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起名字典 / 凉字读什么,凉字是什么意思

凉字读什么,凉字是什么意思

  • 凉字的读音liáng
  • 凉字的部首
  • 凉字的笔画10画
  • 凉字的构造左右结构
  • 凉字的繁体字
凉字适合起名用字吗

凉字五行属性是“火”,适合生辰八字缺火的孩子起名使用;

凉字笔画有10画,笔画数较适中,名字中可以用和凉笔画相近的字为名字,这样的姓氏+名字的组合更加匀称;

凉字是常用字;

凉字的基本解释

◎ 温度低:凉快。凉爽。凉意。凉气。阴凉。凉丝丝。凉亭。荒凉。
◎ 喻灰心,失望:听到这消息,我凉了半截。
◎ 中国西晋末年至北魏,各族统治者在西北地区建立的割据政权:五凉(前、后、南、北、西)。

凉字的详细解释

详细字义

凉 liáng 
〈形〉
(1) (形声。从水,京声。本义:寒)
(2) 同本义 [cold]
北风其凉。——《·邶风·北风》
北风谓之凉风。——《尔雅·释天》
凉风至。——《礼记·月令》
凉雨时降。——《素问·五常政大论》
凉州,西方所在寒凉也。——《释名·释州国》
水浆,醴凉。——《周礼·浆人》
(3) 微寒,稍冷 [cool;cold]
日初出,沧沧凉凉。——《列子·汤问》。注引《字林》:“凉,微寒。”
曰燠,曰寒。——《·洪范》。疏:“燠是热之始,暑是热之极;凉是冷之始,寒是冷之极。”
凉风起天末,君子意如何?——唐· 杜甫《天末怀李白
(4) 又如:冬暖夏凉;凉生生(微凉貌);凉宇(凉秋的天空);凉吹(凉风);凉榻(竹制矮床);凉轿(一种无帷轿);凉衣(凉衫;内衣);凉风(初秋凉爽的西南风。八风之一)
(5) 薄;轻微;刻薄 [thin;unkind]
职凉善背。——《·大雅·桑柔》
虢多凉德。——《左传·庄公三十二年》
(6) 又如:凉德(薄德);凉能(才能微薄);凉菲(才德微薄);凉厚(薄与厚);凉薄(微薄,浅薄);凉驳(浅薄芜杂)
(7) 人烟稀少;冷落 [bleak and desolate]。如:凉落(衰落);凉凉(寂寞冷落的样子);凉野(荒寒的旷野);凉声(悲凉肃杀的声音)
(8) 悲怆,内心凄苦,又比喻灰心、失望 [sad;discouraged;disappointed]。如:悲凉;凉思(凄凉的思绪);见此惨状,心都凉了
(9) 〈方〉∶痛快;舒服 [very happy]。如:当干部的态度好,人家穷也穷得心凉
(10) 通“”。诚信 [honest]
民之罔极,职凉善背。——《·大雅·桑柔》
词性变化
liáng 
〈名〉
(1) 秋季 [winter]。如:凉天(秋天);凉月(凉蟾。秋月);凉宇(凉秋的天空);凉沙(秋天的飞沙);凉夜(秋夜)
(2) 国名 [liang state]。东晋十六国时期建立在今甘肃省一带的政权,国号皆称“”。有前凉、后凉、北凉、南凉、西凉等
(3) 通“”。辒辌,丧车 [funeral carriage]
棺载辒凉车中。——《史记·秦始皇本纪》
(4) 姓
(5) 另见 liàng 
基本词义

凉 liàng 
〈动〉
(1) 假借为“”。辅佐 [assist]
凉彼武王。——《·大雅·大明》。传:“佐也。”
(2) 又如:凉贰(副贰。特指太子。凉,辅佐)
(3) 把东西放在通风处使干燥。今作“” [dry in air]。如:凉衣服
(4) 信,实。通“” [believe]
凉曰不可,覆背善詈。——《·大雅·桑柔》
君子作法于凉。——《左传·昭公四年》
(5) 把热的东西放置一会儿,让温度降低 [make or become cool]。如:把开水凉一凉再喝
(6) 〈方〉∶冷落,撇在一边 [treat coldly]。如:别把客人凉在一边
(7) 另见 liáng 

