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指书法笔力苍劲有力。后比喻见解透彻;议论深刻。
唐 张怀瓘《书断 王羲之》:“王羲之书祝版,工人削之,笔入木三分。”
入木三分偏正式;作谓语、定语、状语、补语;含褒义。
1.你对这本书的评论真是入木三分,见解独到。
2.鲁迅的文章骂人时往往入木三分。
3.一语破的,一针见血,言必有中,入木三分,鞭辟入里。
4.你看这件雕塑作品,入木三分,力道十足。
5.他分析问题鞭辟入里,入木三分,实在令人信服。
6.这角色演得太好了,让人有入木三分的感觉。
7.她把剧中苦媳妇的角色演得入木三分,难怪得奖。
8.这幅画像对模特儿神情的掌握可说是入木三分。
9.这部小说最精采处就是作者将主角的狠毒个性写得入木三分。
10.你的评语虽只寥寥数语,却是入木三分。
入木三分rùmùsānfēn 中文解释-英文翻译 入木三分的中文解释 以下结果由汉典提供词典解释 【解释】:相传王羲之在木板上写字,木工刻时,发现字迹透入木板三分深。形容书法极有笔力。现多比喻分析问题很深刻。 【出自】:唐·张怀瓘《书断·王羲之》:“王羲之书祝版,工人削之,笔入木三分。”
【示例】:我们读这首诗,尤其有一种~、痛快淋漓的感受。(秦牧《手莫伸》)
【近义词】:力透纸背、铁画银钩 【反义词】:略见一斑 【语法】:偏正式;作谓语、定语、状语、补语;含褒义
典故出处:唐朝.张怀瓘《书断.王羲之》晋帝时祭北郊,更祝版,工人削之笔入木三分。
意思是:相传王羲之在木板上写字,木工刻时,发现字迹渗透木板三分(三分等于一厘米)深,形容书法笔力遒劲有力。后来也比喻见解深刻,独到而透彻。
入木三分”这则成语的意思是笔力深入木板三分。形容书法笔力强劲,也比喻见解、议论十分深刻、恰切。
入木三分指的是王羲之在木板上写字,木工刻时,发现字迹透入木板三分深。入木三分【解释】:相传王羲之在木板上写字,木工刻时,发现字迹透入木板三分深。形容书法极有笔力。现多比喻分析问题很深刻。【出自】:唐·张怀瓘《书断·王羲之》:“王羲之书祝版,工人削之,笔入木三分。”
王羲之学书
《书断》(唐 张怀瓘)
原文:晋王羲之,字逸少,旷子也。七岁善书,十二见前代《笔说》于其父枕中, 窃而读之。父曰:“尔何来窃吾所秘”羲之笑而不答。母曰:“尔看用笔法?” 父见其小,恐不能秘之。语羲之曰:“待尔成人,吾授也。”羲之拜请,今而用之,使待成人,恐蔽儿之幼令也。父喜,遂与之。不盈期月,书便大进。卫夫人见,语太常王策曰:“此儿必见《用笔诀》,近见其书,便有老成之智。”流涕曰:“此子必蔽吾名。”晋帝时祭北郊,更祝版,工人削之,笔入木三分。三十三书《兰亭序》。三十七书《黄庭经》。书讫,空中有语:“卿书感我而况人乎!吾是天台丈人”。自言真胜钟繇。羲之书多不一体。(出羊欣《笔阵图》)
译文:晋朝王羲之,字号逸少,王旷的儿子。七岁就擅长书法,十二岁看见前代人谈论书法的书《笔说》,在他父亲的枕中偷来读,父亲说:“你为什么要偷我的秘籍?”王羲之笑着却不回答,母亲问:“你看的是用笔法吗?”父看他年少,恐怕不能领悟,告诉羲之说:“等你长大成人我再教你书法。”羲之跪拜,现在就让儿看看这书吧,长大再看就耽误了孩儿幼年发展了。父亲很高兴,立刻就把书给了他。还不到一个月时间,书法就有了很大进步。卫夫人知道后,告诉太常王策说:“这孩子一定正在看《用笔诀》,最近看见他的书法,就已老成大器。”流着眼泪说:“这孩子将来一定能遮住我的名声。”晋帝时,祭祀北郊,更换祝版,工匠刻字由羲之书写,笔法入木三。三十三写了《兰亭序》,三十七写了《黄庭经》,写完后,空中有人语说:“卿的书法都感动我,而况世人呢?我是天台丈人,自称真胜钟繇。”羲之书法多数不是一种字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