仗义:讲义气。为了讲情谊或主持公道而毫不吝啬地帮助别人。
清 吴敬梓《儒林外史》第二十回:“象你做这样慷慨仗义的事,我心里喜欢,只是也要看来说话的是个什么样的人。”
慷慨仗义作谓语、定语;指人很大方。
1.他这个人有个最大特点就是慷慨仗义,所以人们都很敬重他。
2.若是慷慨仗义的好汉时,我们再去入伙也不迟。
3.陆彦眉开眼笑,只因对那慷慨仗义的孟头领印象着实不错。
4.四方群豪拥戴卓盟主,除了他的武功,更多的却是他那赤胆忠心和慷慨仗义。
5.烟云,飘飘渺渺,幻化无常,游离不定,本书叙写的是行踪飘忽不定,走荡江湖,而又慷慨仗义的十三位侠士。
6.此人素来独来独往,行侠江湖,性情潇洒不羁,为人慷慨仗义,平生诗酒度日,最好结交美女,却从来只是玩玩琴棋书画,从未有过非分举止。
7.今年史进刚刚十九,生的长大魁伟,银盘也似一个面皮,换个大伙熟悉的词就是面如冠玉,刺着一身青龙,为人慷慨仗义、豪爽任侠。
8.本着江湖道义,谢少侠又慷慨仗义照顾自己这么久,小女侠觉得自己有义务要替他分担一下。
9.如此大手笔,自然成为众人谈资,四面八方上香的人回去都说济州晁永慷慨仗义,一身力气可比当年西楚霸王项羽。
10.凿齿开始与这里的黎民同寝共食,慷慨仗义;当时官恶捐苛,水灾火患,民生如煎,不能聊生,为求生存,纷纷投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