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字五行属性是“火”,适合生辰八字缺火的孩子起名使用;
尽字笔画有6画,笔画数较适中,名字中可以用和尽笔画相近的字为名字,这样的姓氏+名字的组合更加匀称;
◎ 全部用出,竭力做到:尽心。尽力。尽瘁。尽职。尽忠。尽责。人尽其才。物尽其用。◎ 都,全:尽然。尽是白的。尽收眼底。尽释前嫌。
详细字义
◎ 尽
儘 jǐn
〈副〉
(1) (尽为“儘”和“盡”的简化字)
(2) 尽量,尽可能 [to the greatest extent]。如:尽早;尽分(尽量);尽语(尽量告诉)
(3) 意思同“最”,用在方位词的前面 [always]。如:尽南边;尽前边
(4) 老是;总 [always]。如:尽子(总是;老是)
(5) 〈方〉∶保持某种事情的连续性 [keep on doing sth.]。如:他衣服都被汗湿透了,还尽着干呢?这些日子尽下雨
词性变化
◎ 尽
儘 jǐn
〈动〉
(1) 表示以某个范围为界限,不得超过 [within]。如:尽着一天把事情处理完
(2) 让先 [first;give priority to]。如:尽让(谦让);尽着好位子坐;尽好的吃
(3) 任凭,纵使 [no matter]
惟有落红不禁,尽教飞舞出宫墙。——武衍《宫词》
(4) 又如:尽下(听凭臣下;对臣下放心。帝王宽以待下)
(5) 另见 jìn
基本词义
◎ 尽
盡 jìn
〈形〉
(1) (尽原为“盡”的俗字;今为“盡”的简化字。会意。甲骨文字形表示手持刷子洗刷器皿。盛东西的器皿只有空了才能洗刷。本义:器物中空) 同本义 [empty]
盡,器中空也。——《说文》
(2) 又如:尽觞(饮尽杯中之酒);尽光(精光。全无剩余)
[①][jìn]
[《廣韻》慈忍切,上軫,從。]
(1)空;空无。
(2)竭尽;完。
(3)止;终。
(4)农历月终。古以农历月终三十日为大尽,二十九日为小尽。参见“大盡”、“小盡”。
(5)死。
(6)指处死。
(7)达到极限。
(8)全部;整个。
(9)犹同,一律。
(10)全部使出。
(11)努力完成。
(12)通“賮”。财货。
(13)通“燼”。
(14)姓。宋有尽言。见明凌迪知《万姓统谱·轸》。
[②][jǐn]
[《廣韻》即忍切,上軫,精。]
同“儘1”。
(1)尽可能;尽量。
(2)任凭;听任。
(3)纵令;即使。
(4)尽自;总是。
歌钟不尽意,白日落昆明。—— 唐朝·李白《经乱离后天恩流夜郎忆旧游书怀赠江夏韦太守良宰》
桃花尽日随流水,洞在清溪何处边。—— 唐朝·张旭《桃花溪》
春到南楼雪尽惊动灯期花信。—— 宋朝·万俟咏《昭君怨·春到南楼雪尽》
书当快意读易尽,客有可人期不来。—— 宋朝·陈师道《绝句·书当快意读易尽》
头上尽教添白发,鬓边不可无黄菊。—— 宋朝·宋江《满江红·喜遇重阳》
一觞虽独尽,杯尽壶自倾。—— 魏晋·陶渊明《饮酒·其四》
铜盘烛泪已流尽,霏霏凉露沾衣。—— 宋朝·周邦彦《夜飞鹊·河桥送人处》
愁中看、好天良夜,知道尽成悲咽。—— 清朝·纳兰性德《琵琶仙·中秋》
柳条折尽花飞尽,借问行人归不归。—— 先秦·佚名《送别诗》
秋萧索梧桐落尽西风恶。—— 宋朝·黄机《忆秦娥·秋萧索》
【发音】yī wǎng dǎ jìn
【解释】比喻一个不漏地全部抓住或彻底肃清。
【出处】宋 魏泰《东轩笔录》第四卷:“聊为相公一网打尽。”
【发音】yī lǎn ér jìn
【解释】一看就全都看到了
【出处】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言语》:“江左地促,不如中国,若使阡陌条畅,则一览而尽,故纡余委曲,若不可测。”
【发音】yī yán nán jìn
【解释】形容事情曲折复杂,不是一句话能说清楚的(用在不好的事)。
【出处】元·李直夫《虎头牌》第一折:“我一言难尽,来探望你这歹孩儿索是远路风尘。”
【发音】yī yǐn ér jìn
【解释】饮:喝。一口气就喝完了。形容喝得非常爽快
【出处】明·冯梦龙《醒世恒言》第三卷:“鸨儿只道他敬客,却自家一饮而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