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字五行属性是“水”,适合生辰八字缺水的孩子起名使用;
扶字笔画有7画,笔画数较适中,名字中可以用和扶笔画相近的字为名字,这样的姓氏+名字的组合更加匀称;
扶字不是常用字;
◎ 搀,用手支持人或物,使不倒:搀扶。扶正。扶老携幼。
◎ 帮助,援助:扶养。扶植。扶危济困。
◎ 用手按着或把持着:扶梯。沙发扶手。
◎ 姓。
详细字义
◎ 扶 fú
〈动〉
(1) (形声。从手,夫声。从“手”,表示与手的动作有关。本义:搀扶)
(2) 同本义 [support with the hand]
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则将焉用彼相矣?——《论语·季氏》
车至门扶。——《战国策·卫策》。注:“扶,谓下车。”
遂扶以下。——《左传·宣公二年》
扶杖望朱砂庵而登。——《徐霞客游记·游黄山记》
(3) 又如:扶绰(搀扶,扶托);扶策(扶助,搀扶);扶掖(搀扶;扶助);扶挈(以手搀扶);扶将(搀扶)
(4) 扶持;护持 [support;shield and sustain]
蓬生麻中,不扶而直。——《荀子·劝学》
(5) 又如:扶树(扶持培植);扶舁(扶持;搀扶);扶舁(护持扛抬);扶倾(扶持倾危的建筑物);扶拨(扶持倾斜);扶卫(扶持卫护)
(6) 通“辅”。辅助;帮助 [assist;help]
扶,佐也。——《说文》
若扶梁伐 赵。——《战国策·宋策》
求太老爷拘拿凶犯,以扶善良。——《红楼梦》
(7) 又如:扶政(辅佐政事);扶携(扶助提携);扶奖(辅助)
(8) 护送 [escort]。如:扶灵;扶柩;扶丧(扶送灵枢)
(9) 靠近 [be closed to]
数披其木,毋使木枝挟疏。——《韩非子·杨权》
秋蛩扶户吟,寒妇成夜织。——宋· 鲍照《拟古八首》
(10) 又如:扶疏(枝叶茂密,高低疏密有致)
(11) 攀缘 [creep]
扶摇抮抱羊角而上。——《淮南子·本纪》。注:“攀也。”
(12) 又如:扶服(伏在地上爬行);扶伏(伏地爬行);扶匐(伏地爬行)
(13) 勉力撑持[病、醉时的肢体] [in spit of;raise]。如:扶疾;扶羌(带病);扶同诖误(被牵连而做错了事)
(14) 沿,顺 [along]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晋· 陶渊明《桃花源记》
(15) 又如:扶向路(沿着原来的路)
(16) 通“浮”。在水上泛行 [go about in boat]
管子有扶舟之士五万人,以待战于 曲菑。——《管子·轻重甲》
(17) 通“抚”。抚养,培育 [foster;raise]
芒卯之妻五子,后母慈惠仁义,扶养假子。——《列女传》
词性变化
◎ 扶 fú
〈名〉
(1) 旁,旁侧 [side]。如:扶枝(旁枝)
(2) 古代妇女肃拜行礼的一种动作 [solemn courtesy of women in ancient China]
拜,于妇人为扶自抽扶而上下也。——《释名》
(3) [量]∶古代长度计算单位。相当于四指并列的宽度 [fourfinger width]
故上失扶寸,下得寻常。——《韩非子》
(4) 姓
[①][fú]
[《廣韻》防無切,平虞,奉。]
(1)搀扶。
(2)指搀扶的人。
(3)扶持,护持。
(4)扶正,扶直。
(5)支援;帮助。
(6)抚养。
(7)抚摩,轻轻地按。
(8)支撑;拄持。
(9)攀附;靠近。
(10)旁,侧。
(11)沿着。
(12)古代女子肃拜称扶。
(13)古代织绶带时先合若干根丝成一股,称为系,四系为一扶。
(14)见“扶扶”。
(15)姓。北周有扶猛。见《北史》本传。
[②][fū]
[《廣韻》甫無切,平虞,非。]
通“膚1”。
古代长度计算单位。并四指的宽度为一扶。
[③][pú]
[《集韻》蓬甫切,平模,並。]
见“扶3服”。
新竹高于旧竹枝,全凭老干为扶持。—— 清朝·郑燮《新竹》
社下烧钱鼓似雷,日斜扶得醉翁回。—— 宋朝·范成大《春日田园杂兴》
野童扶醉舞,山鸟助酣歌。—— 唐朝·孟浩然《夏日浮舟过陈大水亭 / 浮舟过滕逸人别业》
迳直夫何细桥危可免扶。—— 宋朝·杨万里《寒食上冢》
醉后满身花影、倩人扶。—— 宋朝·晏几道《虞美人·疏梅月下歌金缕》
媪引浓妆女,儿扶烂醉翁。—— 宋朝·范成大《寒食郊行书事》
扶桑已在渺茫中,家在扶桑东更东。—— 唐朝·韦庄《送日本国僧敬龙归》
易醉扶头酒,难逢敌手棋。—— 宋朝·贺铸《南歌子·疏雨池塘见》
古木阴中系短篷,杖藜扶我过桥东。—— 宋朝·志南《绝句(吹面不寒杨柳风)》
先生醉也,童子扶者。—— 元朝·曹德《三棒鼓声频·题渊明醉归图》
【发音】huàn nàn xiāng fú
【解释】扶:支持,帮助。在忧患灾难中互相扶助
【出处】明·西湖渔隐主人《欢喜冤家》第一回:“我们虽异姓骨肉,必要患难相扶。”
【发音】yì qiáng fú ruò
【解释】抑:压制;扶:帮助。压制强暴,扶助弱小。
【出处】汉·袁康《越绝书·外传本事》:“勾践之时,天子微弱,诸侯皆叛,于是勾践抑强扶弱。”《汉书·刑罚志》:“而政在抑强扶弱。”
【发音】yì bào fú ruò
【解释】抑:遏止,压制。压制强暴,扶助弱小
【出处】东汉·班固《汉书·刑法志》:“夫法令者,所以抑暴扶弱,欲其难犯而易避也。”
【发音】zhěng wēi fú nì
【解释】溺:落水者;危:危乱,指动乱中的国家。拯救、帮助受难的百姓和动乱中的国家
【出处】清·钱彩《说岳全传》第73回:“岂有论道经邦之志,全无拯危扶溺之心。”
廖 扶( 襄阳(今属湖北省)),廖 扶:襄阳(今属湖北省)人,一作廖扶,东汉学者,习诗画。满腹经纶,精通天文、谶纬风角推考之术,在当时的学术界享有盛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