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刚从梦中醒来。比喻过去一直糊涂;在别人或事实的启发下;刚刚明白过来。
明 冯梦龙《东周列国志》:“厉公大喜曰:‘寡人闻仲之言,如梦初醒。’”
如梦初醒动宾式;作谓语、定语、状语;形容人突然醒悟。
1.也许确实有十指连心的伤害,如梦初醒的背叛,不胜其烦的纠缠。
2.张太太如梦初醒道:咱们真糊涂了!
3.突然落后的凯尔特人如梦初醒,开始尝试扳平比分,但这时的米兰已经完全处于上风.
4.李先生如梦初醒地一跳道:你问谁呀?我呀?
5.三得瑟和我都如梦初醒,三得瑟别的不行打弹弓是百发百中。
6.崔管事如梦初醒,急忙派两个手下,将昏倒在地的林风抬到店后。
7.被骗的小路事后如梦初醒,对当时蒙敝一时非常后悔。
8.周青故意如梦初醒的道,这母亲动了老人的水烟袋,正是周青从卦里分析出来的。
9.刀疤这才如梦初醒,冷汗立刻顺着鬓角流了下来。
10.牛大宝如梦初醒一般,连滚带爬的逃了出去。
如梦初醒释义:像刚从梦中醒来。比喻过去一直糊涂,在别人或事实的启发下,刚刚明白过来。译文:寡人听了你的话,才明白过来。如梦初醒用法:作谓语、定语、状语;形容人突然醒悟。造句:
1、那件事后,他才如梦初醒,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
2、在血淋淋的事实面前,他如梦初醒,后悔莫及。近义词:恍然大悟 茅塞顿开 豁然开朗 反义词:执迷不悟 如堕雾中 恍然大悟是一个汉语成语,拼音是huǎng rán dà wù,释义:对某一事物突然明白、突然醒悟,近义词:豁然开朗。出自《景德传灯录》。执迷不悟是一个汉语成语,拼音是zhí mí bú wù,形容坚持错误而不觉悟,出自唐·姚思廉《梁书·武帝纪》。
如梦初醒的释义:像刚从梦中醒来。比喻过去一直糊涂,在别人或事实的启发下,刚刚明白过来。如梦初醒读音:[rúmèngchūxǐng]
如梦初醒:好像刚从梦中醒过来,比喻从糊涂、错误的境地中刚刚醒悟过来。
是近义词,有细微的差别
如梦初醒意思像刚从梦中醒来。比喻过去一直糊涂,在别人或事实的启发下,刚刚明白过来。
恍然:猛然清醒的样子;悟:心里明白。形容一下子明白过来。
如梦初醒强调从一个状态到另一个状态。
听了妈妈的话,他才如梦初醒,发现自己原来是受了骗。
恍然大悟强调忽然明白了当前状态的本质。经过老师指点,我才恍然大悟,这道题原来是我做错了
意思:像刚从梦中醒来。如梦初醒,汉语成语拼音:rú mèng chū xǐng释义:比喻过去一直糊涂,在别人或事实的启发下,刚刚明白过来。出处: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十一回:“寡人闻仲之言,如梦初醒。”翻译:我听说闻仲的话,刚刚才明白过来。“如梦初醒”例句:
1、直到我把这件事说破,他才如梦初醒。
2、那件事后,他才如梦初醒,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
3、经过他的一番讲解,我才如梦初醒。
4、听了同学的规劝,他如梦初醒,放弃了离家出走的想法。
5、听了大会的揭发,他才如梦初醒,发现自己原来是受了这个坏人的欺骗。扩展资料:如梦初醒的同义词:1、恍然大悟释义:一下子完全明白了或觉悟过来了。2、豁然开朗释义:原形容由狭窄幽暗一变而为开阔明亮。后用以比喻顿时明白或领悟过来。晋陶潜《桃花源记》:“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3、久梦乍回释义:比喻从不明的事理中刚刚明白过来。
下一句是茅塞顿开。
如梦初醒,是汉语成语,意思是像刚从梦中醒来,比喻过去一直糊涂,在别人或事实的启发下,刚刚明白过来。
成语出处: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十一回:“寡人闻仲之言,如梦初醒。”
茅塞顿开,也是汉语成语,意思是原来心里好象有茅草堵塞着,现在忽然被打开了。形容思想忽然开窍,立刻明白了某个道理。
[典故出处]《孟子·尽心下》:“山径之蹊间,介然用之而成路;为间不用,则茅塞之矣。”
红字,如梦初醒,冬天是睡梦的季节,那么春天就是醒来的时候,一年四季春天形容(初)128期红字解春肖,兔虎龙,y379454549专解红字跑狗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