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字五行属性是“木”,适合生辰八字缺木的孩子起名使用;
遗字笔画有12画,笔画数较适中,名字中可以用和遗笔画相近的字为名字,这样的姓氏+名字的组合更加匀称;
● 遗
(遺)
yí ㄧˊ
◎ 丢失:遗失。遗落。
◎ 漏掉:遗忘。遗漏。
◎ 丢失的东西,漏掉的部分:补遗。路不拾遗。
◎ 余,留:遗留。遗俗。遗闻。遗址。遗风。遗憾。遗老(a.经历世变的老人;b.仍然效忠前一朝代的老人)。
◎ 死人留下的:遗骨。遗言。遗嘱。
◎ 不自觉地排泄:遗尿。遗精。
◎ 生物体的构造和生理机能由上一代传给下一代:遗传。
◎ 抛弃:遗弃。
详细字义
◎ 遗
遺 wèi
〈动〉
(1) 给予;馈赠 [make a present;offer as a gift]
相遗以水。——《韩非子·五蠹》
欲厚遗之。——《史记·魏公子列传》
置币遗单于。——《汉书·李广苏建传》
裘葛之遗。——唐· 魏征《谏太宗十思疏》
(2) 又如:遗贼(给予戕害;遭害);遗赂(赠送财物);遗劳(馈赠;犒劳);遗酌(济助);遗送(赠送);遗金(赠送金钱)
(3) 送交;交付 [turn over;hand over;pay]
遗赵王书。——《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遗魏王及公子书。——《史记·魏公子列传》
遗权书曰。——《资治通鉴》
以书遗操。
(4) 又如:遗书(投书;寄信);遗使(遣使);遗秉(发放粮食);遗大(赋予重大任务)
(5) 输送 [carry]
强国之民,父遗其子,兄遗其弟,妻遗其夫,皆曰:“不得,无返!”——《商召书》
(6) 加给 [add]
王事敦我,政事一埤遗我。——《诗·邶风》
(7) 另见 yí
词性变化
◎ 遗
遺 yí
〈名〉
(1) 遗失之物 [lost articles]
高祖取 楚如拾遗。——《汉书》
道不拾遗。——《史记·商君列传》
(2) 姓
(3) 另见 wèi
[①][yí]
[《廣韻》以追切,平脂,以。]
“遗1”的繁体字。
(1)遗失;丢失。
(2)遗漏。
(3)指失物。
(4)指散逸的典籍。
(5)缺漏;失误。
(6)遗弃;舍弃。
(7)遗忘。
(8)遗留。
(9)剩馀,未尽。
(10)指前代遗留的风气、风格等。
(11)离开,脱离。参见“遺世”。
(12)堕,落下;下垂。
(13)专指死人留下的。
(14)指帝王临终遗命。
(15)谓排泄大小便或精液。
(16)指便溺。
(17)废止。
[②][wèi]
[《廣韻》以醉切,去至,以。]
“遗2”的繁体字。
(1)给予;馈赠。
(2)送交。
(3)交付。
(4)送行。
(5)通“匱”。匮乏。
(6)通“逶”。参见“遺2蛇”、“遺2遺”。
[③][suí]
[《集韻》旬爲切,平支,邪。]
“遗3”的繁体字。通“隨1”。
谦虚,顺从。
【卷二】【辵部】遺
亾也。从辵䝿聲。以追切
遗,遗失。字形采用“辵”作边旁,“贵”作声旁。
亡也。廣韵。失也。贈也。加也。按皆遺?引伸之義也。从辵。貴聲。以追切。十五部。
关注词典网微信公众号:icidian,回复如:遗说文解字,可方便查询说文解字。
翘思慕远人,愿欲托遗音。—— 魏晋·曹植《杂诗六首·其一》
遗庙丹青落,空山草木长。—— 唐朝·杜甫《武侯庙》
沧海客归珠有泪,章台人去骨遗香。—— 宋朝·宋祁《落花(坠素翻红各自伤)》
霸业成空,遗恨无穷。—— 元朝·查德卿《蟾宫曲·怀古》
遗民忍死望恢复,几处今宵垂泪痕。—— 宋朝·陆游《关山月(三十从军今白发)》
犹有遗簪,不展秋心,能卷几多炎热。—— 宋朝·张炎《疏影·咏荷叶》
算遗踪、犹有枕囊留,相思物。—— 宋朝·吴文英《满江红·刘朔斋赋菊和韵》
手捻香笺忆小莲欲将遗恨倩谁传。—— 宋朝·晏几道《鹧鸪天·手捻香笺忆小莲》
不见襄阳登览,磨灭游人无数,遗恨黯难收。—— 宋朝·陆游《水调歌头·多景楼》
江流石不转,遗恨失吞吴。—— 唐朝·杜甫《八阵图》
【发音】yǎng hǔ zì yí huàn
【解释】比喻纵容敌人,自留后患。
【出处】西汉·司马迁《史记·项羽本纪》:“楚兵罢食尽,此天亡楚之时也,不如因其机而遂取之。今释弗击,此所谓‘养虎自遗患’也。”
【发音】yǎng hǔ yí huàn
【解释】遗;留下;患:祸患。养着老虎;留下祸患。比喻纵容坏人;给自己留下后患。也作“养虎留患。”
【出处】西汉 司马迁《史记 项羽本纪》:“楚兵罢食尽,此天亡楚之时也,不如因其机而遂取之。今释弗击,此所谓‘养虎自遗患’也。”
【发音】jiān fù wú yí
【解释】兼:同时;兼覆:天覆盖万物,比喻恩泽广大;无遗:没有遗漏。指恩泽广大,无所遗漏
【出处】战国·赵·荀况《荀子·王制》:“五疾,上收而养之,材而事之,官施而衣食之,兼覆无遗。”
【发音】gǔ zhī yí zhí
【解释】遗直:指人很耿直,有古人的遗风。指能够体现古人遗风的人
【出处】春秋·鲁·左丘明《左传·昭公十四年》:“叔向,古之遗直也。治国制刑,不隐于亲,三数叔鱼之恶,不为丰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