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字五行属性是“土”,适合生辰八字缺土的孩子起名使用;
应字笔画有7画,笔画数较适中,名字中可以用和应笔画相近的字为名字,这样的姓氏+名字的组合更加匀称;
应字是常用字;
◎ 该,当,又引申料想理该如此:应当。应该。应分(fèn )。应有尽有。
◎ 回答:答应。喊他不应。应承。
◎ 随,即:“桓督诸将周旋赴讨,应皆平定”。
◎ 姓。
详细字义
◎ 应
應 yīng
〈动〉
(1) 应当,应该 [should]
应,当也。——《说文》
应,当也。——《尔雅》
文王既勤止,我应受之。——《诗·周颂·赉》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宋·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应是良晨好景虚设。——宋· 柳永《雨霖铃》
凡所应有。——明· 李渔《闲情偶寄·种植部》
应得之资。
不应重罚。——清· 方苞《狱中杂记》
法应立决。
(2) 又如:应然(应该如此);应伯爵(白吃白喝。“应白嚼”之谐音);应合(应当;该当);应是(应当是)
(3) 答应,允许 [promiseor agree(to do sth.)]
桓侯不应。——《韩非子·喻老》
(4) 又如:应候(应承);应诺(答应;应承);应许(答应;允许);应准(答应;说定);应允(答应,允许);提出的条件他都应了;是我应下来的任务
(5) 认为是;是 [think;hold;be]。如:应真(方是真话);应缘(大概是)
词性变化
◎ 应
應 yīng
〈名〉
(1) 所有;全部 [all]
应退出地皆拨还本主;应水占地皆以官地对还。——宋· 苏辙《再论京西水柜状》
(2) 又如:应干(一切有关的)
(3) 古国名 [Ying state],故址在今河南省鲁山县东
(4) 姓。如:应阮(汉末建安时文人应玚、阮瑀的并称);应叟(三国魏的应璩);应陈(应玚和陈琳的并称)
(5) 另见 yìng
基本词义
◎ 应
應、譍 yìng
〈动〉
(1) 应和,响应 [respond]
龟往离散以应我。——《国语·晋语》
齐王不应。——《战国策·齐策》
宋王无以应。——《吕氏春秋·顺说》
桓侯不应。——《韩非子·喻老》
河曲智叟无以应。——《列子·汤问》
佣者笑而应。——《史记·陈涉世家》
宜多应者。——《史记·陈涉世家》
杀之以应陈涉。
云集响应。——汉· 贾谊《过秦论》
应者近万人。——《资治通鉴·唐纪》
金色而玉应。——明· 刘基《郁离子·千里马篇》
每闻琴瑟之声,则应节而舞。——《聊斋志异·促织》
(2) 又如:一呼百应;里应外合;应口(还嘴;对答);应昂(答应);应嘴(答话,回嘴);应响(回声);应机赴节(依照节拍敲击演奏);应合(应和配合;应和);应佛僧(应召到有关人家去做佛事的和尚);应令(响应诏令)
(3) 受;接受 [accept;receive]
迫切不得已,乃应命至都。——《南史·虞荔传》
(4) 又如:应事(承担事务);应役(受征召服劳役);应供(接受奉养);应约(接受约请)
(5) 符合;适应;顺应 [concide;comfort]
六合正相应。——《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6) 又如:得心应手;应天顺人(适应天命,顺从人心);应化(顺应变化)
(7) 应付;对付 [deal with]
枢始得其环中,以应无穷。——《庄子·齐物论》
(8) 又如:应接不暇;应急屎坑(喻指紧急时刻可以应用的对象);应故事(按照老规矩,敷衍塞责);应难(应付危难)
(9) 感应;应验 [response;come true;be confirmed]
令兄托梦,莫非应在此人身上。——《说唐》
(10) 又如:应兆(应验的征兆);应劫(应验劫运);应符(应验符命);应瑞(应验祥瑞)
(11) 对敌方回击、迎击 [meet and attack an advancing enemy;intercept]
齐威王使 章子将而应之。——《战国策·齐策一》
今以三万之众而应强国之兵。——《战国策·赵策三》
卢沟桥的烽火一起,我们挺身迎战。——闻一多《愈战愈强》
(12) 又如:应敌(迎击来敌)
(13) 支付;供给 [pay;supply]。如:应门(当家;支撑门户);应副(应付。供给;支应)
(14) 许配 [be betrothed to]
以我应他人。——《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15) 另见 yīng
[①][yīng]
[《廣韻》於陵切,平蒸,影。]
“应1”的繁体字。
(1)应当,应该。
(2)认为是;是。
(3)所有,全部。
(4)副词。表示动作、行为是立即进行的。相当于“很快”、“立即”。
(5)副词。表示料想之词。犹恐怕、大概。
(6)副词。犹曾;须。多与“不”或“未”连用。
