做这件事。
9.此法优点:以逸待劳,守株待兔,有成就感。
10.美好的生活要靠自己去创造,这样如同守株待兔,能有好日子过吗?
一、原文
宋人有耕田者。田中有株,兔走触株,折颈而死。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今欲以先王之政,治当世之民,皆守株之类也。
二、翻译
宋国有个农民,他的田地中有一截树桩。一天,一只跑得飞快的野兔撞在了树桩上,扭断了脖子死了。于是,农民便放下他的农具日日夜夜守在树桩子旁边,希望能再得到一只兔子。然而野兔是不可能再次得到了,而他自己也被宋国人耻笑。而今居然想用过去的治国方略来治理当今的百姓,这都是在犯守株待兔一样的错误呀!
三、出处和寓意
《守株待兔》是秦国韩非子所撰写的文章,其目的是为了告诉我们守株待兔的道理:人只有通过自己的努力我们才能有所收获,否则我们将一无所获,留下终生的遗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