洒字五行属性是“水”,适合生辰八字缺水的孩子起名使用;
洒字笔画有9画,笔画数较适中,名字中可以用和洒笔画相近的字为名字,这样的姓氏+名字的组合更加匀称;
● 洒
(灑)
sǎ ㄙㄚˇ
◎ 使水或其他东西分散地落下:洒水。洒扫。洒泪。
◎ 东西散落:粮食洒了。
◎ 姓。
详细字义
◎ 洒
灑 sǎ
〈动〉
(1) (形声。从水,西声。本义:把水散布在地上)
(2) 同本义 [splash;ched;sprinkle]
洒,滌水也。古文以为灑掃言。——《说文》
洒,濯也。——《字林》
一洒之者也。——《孟子》
洒扫室堂及庭。——《礼记·内则》
(3) 又如:黎明即起,洒扫庭除;洒削(洒水以磨刀);洒泼(胡乱挥霍);扫地先洒些水;洒酒(把酒浇洒在地上);洒削(洒水磨刀)
(4) 东西散落 [drop;spill;scatter;litter]
以灰洒毒之。——《周礼·赤犮氏》
掌五寝之掃除粪洒之事。——《周礼·隶仆》
弗洒弗掃。——《诗·唐风·山有枢》
父生不得供备洒埽之臣。——《国语·晋语》
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唐·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5) 又如:洒消毒水;洒敌敌畏;别把汤洒了;洒派(分派);洒口(张口辱骂);洒花(撒花);洒签;洒调(甩开)
(6) 挥洒。多指书写 [wield]。如:洒墨(挥毫书写、作画);洒翰(挥笔书写)
词性变化
◎ 洒 sǎ
〈形〉
(1) 潇洒,无拘束 [free and easy]。如:洒如(潇洒飘逸的样子);洒洒潇潇(落落大方);洒然(洒脱;无拘无束);洒乐(痛快欢乐)
(2) 开阔 [open]。如洒豁
◎ 洒 sǎ
〈代〉
咱 [Ⅰ] ——宋、元时关西一带男子的自称“洒家”的略称
洒是厮杀汉。——《永乐大典》引《张协状元》
◎ 洒 sǎ
〈副〉
非常;很 [very]
咱家待你洒好儿的。——《三侠五义》
[①][sǎ]
[《廣韻》所賣切,去卦,生。]
[《集韻》所蟹切,上蟹,生。]
(1)淋水在地面上。
(2)散落。
(3)散发;分散。
(4)水分流。
(5)甩落;甩开。
(6)抖出,揭开。
(7)斟,倒。
(8)挥洒。多指书写。
(9)自然,不拘束。参见“洒如”。
(10)刺绣。
(11)宋元时关西方言。男性的自称代词,犹“咱”。
(12)“灑”的简化字。
[②][xǐ]
[《廣韻》先禮切,上薺,心。]
“洗1”的古字。
洗涤;洗雪。
[③][cuǐ]
[《集韻》取猥切,上賄,清。]
高峻貌。《诗·邶风·新台》:“新臺有洒,河水浼浼。”毛传:“洒,高峻也。”一说鲜明貌。见清马瑞辰《毛诗传笺通释·邶风·新台》。一说洁静貌,音洗。见宋王观国《学林》。
[④][xiǎn]
[《集韻》穌典切,上銑,心。]
(1)寒栗貌。参见“洒4洒”、“洒4淅”。
(2)肃敬貌。参见“洒4如”、“洒4然”。
(3)整齐貌。参见“洒4然”。
[⑤][sěn]
[《集韻》蘇很切,上很,心。]
惊异貌。参见“洒5然”。
初惊河汉落,半洒云天里。—— 唐朝·李白《望庐山瀑布水二首》
幽音变调忽飘洒,长风吹林雨堕瓦。—— 唐朝·李颀《听董大弹胡笳声兼寄语弄房给事》
翠叶吹凉,玉容消酒,更洒菇蒲雨。—— 宋朝·姜夔《念奴娇·闹红一舸》
东风洒雨露,会入天地春。—— 唐朝·李白《送郄昂谪巴中》
但梦想、一枝潇洒,黄昏斜照水。—— 宋朝·周邦彦《花犯·小石梅花》
回首天涯归梦,几魂飞西浦,泪洒东州。—— 宋朝·周密《一萼红·登蓬莱阁有感》
长恨去年今夜雨,洒离亭。—— 宋朝·晏几道《愁倚阑令·花阴月》
和气吹绿野,梅雨洒芳田。—— 唐朝·李世民《咏雨(梅雨洒芳田)》
何当击凡鸟,毛血洒平芜。—— 唐朝·杜甫《画鹰》
风驱急雨洒高城,云压轻雷殷地声。—— 明朝·刘基《五月十九日大雨》
【发音】huī sǎ zì rú
【解释】挥洒;挥笔洒墨。指写诗、作文、写字、绘画;运用笔墨自如;不受拘束。也形容处理事务十分干练、娴熟。
【出处】清 曾朴《孽海花》:“家人送上一枝蘸满墨水的笔,珏斋提笔,在纸上挥洒自如的写了一百多字。”
【发音】qiāo suǐ sǎ gāo
【解释】比喻倾家荡产。
【出处】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滦阳消夏录六》:“其最为民害者,一曰吏,一曰役,一曰官之亲属,一曰官之仆隶,是四种人……怙势作威,足使人敲髓洒膏,吞声泣血。”
【发音】yáng yáng sǎ sǎ
【解释】洒洒:连绵不断的样子。形容文章的篇幅很长或谈话连绵不断。也形容才思充沛;写起来很畅快。
【出处】清 夏敬渠《野叟曝言 凡例》:“故成此一百五十余回洋洋洒洒文字。”
【发音】sǎ xīn gèng shǐ
【解释】犹言改过自新。
【出处】汉·王符《潜夫论·述赦》:“谋反大逆不道诸犯,不当得赦皆除之,将与士大夫洒心更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