凉字在汉语字典的解释

[①][liáng]
[《廣韻》吕張切,平陽,來。]
[《廣韻》力讓切,去漾,來。]
亦作“1”。
(1)薄酒。
(2)薄;轻微。
(3)寒冷。
(4)微寒;清凉。
(5)指秋季。参见“涼天”、“涼月”。
(6)愁苦。
(7)比喻灰心、失望。
(8)人烟稀少;冷落。
(9)方言。舒适,痛快。
(10)通“”。杂色。
(11)国名。东晋十六国时期建立在今甘肃省一带的政权,国号皆称“”。有前凉、後凉、北凉、南凉、西凉等。
(12)州名。西汉置,辖境相当今甘肃宁夏和青海湟水流域。为汉武帝十三刺史部之一。参阅《晋书·地理志上》、《清一统志·涼州府一》。
(13)姓。三国魏有涼茂。见《三国志·魏志》本传。
[②][liàng]
[《廣韻》力讓切,去漾,來。]
亦作“2”。
(1)把热东西放一会儿,使之变凉。
(2)把东西放在通风处使干燥。今作“”。
(3)方言。犹冷落,撇在一边。
(4)通“”。辅佐。
(5)通“”。参见“2陰”。

凉字在古汉语字典的解释

凉古汉语字典解释

liáng
〈形容词〉稍冷;微寒。李陵《答苏武书》:“秋九月,塞外草衰。”
〈形容词〉快。芙蕖:“纳逐之生。”
〈形容词〉薄;少。左传·庄公三十二年》:“虢多德,其何土之能得?。”
德】薄德。

凉字在说文解字的解释

拼音:liáng ; liàng ;
解释:【卷十一】【水部】涼薄也。从水京聲。呂張切

含凉字的诗歌

白雁乱飞秋似雪,清露生凉夜。—— 唐朝·吴西逸《清江引·秋居》

无限伤心夕照中,故国凄凉,剩粉余红。—— 明朝·夏完淳《一剪梅·咏柳》

香汗薄衫凉,凉衫薄汗香。—— 宋朝·苏轼《菩萨蛮·回文夏闺怨》

兰舟斜缆垂扬下,只宜辅枕簟向凉亭披襟散发。—— 元朝·白朴《得胜乐·夏》

黄花深巷,红叶低窗,凄凉一片秋声。—— 宋朝·蒋捷《声声慢·秋声》

携盘独出月荒凉,渭城已远波声小。—— 唐朝·李贺《金铜仙人辞汉歌》

凄凉南浦,断桥斜月。—— 宋朝·房舜卿《忆秦娥·与君别》

相思无因见,怅望凉风前。—— 唐朝·李白《折荷有赠》

云物凄凉拂曙流,汉家宫阙动高秋。—— 唐朝·赵嘏《长安晚秋 / 秋望 / 秋夕》

竹深树密虫鸣处,时有微凉不是风。—— 宋朝·杨万里《夏夜追凉》

含凉字的成语

【发音】dà shù dǐ xià hǎo chéng liàng

【解释】比喻有所依托,事情就好办。

【出处】元 无名氏《刘弘嫁婢》第一折:“每日则是吃他家的,便好道这大树底下好乘凉。”

【发音】tiān mò liáng fēng

【解释】天末:天的尽头;凉风:特指初秋的西南风。原指杜甫因秋风起而想到流放在天末的挚友李白。后常比喻触景生情,思念故人。

【出处】唐·杜甫《天末怀李白》诗:“凉风起天末,君子意如何?”

【发音】mǎn mù qī liáng

【解释】所见的全是凄惨冷落的景象

【出处】陈毅《过黄泛区书所见》:“三过黄泛区,走跄踉。川原水洗,城社荒落,满目凄凉。”

【发音】yán liáng shì tài

【解释】炎:指亲热。凉:指冷淡。世态:人情世故。指有的人得势时就巴结奉迎,失势时就十分冷淡。

【出处】明 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卷九:“那三夫人是个女流之辈,只晓得炎凉世态,那里管甚幺大道理?”

含凉字的男明星
与凉字同音的字
与凉字同笔画的字
与凉字同五行的字
与凉字同部首的字
u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