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放开;卷:书本。书本不离手。形容勤奋好学。
三国 魏 曹丕《典论 自叙》:“上雅好诗书文籍,虽在军旅,手不释卷。”
手不释卷主谓式;作谓语、宾语、状语;含褒义。
1.登基以后可以说我是手不释卷,了解了教化的根本,政治的基础。
2.上雅好诗书文籍,虽在军旅,手不释卷。
3.可是我手不释卷,心无旁骛,都做不到。
4.唯有燕燕姑娘,不仅更聪明,而且对读书兴致极深,常常手不释卷。
5.晚上做功课即使做到很晚了,也还手不释卷。
6.惟勤好读书,公余之暇,手不释卷。
7.待到后来,看着看着,也就入道其中,手不释卷了。
8.心中倍受相思苦,手不释卷阅群书。
9.上雅好文词篇咏,虽在军旅,手不释卷。
10.王钰也是闲着无聊,拿着一本书在对面沙发上躺下来看书,孜孜不倦、手不释卷、刻苦攻读。
手不释卷这个成语故事让我们明白:要多读书,爱读书.,只有勤奋读书,才能有所成就。 【故事】: 三国时期吴国大将吕蒙没有文化知识,孙权鼓励他学习史书与兵法。
吕蒙总是推说军队事多没有时间学习,孙权列举自己及前人的例子,如“光武当兵马之务,手不释卷,孟德亦谓老而好学。”
吕蒙深受感动,从此发愤学习,学问提高很快。
经常读书的人,比别人更能看清这个世界。
不龟手药 发音 bù guī shǒu yào 释义 ①使手不冻裂的药。
②比喻微才薄技。出处 《陆游诗集卷二十二·寓叹》:“人生各自有穷通,世事宁论拙与工。裹马革心空许国,不龟手药却成功。早朝玉勒千门雪,夜坐蓬窗万壑风。借得奇书且勤读,小儿能续地炉红。” 示例 无汉朝人就已经会造纸了,并且有能力制作成书,但是到三国时期,依然有很多人用竹简做成的书。可能古人也有怀旧情怀吧
手不释卷意思是酷爱读书,如释负重意思是没有负担了
手不释卷 释:放下;卷:指书籍。
书本不离手。形容勤奋好学。[拼音] shǒu bù shì juàn [出处] 《三国志》裴松之注引《江表传》:“光武当兵马之务;手不释卷。” [例句] 哥哥正准备考研究生,一天到晚手不释卷。[近义] 开卷有益 好学不倦 爱不释手 百读不厌 ... [反义] 不学无术【成语出处】:晋.陈寿《三国志.吴书.吕蒙传》裴松之注引《江表传》:“光武当兵马之务,手不释卷。”
【手不释卷的意思】:释:放下;卷:古代指抄写的卷帙,指书籍。手里总是拿着书,舍不得放下。形容读书用功,勤奋好学。也指看书入迷。
东汉时候,有个人名叫孙敬,是著名的政治家。他年轻时勤奋好学,经常关起门,独自一人不停地读书。 每天从早到晚读书,常常是废寝忘食。读书时间长,劳累了,还不休息。时间久了,疲倦得直打瞌睡。 他怕影响自己的读书学习,就想出了一个特别的办法。古时候,男子的头发很长。他就找一根绳子, 一头牢牢的绑在房梁上。当他读书疲劳时打盹了,头一低,绳子就会牵住头发,这样会把头皮扯痛了, 马上就清醒了,再继续读书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