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常愚笨;糊涂;又没有知识。
唐 玄奘《大唐西域记》:“自顾寡德,国人推尊,令袭大位,光父之业。愚昧无知,敢稀圣旨!”
愚昧无知联合式;作谓语、定语;含贬义。
1.个愚昧无知的人,怎么能如此受到重用?
2.同样一件事,上一次当,可以怨恨别人阴险狡诈,上当第二次,则要怪自己愚昧无知。
3.所谓文化,比起文明开化往往不过是掩蔽愚昧无知的一层裱糊纸。
4.一个最高尚的人也可以因为习惯而变得愚昧无知和粗野无礼,甚至粗野到惨无人道的程度。
5.世上唯一的财富是知识,世上唯一的邪恶是愚昧无知。
6.有两件事是我最憎恨:没有信仰的博学多才和充满信仰愚昧无知。
7.以崇尚科学为荣以愚昧无知为耻。
8.他可不能冒失地以自己的愚昧无知来对抗这人的真知灼见。
9.愚昧无知是一个恶魔。
10.一个愚昧无知的人,怎么能如此受到重用?
愚昧无知,汉语成语,拼音是yú mèi wú zhī,意思是形容又愚笨又没有知识。出自《天坛幻想录》。
最愚昧无知的表现就是狂妄。因为狂妄会阻碍一个人的继续认知,没有继续的认知就不会继续学习,没有学习就不会有进步。
愚昧无知,汉语成语,拼音是yú mèi wú zhī,意思是形容又愚笨又没有知识。
浑浑噩噩原意是浑厚而严正。汉扬雄《法言·问神》:“虞夏之书浑浑尔,《商书》灏灏尔,《周书》噩噩尔。” 后用以形容质朴天真。现多形容糊里糊涂,什么事也不懂的样子
这两个词近乎反义词,表达的意思截然相反。
〝通情达理〞是一个汉语成语,释义:通情,设身处地地体会、感受对方;达理,通达事理、懂道理。 用于对人的美好评价,做事讲道理,善解人意。
愚昧无知,常用来指一个人没有读过多少书,知识能力欠缺,不理解人世间的道理,不懂得人情世故,做事欠考虑,显得莽撞,不通情理。
1、控制不了自己的情绪。
动不动就发脾气。脾气总是比本事大。
2、喜欢听好听的话。
别人在那忽悠他,他还觉得自己真了不起。
3、对外人比对自己家人好。
觉得家里人永远是欠他的,外人反而是自己的爹娘一样。
4、没有自己的主见。
挺大个人什么事情都要问别人。
5、不会说话,还要争着说话。
情商极低不自知,还处处显摆自己能干。
6、智商不高。
思想简单,脑子不够灵活。
7、自以为是,目空一切。
固执,听不进别人一句劝,即使自己是错的也要坚持,什么都要自己说了算。
8、刀子嘴
嘴上不饶人,总有他看不惯的事和人。
9、欺软怕硬
厉害的人不敢去面对,危险的事就逃避。
10、没有自知之明
遇到问题只会抱怨别人,自己从来没有错,从来不会反思自己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