府字五行属性是“水”,适合生辰八字缺水的孩子起名使用;
府字笔画有8画,笔画数较适中,名字中可以用和府笔画相近的字为名字,这样的姓氏+名字的组合更加匀称;
府字不是常用字;
◎ 储藏文书或财物的地方:府库。天府。
◎ 旧时封建贵族和官僚的主宅,泛指一般人的住宅:府邸。府第。王府。府上。
◎ 中国唐代至清代的行政区域名,等级在县和省之间:开封府。府尹。府治。府试。首府。
◎ 国家行政机关:政府。官府。
◎ 古同“腑”,脏腑。
详细字义
◎ 府 fǔ
〈名〉
(1) (形声。从广( yǎn),表示与房屋有关,付声。本义:府库,府藏。古时国家收藏文书或财物的地方)
(2) 同本义 [repository]
府,文书藏也。——《说文》
开府库,出币帛。——《淮南子·时则》
在府言府。——《礼记·曲礼》
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史记·项羽本纪》
以问公卿,亦以为虚费府帑。——《汉书·匈奴传》
遇有水旱疾疫,则开仓廪悉府库以赈之。——清· 洪亮吉《治平篇》
(3) 又如:府室(国家书库);府库(官府储存财物、兵甲的仓库);府实(府库中的财物);府帑(国库;国库所藏的金帛);府钱(府库的钱财)
(4) 古代管理财货或文书的官吏 [financial or documental official]。如:府吏(古时管理财货文书出纳的小吏)
(5) 官署。汉至南北朝多指高级官员及诸王治事之所 [government agency;seat of government]
以八法治官府。——《周礼·太宰》。注:“百官所居曰府。”
宫中府中,俱为一体。——诸葛亮《出师表》
缙绅大夫士萃于左丞相府,莫知计所出。——宋· 文天祥《< 指南录>后序》
(6) 又如:府上(官府,衙门;今尊称对方家宅或家乡);府厅(官署的厅堂);府朝(官署;王府);府幕(府署的幕僚)
(7) 第宅。地方行政长官或达官贵人的官邸 [mansion;offlcial residence]。如:王府(有王爵封号的人的住宅);府寺(古代公卿的官舍);府舍(官舍,官邸)
(8) 唐朝至清朝的行政区划,比县高一级 [prefecture]。如:常德府,济南府;府元(府试头名);府庠(州府里的学校)
(9) 对别人住宅的敬称 [your home]。如:造府请教
(10) 通“腑”。脏腑 [internal organs of human body;viscera]
所谓上喘而为水者,阴气下而复上,上则邪客于藏府间,故为水也。——《素问》
(11) 又
五藏已伤,六府不通。
(12) 又如:六府(中医指胃、小肠、大肠、膀胱、胆和三焦)
词性变化
◎ 府 fǔ
〈动〉
(1) 通“俯”。屈身,低头,与“仰”相对 [bow one's head]
王府而视之,其宫榭若累块积苏焉。——《列子·周穆王》
(2) 又如:府然(屈身、低头的样子)
[①][fǔ]
[《廣韻》方矩切,上麌,非。]
(1)古代国家收藏财货或文书的地方。
(2)古代管理财货或文书的官吏。
(3)古代称水、火、金、木、土和谷物为六府。
(4)聚集;收藏。
(5)聚集之处。
(6)官署。汉至南北朝多指高级官员及诸王治事之所,后世泛指一般官署。
(7)第宅。
(8)用以对他人住所的尊称。
(9)唐至清代行政区划的名称。唐升京师和陪都所在地的州为府;宋代大州多升为府,隶属于路;元或隶属于省,或隶属于路;明清隶属于省。
(10)姓。汉有府悝。见《通志·氏族五》引汉应劭《风俗通》。
(11)通“俯”。
(12)通“腑”。
(13)通“胕”。浮肿。参见“府種”。
(14)通“蔀”。古历法专名。参见“府首”。
何当痛饮黄龙府,高筑神州风雨楼。—— 近代·李大钊《口占一绝(壮别天涯未许愁)》
青衫匹马万人呼,幕府当年急急符。—— 宋朝·辛弃疾《送湖南部曲》
柏府楼台衔倒影,茅茨松竹泻寒声。—— 明朝·王守仁《次韵陆佥宪元日春晴》
伤心庾开府,老作北朝臣。—— 唐朝·司空曙《金陵怀古》
夔府孤城落日斜,每依北斗望京华。—— 唐朝·杜甫《秋兴八首》
齐唱宪王春乐府,金梁桥外月如霜。—— 明朝·李梦阳《汴京元夕》
清秋幕府井梧寒,独宿江城蜡炬残。—— 唐朝·杜甫《宿府》
【发音】yuàn fǔ huò tī
【解释】怨府:怨恨集中的处所;祸梯:导致祸害的途径。指人成天沉浸在怨恨之中,成为致祸的根由
【出处】西汉·司马迁《史记·赵世家》:“毋为怨府,毋为祸梯。”
【发音】dǎ dào huí fǔ
【解释】指回家
【出处】徐贵祥《历史的天空》第12章:“将大卸几块的枪炮埋在筐下,上面盖上蓑衣,兴高采烈地打道回府。”
【发音】zhuàng fǔ chōng zhōu
【解释】犹言走江湖,跑码头。
【出处】元·关汉卿《窦娥冤》第一折:“则被你坑杀人燕侣莺俦。婆婆也,你岂不知羞!俺公公撞府冲州。”
【发音】zhuàng fǔ chuān zhōu
【解释】撞:闯。指在江湖上东游西荡,行踪无定
【出处】明·汤显祖《牡丹亭·诀谒》:“咳,你费工夫去撞府穿州,不如依本分登科及第。”
李义府(614-666, 瀛州饶阳(今属河北)人),贞观八年以对策登第,入仕高宗时,因协赞立武则天为后,擢拜中书侍郎时人以其褊忌阴贼、笑中有刀、柔而害物,称之为“李猫”性贪婪,恃武后之势,卖官鬻狱,广树朋党曾奏请由孔志约等重修《氏族志》,不论门第,凡得五品官者,尽收入《姓氏录》后因罪长流嶲州,忧愁而卒(,参见《新唐书》223上/63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