脂字五行属性是“金”,适合生辰八字缺金的孩子起名使用;
脂字笔画有10画,笔画数较适中,名字中可以用和脂笔画相近的字为名字,这样的姓氏+名字的组合更加匀称;
◎ 动物体内或油料植物种子内的油质:脂肪。脂膏。松脂。脂油。香脂。◎ 指“胭脂”:脂粉。
详细字义
◎ 脂 zhī
〈名〉
(1) (形声。从肉,旨声。本义:动植物所含的油脂)
(2) 同本义 [oil or fat]
脂,戴角者脂,无角者膏。——《说文》
有羽者脂。——《易·本命》
脂,肪也。——《广苍》
脂膏以膏之。——《礼记·内则》。疏:“凝者为脂,释者为膏。
肤如凝脂。——《诗·卫风·硕人》
宗庙之事,脂者膏者以为牲。——《周礼·考工记·梓人》
(3) 又如:脂灰(油脂和石灰,犹今油灰之类);脂水(旧指妇人盥洗后的剩水;或指石油;脓水);脂炬(即脂烛);脂韦(油脂和软皮)
(4) 润滑脂 [grease]。如:复合皂基脂;非皂基脂;耐寒脂;耐压脂;防锈脂;轴用脂
(5) 胭脂 [rouge]
邀人傅脂粉,不自着罗衣。——王维《西施咏》
(6) 又如:脂粉客(油头粉面的风流子弟);脂粉钱(旧指女私蓄)
词性变化
◎ 脂 zhī
〈动〉
(1) 涂油使润滑 [oil]
我车已载脂。——杜甫《赤谷》
(2) 又如:脂车(油涂车轴,以利运转。借指驾车出行)
[①][zhī]
[《廣韻》旨夷切,平脂,章。]
(1)油脂;脂肪。亦泛指动植物所含的油质。
(2)以油膏涂物。
(3)指面脂、唇脂一类的化妆品。
(4)比喻禄养美厚。
(5)姓。汉有脂习。见《後汉书·孔融传》。
【卷四】【肉部】脂
戴角者脂,無角者膏。从肉旨聲。旨夷切
脂,戴角动物的脂肪叫“脂”,无角动物的脂肪叫“膏”。字形采用“肉(月)”作边旁,采用“旨”作声旁。
戴角者脂。無角者膏。大戴易本命曰。戴角者無上齒。謂牛無上齒,觸而不噬也。無角者膏而無前齒。謂豕屬也。無前齒者,齒盛於後不用前。有羽者脂而無後齒。羽當爲角。謂羊屬也。齒盛於前不任後。考工記鄭注曰。脂者牛羊屬。膏者豕屬。内則注曰。肥凝者爲脂。釋者爲膏。按上文膏系之人。則脂系之禽。此人物之辨也。有角無角者各異其名。此物中之辨也。釋膏以脂。禽亦曰膏。周禮香臊腥羶皆曰膏。此皆統言不別也。从肉。旨聲。旨夷切。十五部。
关注词典网微信公众号:icidian,回复如:脂说文解字,可方便查询说文解字。
胭脂雪瘦熏沉水,翡翠盘高走夜光。—— 宋朝·蔡松年《鹧鸪天·赏荷》
海棠不惜胭脂色,独立蒙蒙细雨中。—— 宋朝·陈与义《春寒》
林花著雨胭脂湿,水荇牵风翠带长。—— 唐朝·杜甫《曲江对雨》
水晶帘不下,云母屏开,冷浸佳人淡脂粉。—— 宋朝·晁补之《洞仙歌·泗州中秋作》
无端和泪拭胭脂,惹教双翅垂。—— 唐朝·张泌《蝴蝶儿·蝴蝶儿》
泪湿罗衣脂粉满四叠阳关,唱到千千遍。—— 宋朝·李清照《蝶恋花·泪湿罗衣脂粉满》
棠梨叶落胭脂色,荞麦花开白雪香。—— 宋朝·王禹偁《村行·马穿山径菊初黄》
胭脂洗出秋阶影,冰雪招来露砌魂。—— 清朝·曹雪芹《薛宝钗咏白海棠》
【发音】mín gāo mín zhī
【解释】膏、脂:油脂。比喻人民用血汗创造的财富
【出处】宋 张唐英《蜀壽杌》下卷:“尔俸尔禄,民膏民脂。为人父母,罔不仁慈。”
【发音】tú zhī fù fěn
【解释】脂:胭脂;傅粉:擦粉。搽胭脂抹粉。比喻为遮掩丑恶的本质而粉饰打扮
【出处】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槐西杂志》:“某公穴窗纸窥之,则涂脂傅粉,钗钏衫裙,一一整饬。”
【发音】tú zhī mǒ fěn
【解释】搽胭脂抹粉。指妇女梳妆打扮。比喻为遮掩丑恶的本质而粉饰打扮;企图掩人耳目。
【出处】明 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第14卷:“其妻涂脂抹粉,惯卖风情,挑逗那富家郎君。”
【发音】huà zhī lòu bīng
【解释】镂:雕刻。在没脂上绘画,在冰上雕刻。比喻劳而无功。
【出处】汉 桓宽《盐铁论 殊路》:“故内无其质而外学其文,虽有贤师良友,若画脂镂冰,费日损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