螳螂奋举前腿来挡住车子前进;不知道它的力量根本不胜任。比喻自不量力地去做办不到的事;必然失败。
先秦·庄周《庄子 人间世》:“汝不知夫螳螂乎,怒其臂以当车辙,不知其不胜任也。” 汉·韩婴《韩诗外传》:齐庄公出猎,有一虫举,足将搏其轮。问其御曰:“此何虫也?”对曰:“此所谓螳螂者也。其为虫也,知进不知却,不量力而轻敌。”庄公曰:“此为人而,必为天下勇武矣。”回车而避之。 后人由上述文献提炼出成语“螳臂当车”。
螳臂当车主谓式;作谓语、宾语;含贬义。
1.你去和泰森比赛拳击,简直是螳臂当车!
2.对这种不合理的现象,就算是螳臂当车,我也要抗议!
3.这已是时势所趋,我们弱小的反对力量无异是螳臂当车,起不了什么作用。
4.反动派还想负隅顽抗,真是螳臂当车,不自量力。
5.他们这种小公司也敢来与我们竞争,无异螳臂当车,自不量力。
6.那些技术落伍、管理落后的企业,要以目前的实力,去和跨国大企业竞争,简直是螳臂当车。
7.看他螳臂当车,力抗恶势力,我真的由衷佩服。
8.他这种螳臂当车的作法十分不智。
9.他这个“钉子户”,想阻挡在这块地方搞开发,真是螳臂当车,自不量力。
10.韩寒有拯救世人的功德,也有螳臂当车的危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