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字五行属性是“火”,适合生辰八字缺火的孩子起名使用;
德字笔画有15画,笔画数较适中,名字中可以用和德笔画相近的字为名字,这样的姓氏+名字的组合更加匀称;
德字是常用字;
◎ 人们共同生活及行为的准则和规范,品行,品质:美德。品德。公德。德行。道德。德性。德育(以一定的社会要求,进行思想的、政治的和道德的教育)。德才兼备。度德量力。德高望重。
◎ 心意,信念:一心一德。
◎ 恩惠:德施。德泽(德化和恩惠)。德惠。感恩戴德。
◎ 姓。
详细字义
◎ 德
惪 dé
〈动〉
(1) (形声。从彳( chì),惪( dé )声。从“彳”,表示与行走有关。本义:登高,攀登)
(2) 同本义 [ascend]
德,升也。——《说文》
君子德车。——《易·剥》虞本。按,与剥庐对文。登也,升。君子以顺德,亦本字。
(3) 感激 [be grateful]
然则德我乎。——《左传·成公三年》
(4) 通“得”。取得,获得 [get]
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老子·四十九章》
是故用财不费,民德不劳。——《墨子·节用上》
词性变化
◎ 德 dé
〈名〉
(1) 道德,品行 [virtue;moral character;integrity]
德,德行。——《篇海类编》
德行,内外之称,在心为德,施之为行。——《周礼·地官》注
德何如可以王矣?——《孟子·梁惠王上》
六三德。正直、刚克、柔克也。——《书·洪范》。注:“至德,敏德,孝德也。”
孤不度德量力,欲信大义于天下。——《三国志·诸葛亮传》
无德不贵,无能不官。——《荀子·王制》
(2) 又如:德薄(德行浅薄);德望(品德与名誉);德器(德行器量);德被四方(品德高尚,满布天下);德薄望浅(谦词。品德低下,名望轻微);德门(能恪遵礼教道德的人家);德誉(道德声誉);德馨(道德芳馨);德艺(道德与才艺);德操(道德操行)
(3) 恩惠;恩德 [kindness;favor]
是不敢倍德畔施。——《战国策·秦策》。注:“恩也。”
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史记·项羽本纪》
(4) 又如:德施(恩惠;恩泽);德惠(德泽恩惠)
(5) 仁爱;善行 [kindheartedness]。如:德意(善意);德政(良好的政治措施或政绩);德法(儒家谓合乎仁德的礼法);德厚(仁厚)
(6) 心意 [heart;mind]。如:同心同德
(7) 福 [happy]
百姓之德也。——《礼记·哀公问》
[①][déㄉ]
[《廣韻》多則切,入德,端。]
亦作“徳1”。亦作“恴1”。“悳1”的今字。亦作“惪1”。
(1)道德;品德。
(2)谓有道德。
(3)指有德行的人。
(4)行为;操守。
(5)善行;仁爱;仁政。
(6)恩惠;恩德。
(7)谓受到恩惠。
(8)感恩;感激。
(9)心意;情意。
(10)福庆。
(11)庆赏,赐予。
(12)德教;教化。
(13)古代指幽隐无形的“道”显现于万物,万物因“道”所得的特殊规律或特殊性质。
(14)古代特指天地化育万物的功能。
(15)古代五行之说。指一种相生相克循环不息,当运时能主宰天道人事的天然势力。相传为帝王受命之符,帝王或朝代代表一“德”。
(16)指凤凰头上的花纹。
(17)通“得”。得到。
(18)通“直”。
(19)通“植”。正立。
(20)姓。
女也不爽,士贰其行士也罔极,二三其德。—— 先秦·诗经《氓》
【发音】fēng gōng mào dé
【解释】巨大的功勋,隆盛的德泽。
【出处】南朝·梁·裴子野《宋略总论》:“江东以来,有国有家,丰功茂德,未有如斯之盛者。”
【发音】wé dé bù zú
【解释】卒:完毕,终了。指没有把好事做到底。
【出处】西汉 司马迁《史记 淮阴侯列传》:“公,小人也,为德不卒。”
【发音】wéi dé bù zhōng
【解释】见“为德不卒”。
【出处】叶圣陶《乡里善人》:“唉,为德不终,我想起来非常之难过!”
