枚字五行属性是“木”,适合生辰八字缺木的孩子起名使用;
枚字笔画有8画,笔画数较适中,名字中可以用和枚笔画相近的字为名字,这样的姓氏+名字的组合更加匀称;
枚字是常用字;
◎ 树干:伐其条枚。
◎ 古代行军时防止士卒喧哗的用具,状如箸,衔在口中:“又如赴敌之兵,衔枚疾走,不闻号令,但闻人马之行声”。
◎ 马鞭:以枚数(shù)阖(用马鞭指点着数门扇)。
◎ 量词,相当于“个”,多用于形体小的东西:一枚别针。不胜枚举(一个一个地举不完)。
◎ 姓。
详细字义
◎ 枚 méi
〈名〉
(1) (会意。从木,从攴( pū)。本义:树干)
(2) 同本义 [trunk]
枚,枝干也。可为杖。——《说文》
竹曰个,木曰枚。——《释名》
枚,条也。——《广雅》
施于条枚。——《诗·大雅·旱麓》
遵彼汝坟,伐其条枚。——《诗·周南·汝坟》
(3) 马鞭 [whip]
还于东门中,以枚数阖。——《左传·襄公十八年》
(4) 古代行军时,士卒口衔用以防止喧哗的器具,形如筷子 [gag]
军士衔枚,夜登芒山,未明击之。——《北史》
(5) 门钉 [peg]。如:枚数(门钉数)
(6) 姓
词性变化
◎ 枚 méi
〈量〉
(1) 相当于“个”,“支”,“件”等 [piece]
六枚都使升空法,云端里面各翻腾。——《西游记》
(2) 又如:一枚铜钱
◎ 枚 méi
〈副〉
一一;逐个 [one by one;one after another]。如:枚卜(一一占卜);枚列(一一列举);枚别(一一分辨);枚进(一一进献);枚数,枚举(一一列举)
[①][méi]
[《廣韻》莫杯切,平灰,明。]
(1)树干。
(2)门钉。
(3)古代行军时士卒衔于口用以禁止喧哗的器具,形如箸。
(4)钟乳。古代钟器上的饰物。
(5)一一;逐个。参见“枚卜”、“枚舉”、“枚數”。
(6)指占卜。
(7)长度单位,即一分。
(8)量词。相当于个、只。
(9)量词。相当于条、块。
(10)量词。相当于件、支。
(11)姓。汉有枚乘。见《汉书》本传。
半夜衔枚,满城深雪,忽已亡悬瓠。—— 宋朝·李纲《念奴娇·宪宗平淮西》
【发音】juàn jiǎ xián méi
【解释】谓行军时轻装疾进,保持肃静,以利奇袭。
【出处】《北史·隋纪下·炀帝》:“其外轻赍游阙,随机赴响,卷甲衔枚,出其不意。”
【发音】mǎ gōng méi sù
【解释】工:工巧;速:速度快。原指枚皋文章写得多,司马相如文章写得工。后用于称赞各有长处。
【出处】《汉书 枚乘传》:“为文疾,受诏辄成,故所赋者多;司马相如善为文而迟,故所作少而善于皋。”
【发音】cāi méi xíng lìng
【解释】猜枚:一种酒令,原指手中握若干小物件供人猜测单双、数目等。现亦指划拳。行令:行酒令。喝酒时行酒令。
【出处】元 无名氏《射柳捶丸》第三折:“某已来了也,有酒拿来我先打三钟,然后猜枚行令耍子。”
【发音】xián méi jí zǒu
【解释】衔:用嘴含;枚:像筷子的东西,两头有带,可系于颈上;疾走:快走。形容夜晚秘密急行军。
【出处】宋 欧阳修《秋声赋》:“又如赴敌之兵,衔枚疾走,不闻号令,但闻人马之行声。”
皇甫枚( 遵美, 唐邠州三水人),懿宗咸通末为汝州鲁山令。僖宗光启中,召赴梁州行在。哀帝天祐间旅食晋汾。撰传奇小说集《三水小牍》三卷,其中《步飞烟》等较著名。
袁枚(1716——1797, 子才, 浙江钱塘(今杭州)人),乾隆初期进士,历任江南溧水、江浦、沐阳、江宁知县。辞官归,尽其才为文辞诗歌,终不再仕。论诗主抒写性灵,喜声色,颇多滑易之作。著有《随园集》等三十余种。
吴应枚( 小颖, 清浙江归安人),号颖庵。吴应棻弟。雍正二年进士,官大理寺少卿。山水师王原祁。工诗。有《客槎集》、《墨香幢诗》。
付枚,1993年11月29日出生于安徽合肥,中国内地女演员,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表演系2011级本科班,2014年在当代都市剧《产科男医生》中饰演小护士“王美丽”出道。2015年5月,主演网剧《心理罪》在爱奇艺上线,饰演女一号“陈希”。同年6月,主演电视剧《后海不是海》首播,饰演“樱子”一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