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自身;则:准则;榜样。用自己的行动做出榜样。
先秦 孔子《论语 子路》:“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以身作则偏正式;作谓语、宾语;含褒义。
1.如果是贤明的帝王尚能制定一些比较适当的政策,以身作则,率先垂范,起用一些清廉正直之士;相反的昏君、暴君或幼君,便给官吏贪赃枉法提供可乘之机。
2.我们尽量以身作则,如果人们还按照现在的速度来消耗热量,那么韩国可能会面临严重的电荒。
3.既以身作则诚恳拥护孙先生,复本宽豁大度,披肝沥胆,涵盖党人歧见。
4.以身作则、率先垂范,是各级领导干部应有的责任和境界,也是桃李不言下自成蹊的无声力量。
5.不过,皇上既然有心改变这些,以身作则,天下必然望风更化,改过从善。
6.花儿香,生活有芬芳;草儿绿,脸上有笑意;树儿茂,空气好味道;环境美,幸福有滋味;世界环境日到,为了生活在碧海蓝天下,让我们爱护环境,以身作则吧!
7.现如今,享西人的负重拼搏和杨海潮校长的以身作则、事实生理想让“陶”园中的那粒行知之粟,沐着春风细雨终于在行知的沃土中生根发芽。
8.如果我可以给人们以帮助的话,我要做的,就是给他们提供自助的机会;如果我能使之振奋、使之鼓舞,那就要以身作则、条分缕析、提出建议,而不是强制命令、颐指气使。
9.她以身作则,积极践行“常怀济世之心、常保悯人之情”的治家格言。
10.如果说以身作则、较真碰硬是王莹加强精细化管理的“倔劲儿”,那么每天“清零”、每事“归零”就是她促进内涵式发展的“准理儿”。
这句话的意思就是以自己的行动去作为行动的标杆,作为一个模范,起到一个带头作用,只有自己做到了才能去要求别人,用自己的行动去带动别人,让别人都受到感染,从而跟着做起来,有时候行动会比嘴上说更重要的,这就是做比说更重要的
以自己的好的行为作出榜样
以身作则 【近义】言传身教、身先士卒、身体力行【反义】以身试法【释义】则:准则,榜样。以自己的行动做出榜样。【用例】这其间不顾一切阻碍~做一个开路先锋的便是许倩如。(巴金《家》二十五)
【以身作则】的近义词有:身体力行、身先士卒、言传身教、为人师表、事必躬亲……
1:身体力行
拼音:shēn tǐ lì xíng
释义:身:亲身;体:体验。亲身体验,努力实行。
2:身先士卒
拼音:shēn xiān shì zú
释义:作战时将领亲自带头,冲在士兵前面。现在也用来比喻领导带头,走在群众前面。
3:言传身教
拼音:yán chuán shēn jiào
释义:言传:用言语讲解、传授;身教:以行动示范。既用言语来教导,又用行动来示范。指行动起模范作用。
4:为人师表
拼音:wéi rén shī biǎo
释义:师表:榜样,表率。 在人品学问方面作别人学习的榜样。
5:事必躬亲
拼音:shì bì gōng qīn
释义:躬亲:亲自。不论什么事一定要亲自去做,亲自过问。形容办事认真,毫不懈怠。)
以身作则
注音: [yǐ shēn zuò zé]
解释:以身作则是一个汉语成语,拼音是yǐ shēn zuò zé,意思是以自己的行为做出榜样。出自出处 《论语·子路》:“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同义词:身体力行、身先士卒
以身作则 yǐ shēn zuò zé 出处:先秦·孔子《论语·子路》:“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解释:则:准则,榜样。以自己的行动做出榜样。同义词:言传身教 身先士卒 身体力行反义词:以身试法用法:偏正式;作谓语、宾语;含褒义歇后语:裁缝剪衣
严以律己,以身作则的意思是在做任何事情上,对自己要严要求、严管理,做好带头表率作用,以自身的实际行动为别人做好示范作用。
比如在工作纪律方面,自己带头严守纪律,不能迟到、早退、旷工,自已做到严守纪律,给别人带来了示范表率,别人也会向你学习,严格要求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