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字五行属性是“木”,适合生辰八字缺木的孩子起名使用;
梧字笔画有11画,笔画数较适中,名字中可以用和梧笔画相近的字为名字,这样的姓氏+名字的组合更加匀称;
梧字是常用字;
◎ 〔梧桐〕落叶乔木。木质轻而坚韧,可制乐器和各种器具,种子可食,亦可榨油。
详细字义
◎ 梧 wú
〈名〉
(1) 木名。梧桐 [Chinese parasol tree]。如:梧凤之鸣(梧桐树上凤凰的鸣叫。比喻太平盛世)
(2) 屋梁上两头起支架作用的斜柱 [skew post]
斜柱,其名有五:一曰斜柱,二曰梧,三曰迕,四曰枝樘,五曰叉手。——《营造法式》
(3) 古地名 [Wu,an ancient place]
(4) 在今河南省荥阳县附近
晋师 城梧及制。——《左传》
(5) 在今江苏省徐州西部
楚国,县七… 梧。——《汉书》
词性变化
◎ 梧 wú
〈动〉
(1) 支撑 [support]
炳乃故升茅屋,梧鼎而爨。——《后汉书》
(2) 同“迕”。违背;抵触 [violate]
甚多疏略,或有抵梧。——《汉书·司马迁传》。颜师古云:梧,相支柱不安也。
〈形〉
通“俣”。俣俣,魁伟貌 [be big and strong]
余以为其人计魁梧奇伟。——《史记·留侯世家》
[①][wú]
[《廣韻》五乎切,平模,疑。]
(1)木名。梧桐。
(2)屋梁上的斜柱,支柱。
(3)支撑。
(4)姓。春秋田敬仲的后裔。见汉王符《潜夫论·志氏姓》。
[②][wù]
[《集韻》五故切,去莫,疑。]
(1)见“魁梧”。
(2)相迎,相遇。
(3)通“迕”。抵触。
[③][yǔ]
[《集韻》偶舉切,上語,疑。]
见“强梧”。
【卷六】【木部】梧
梧桐木。从木吾聲。一名櫬。五胡切
梧桐木。三字句。釋木曰。櫬梧。賈思勰曰。注云今梧桐皮靑者曰梧桐。案今人以其皮靑。號曰靑桐也。玉裁謂。此今人所植梧桐樹也。其華五出。子如珠。綴於瓢邊。瓢如羹匙。賈氏云靑桐九月收子炒食甚美,如菱芡是也。從木。吾聲。五胡切。五部。一曰櫬。一曰猶一名也。本爾雅。
关注词典网微信公众号:icidian,回复如:梧说文解字,可方便查询说文解字。
梧桐叶上三更雨,叶叶声声是别离。—— 宋朝·周紫芝《鹧鸪天·一点残红欲尽时》
断香残酒情怀恶西风催衬梧桐落。—— 宋朝·李清照《忆秦娥·咏桐》
置酒望白云,商飙起寒梧。—— 唐朝·李白《登单父陶少府半月台》
今夜故人来不来,教人立尽梧桐影。—— 唐朝·吕岩《梧桐影·落日斜》
梧桐雨细渐滴作秋声,被风惊碎。—— 宋朝·张辑《疏帘淡月·寓桂枝香秋思》
秋色到空闺,夜扫梧桐叶。—— 明朝·夏完淳《卜算子·秋色到空闺》
江燕话归成晓别,水花红减似春休西风梧井叶先愁。—— 宋朝·吴文英《浣溪沙·秋情》
桂花香雾冷,梧叶西风影。—— 宋朝·高观国《菩萨蛮·何须急管吹云暝》
砧杵敲残深巷月,井梧摇落故园秋。—— 宋朝·陆游《秋思(日长似岁闲方觉)》
半死梧桐老病身,重泉一念一伤神。—— 唐朝·白居易《为薛台悼亡》
【发音】zhī zhī wú wú
【解释】见“支支吾吾”。
【出处】鲁迅《故事新编·奔月》:“[后羿]坐在对面的铺着脱毛的旧豹皮的木榻上,搔着头皮,支支梧梧地说——‘今天的运气仍旧不见佳,还是只有乌鸦。’”
【发音】zhī cè jù wú
【解释】语本《庄子·齐物论》:“昭文之鼓琴也,师旷之枝策也,惠子之据梧也,三子之知,几乎皆其盛者也,故载之末年。”此谓昭文弹琴、师旷持杖击节、惠子倚在梧桐树下辩论,三人的技艺几乎都算得上登峰造极,所以载誉于晚年。后以“支策据梧”形容用心劳神。
【出处】语本《庄子·齐物论》:“昭文之鼓琴也,师旷之枝策也,惠子之据梧也,三子之知,几乎皆其盛者也,故载之末年。”
【发音】kuí wǔ qí wěi
【解释】魁梧:壮实高大的样子;奇伟:非常高大。身材健壮高大。
【出处】《史记 留侯世家》:“余以为其人,计魁梧奇伟,至见其图,状貌如妇人好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