粱字五行属性是“水”,适合生辰八字缺水的孩子起名使用;
粱字笔画有13画,笔画数较适中,名字中可以用和粱笔画相近的字为名字,这样的姓氏+名字的组合更加匀称;
粱字是常用字;
◎ 粟的优良品种的总称:一枕黄粱。
◎ 〔高粱〕一年生草本植物,子实红褐色,可食,亦可酿酒、制淀粉。杆可用来编席、造纸等。亦称“蜀黍”。
◎ 精美的主食:膏粱(泛指美味的饭菜,如“粱粱子弟”,旧时指达官贵人家的子弟)。粱糗(粱制的干粮)。粱肉。
详细字义
◎ 粱 liáng
〈名〉
(1) (形声。从米,梁省声。本义:植物名。古代指粟的优良品种,子实也称粱,为细粮)
(2) 同本义 [fine strain of millet]
粱,米名也。——《说文》。按,即粟也,穈也。芑也。今小米之大而不黏者,其细而粘者谓之秫,古舂粟之率,自粝至于侍御皆言粱也。
粱,好粟也。——《三苍》
粱曰芗萁。又,大夫不食粱。——《礼记·曲礼》。注:“加食也。”
夫膏粱之性难正也。——《国语·晋语》。注:“食之精者。”
黄鸟黄鸟,无集于桑,无啄我粱。——《诗·小雅·黄鸟》
(3) 又如:粱糗(用稻粱制成的干粮);粱菽(米与豆)
(4) 高粱 [Chinese sorghum]
(5) 精美的饭食 [fine food,especiallay rice]
含其粱肉。——《墨子·公输》
(6) 又
此犹粱肉与糠糟也。
(7) 又如:粱米(优良的米);粱饭(精良的米煮成的饭)
[①][liáng]
[《廣韻》吕張切,平陽,來。]
(1)即粟。通称“谷子”,去壳后称“小米”。古称其优良品种为粱,今无别。
(2)特指精细的小米。
(3)引申为精美的饭食。
鹅湖山下稻粱肥,豚栅鸡栖半掩扉。—— 唐朝·王驾《社日》
蜃散云收破楼阁,虹残水照断桥粱。—— 唐朝·白居易《江楼晚眺景物鲜奇吟玩成篇寄水部张员外》
夜雨剪春韭,新炊间黄粱。—— 唐朝·杜甫《赠卫八处士》
【发音】gāo liáng zǐ dì
【解释】高粱:肥肉和细粮;泛指精美食品。指习惯于骄奢享乐生活的富贵人家的子弟。
【出处】唐·颜师古《叙》:“若夫缙绅秀彦、膏粱子弟,谓之鄙俚,耻于窥涉,遂使博闻之说,废而弗明。”
【发音】gāo liáng nián shào
【解释】指富贵人家的子弟。
【出处】《南齐书·王僧虔传》:“汝膏粱年少,何患不达,不镇之以静,将恐贻讥。”
【发音】gāo liáng wén xiù
【解释】指富贵人家的奢华生活。亦泛指精细贵重的东西。语本《孟子·告子上》“《诗》云:‘既醉以酒,既饱以德。’言饱乎仁义也,所以不原人之膏粱之味也;令闻广誉施于身,所以不原人之文绣也。”赵岐注:“膏粱,细粱如膏者也;文绣,绣衣服也。”
【出处】语本《孟子 ·告子上》:“《诗》云:‘既醉以酒,既饱以德。’言饱乎仁义也,所以不原人之膏粱之味也;令闻广誉施于身,所以不原人之文绣也。”岐注:“膏粱,细粱如膏者也;文绣,绣衣服也。
【发音】gāo liáng wán kù
【解释】膏粱:肥肉和细粮。借指富贵人家子弟
【出处】清·王夫之《读通鉴论·晋怀帝》:“晋武分诸王使典兵,晋不竞矣。彼皆膏粱纨绔之子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