(7)犹顾,知。
(8)通“膺”。当,判处。
(9)古国名。在今河南省鲁山县东。
(10)姓。
[②][yìng]
[《廣韻》於證切,去證,影。]
“应2”的繁体字。
(1)受;接受。
(2)应声,回答。
(3)应允;许诺。
(4)应和。
(5)响应。
(6)符合;适应;顺应。
(7)指照应。
(8)应付;对付。
(9)支付;供给。
(10)感应;应验。
(11)迎击。
(12)古乐器名。小鼓。
(13)同“雁”。参见“應2步”。
(14)通“颜”。参见“應2行”。
【卷十】【心部】應
當也。从心????聲。於陵切
应,当,该。字形采用“心”作边旁,“
當也。當,田相值也。引伸爲凡相對之偁。凡言語應對之字卽用此。大徐言部增譍字。非也。諾下,讎下,唉下,對下譍字皆當改正。从心。????聲。於陵切。六部。
关注词典网微信公众号:icidian,回复如:应说文解字,可方便查询说文解字。
算翠屏应是,两眉馀恨倚黄昏。—— 清朝·孔夷《南浦·旅怀》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唐朝·李商隐《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
当时父母念,今日尔应知。—— 唐朝·白居易《燕诗示刘叟》
嗟余听鼓应官去,走马兰台类转蓬。—— 唐朝·李商隐《无题·昨夜星辰昨夜风》
从来幽怨应无数铁马金戈,青冢黄昏路。—— 清朝·纳兰性德《蝶恋花·出塞》
只应守寂寞,还掩故园扉。—— 唐朝·孟浩然《留别王侍御维 / 留别王维》
佳人应怪我,别后寡信轻诺。—— 宋朝·柳永《尾犯·夜雨滴空阶》
千里稻花应秀色,五更桐叶最佳音。—— 宋朝·曾几《苏秀道中》
公子南桥应尽兴,将军西第几留宾。—— 唐朝·杜审言《春日京中有怀》
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 唐朝·王维《杂诗三首·其二》
【发音】yǐ bù biàn yīng wàn biàn
【解释】用一种固定来处理变化的事情
【出处】章诒和《往事并不如烟·最后的贵族》:“我经历了四个朝代,总结出的经验是‘以不变应万变’。”
【发音】xiū zhēng jiā yìng
【解释】休:美好;征:征兆;嘉:美善;应:报应。吉利的征兆,美好的报应
【出处】东汉·班固《汉书·平帝纪赞》:“休征嘉应,颂声并作。”
【发音】gōng bù yìng qiú
【解释】供应不能满足实际需要。供:供应。
【出处】《茅盾选集 长春南关行》:“现在接受了南方六个单位的订货单,每天生产一至二吨,供不应求。”
【发音】bā fāng hū yìng
【解释】八方:四面八方。形容各方面互相呼应;彼此配合。
【出处】毛泽东《文汇报的资产阶级方向应当批判》:“上下串连,八方呼应,以天下大乱、取而代之、逐步实行、终成大业为时局估计和最终目的者,到底只有较少人数。”
胡应麟(1551——1602, 元瑞, 兰溪(今属浙江)人),万历四年(1576)乡举,携诗拜谒王世贞,世贞鼓励之,益自负。著《诗薮》二十卷,恭维阿谀世贞。被世贞称为“末五子”之一。
谷应泰( 赓虞, 清直隶丰润人),顺治四年进士。历官户部主事、员外郎、浙江提学佥事。校士勤明。努力采集明代典章事实,又得张岱、徐倬之助,成《明史纪事本末》。另有《筑益堂集》。
王应麟(1223——1296, 伯厚, 庆元府(今浙江宁波)人),淳祐进士。又中博学宏词科。进武学博士,迁太常寺主簿,极论边事,忤丁大全,罢去。召为太常博士,擢秘书郎兼沂靖惠王府教授。度宗即位后,迁著作郎,以言事忤贾似道,遭斥逐。官至礼部尚书兼给事中,辞职而归,卒。著有《深宁集》一百卷、《玉堂类稿》二十三卷、《通鉴地理考》一百卷及《玉海》二百卷等。
洪应明( 自诚, 明人),号还初道人。有《仙佛奇踪》。
宋应星(1587—?, 长庚, 明末江西奉新人),万历举人。曾任分宜教谕、汀州推官、亳州知州。崇祯十七年弃官回乡,卒于清顺治康熙年间。生平博学多能,注重实学,尤究心农工生产技术。有《天工开物》、《野议》、《谈天》、《论气》、《思怜诗》等。
余应彤,为2012年无线艺员训练班26期的学员。同期的同学有谭永浩,何广沛,王志康,袁镇业,朱乐铭,陈华鑫,钟丽,林泳淘,陈洁玲等。
李应七,1988年6月8日出生于河南省信阳市,毕业于河南大学,中国内地男演员、模特。2013年,主演爱情喜剧片《爱上坏小子》,从此开始演艺事业。2015年1月,在言情网剧《水果总动员》中饰演菠萝;8月,在抗战片《南楼七士》中饰演司徒耀;同年,出演悬疑网剧《暗黑者2》。2016年2月,参演3D爱情喜剧片《美人鱼》,从而在影视领域崭露头角;5月,主演青春喜剧《看我怎么收拾你》;之后,出演犯罪悬疑刑侦剧《余罪》;6月,出演历史题材剧《彭湃》;10月,在都市情感剧《一路繁花相送》中饰演阿Ken。2017年,出演话题推理剧《寻人大师》;同年,出演电影《羞羞的铁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