【发音】rén yì dào dé
【解释】泛指旧时鼓吹的道德规范。
【出处】唐·韩愈《原道》:“后之人,其欲闻仁义道德之说,孰从而听之。”
戴德( 延君, 西汉梁(郡治今河南商丘)人),与兄子圣同向后苍学《礼》,宣帝时,立为博士,为西汉今文礼学“大戴学”的开创者,称“大戴”。曾任信都王太傅,故又称“太傅礼”。编有《大戴礼记》八十五篇,为古代各种有关礼仪论述的集录。(、)
黎靖德( 宋温州永嘉人),仁宗嘉祐间为沙县主簿,摄县事清谨善理繁剧,博学能文词曾修《沙阳志》编有《朱子语类》
陆德明(550-630, 显, 苏州吴(今江苏吴县)人),陈末为国子助教。隋炀帝时,拜秘书学士。入唐迁太学博士。著《经典释文》三十卷及《老子疏》、《易疏》等。(189上/4944,参见《新唐书》)
朱德润(1294—1365, 泽民, 元睢阳人),徙吴中,工画山水人物,能诗,善书。仁宗延祐末荐授应奉翰林文字,兼国史院编修。英宗嗣位,出为镇东儒学提举,后弃官归。顺帝至正中,起为行中书省照磨,摄守长兴。有《存复斋集》。
钱德洪(1496——1574, 洪甫, 余姚(今属浙江)人), 名宽,字德洪,以字行,改从师王守仁。嘉靖十一年(1532)进士。累官刑部郎中。据狱词定郭勋死罪,违帝意,下狱,斥为民。四方上因他是守仁高徒从学者众,讲良知学。学者称“绪山先生”。
包德馨,内地演员,参演了《薛仁贵传奇》、《孝庄秘史》、《少年诸葛亮》、《大唐歌飞》、《龙珠风暴》、《倚天屠龙记》等影视作品。
吕德亮,导演,2016年执导《双炮太监》。同年,担纲大型抗战史诗电视剧《大刀记》,作品由赵浚凯执导,谷智鑫、王珂等主演。
周德华,男,1980年9月生,大陆演员。曾出演《天真遇到现实》《似水年华》、《美丽的事》、《天外飞仙》、《唱战记》等电视剧。
孔德锋,男,1979年7月2日出生。山西榆次人,影视演员,山西扮演王稼祥的特型演员、青年贺龙特型演员。毕业于北京影视研修学院,从影以来在30多部影视剧中塑造角色。特别是《红军东征》中成功塑造了伟人王稼祥的形象。
孙德元,黑龙江鸡西人。国家一级演员。1983年毕业于哈尔滨青年夜大导演班,1987年毕业于黑龙江省民盟职大中文系,1990年毕业于中央戏剧学院导演证书班。曾任鸡西市人民艺术剧院业务院长、导演、鸡西市文化局业务副局长。
孙德利,中国内地男演员,参演过《新甘十九妹》、《警中警2》、《花一样的女人》、《追捕渣滓洞刽子手》、《铁道游击队战后篇》、《警中英雄》等多部影视剧。
朱德刚,1965年11月28日出生于台湾省台北市。为台湾知名相声演员,现在于国内相声界、剧场界、电视界皆有表现,并主持广播节目。获得2005 年“金钟奖”最佳综艺节目—《全民大闷锅》的主要演员之一,他曾于2003 年获得“金钟奖”最佳综艺节目主持人。
唐德惠,台湾女演员,主持人,1996年主持卫视中文台《抢钱双响炮》外景节目,正式进入演艺圈。并参与优质戏剧演出。近年来更以专业美容作家身份出版《开运彩妆》、《身美容大作战》书籍,以美容专家受邀各大节目来宾畅谈保养心得,担任过民视演员训练班彩妆讲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