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喻行动敏捷。
《孙子·九地》:“是故始如处女,敌人开户;后如脱兔,敌不及拒。”
动如脱兔作谓语、定语;指人行动灵活。
1.静如处女,动如脱兔,是陈洁给记者留下的第一印象。
2.剑身动如脱兔,似奔雷,刺破虚空。
3.她,静如处子,动如脱兔。即使没有发动引擎,在马路上飞速疾驰,只是静静的,都能自然而然的吸引注视。
4.静如处女,动如脱兔,不变则已,一变惊人。
5.描写人物动作的成语:身手敏捷、风驰电掣,动如脱兔,举目眺望、大步流星、昂首挺胸,手舞足蹈、张牙舞爪。
6.不一会儿,一穿着灰色的衣袍的少年从远处走来,速度十分惊人,动如脱兔。
7.兔年已来到,向你问声好,祝你健康快乐动如脱兔;财源广进守株待兔;烦恼忧愁龟毛兔角;大显身手狮子搏兔;踏上幸福路势如脱兔;新春吉祥如意!
8.新兔年送只兔,全家乐悠悠。兔脚为你开财路,兔耳为你撞鸿运,兔背为你驮康寿,让这头兔伴你左右,永远动如脱兔!
9.就连最细枝末节处也无不体现着灵动与豪华的完美结合:动如脱兔,静若处子,充满动感的比例彰显其独特魅力。
10.王墨这才叫静如处子,动如脱兔,在龙卷风还没反应过来。
1、静若处子,动若脱兔(jìng ruò chǔ zǐ,dòng ruò tuō tù)
指军队未行动时像未出嫁的姑娘那样沉静,一行动就像飞跑的兔子那样敏捷。意同静如处子,动如脱兔。
一般会用在女生一会文静,一会活蹦乱跳的情况。
①处子:未嫁的女子,即处女;
②脱兔:逃跑的兔子。
用于兵法 《孙子·九地》:“是故始如处女,敌人开户;后如脱兔,敌不及拒。”
古人说”静若处子,动若脱兔“,也就是不动的时候要像大姑娘深藏闺中,动起来像脱网的兔子那么快。 —— 姚雪垠《李自成》第二卷第35章
2、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不鸣则已,一鸣惊人是一个汉语成语,拼音是bù míng zé yǐ,yī míng jīng rén,比喻平时没有突出的表现,一下子做出惊人的成绩。成语出自西汉·司马迁《史记·滑稽列传》:“此鸟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本成语出自西汉司马迁对战国齐国的记载,但最早的蓝本为战国韩非记载的春秋楚庄王的典故。这或许并不矛盾,可能齐威王也被问过这个隐语,然后想起楚庄王说过的话也顿然醒悟,脱口而答。
"静若处子,动如脱兔"意思是:未行动时就像未出嫁的女子那样沉静,一行动就像逃脱的兔子那样敏捷。
处子:未嫁的女子
脱兔:逃跑的兔子
——出自孙武《孙子·九地》:“是故始如处女,敌人开户;后如脱兔,敌不及拒。”
处子指未出嫁的女子,处女。静如处子,动如脱兔比喻军队未行动时就像未出嫁的女子那样沉静,一行动就像逃脱的兔子那样敏捷。 出处:孙武《孙子·九地》:“是故始如处女,敌人开户;后如脱兔,敌不及拒。” 译文:战争开始之前要象处女那样显得沉静柔弱,诱使敌人放松戒备;战斗展开之后,则要象脱逃的野兔一样行动迅速,使敌人措手不及,无从抵抗。
定能生慧,静纳百川。静如处子,动如脱兔。
决策之前收集足够的信息,分析利弊得失,一旦做出决定,快速执行,及早达成目标,以免丧失机遇,固静如处子,动如脱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