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对可靠、没有任何漏洞的办法。全:周到;策:计谋、办法。
晋 陈寿《三国志 魏志 刘表传》:“故为将军计者,不若举州以附曹公,曹公必将重德将军;长享福祚,垂之后嗣,此万全之策也。”
万全之策偏正式;作主语、宾语;指最好的解决办法。
1.大家好好想想,看还有没有万全之策。
2.然而,民主,既不是权宜之计,也不是万全之策.
3.德容说,该调查显示,在留住女员工方面,没有一个万全之策。
4.葛兄少安勿躁,事情既已突变,当想出一条万全之策才是。
5.何故迁延日月,虽是万全之策,然纵能胜胤,吴之国力,亦不能存长久。
6.我看他一定在寻求无隙可乘的万全之策,以便洗清你的冤情,又使朝臣无法抨击。
7.一件事的做法不止一种,不止一个人有行得通的好办法,也没有哪一种方法是万全之策。
8.也许喝醉后出汗的感觉会很好,但是当你脱水之后再去跑步,绝对不是一个万全之策。
9.陛下,倭寇虽为癣疥之疾,然沿海之民可不堪言,臣以为定当用心治理,想一万全之策。
10.世子不可,我兵兼程而进,将士疲劳未息,宜深沟固垒,以待诸侯兵集,然后合攻,方乃万全之策。
有,分居少相处。
这是没有办法的办法,也只能这样,可以减少冲突磨擦,磕磕绊绊不舒服,化解矛盾,减少磨叽,消除嫌弃,省心不赌气,自省缓和,时间长了会相互增进理解,逐渐熟悉,以及达到一种黙契。
婆媳之间矛盾,通过隔阂,反而有一种相互念想,难得见面也会显得客气与亲热,特别谨心尊重,从陌生,不顺眼到熟悉器重对得,总得需要时间去磨合相斟酌,相互切合。而分开居住,相对的婆媳之间少接触,有好处,各不埋汰,大家小家有距离在,儿媳也自在,相对的夫妻间会更亲爱。婆婆看顾老家少干预,双边矛盾自然淡化,清逸人更娴熟,相处少,时间觉察对方性情,理解与宽待,达到黙契期待相睐,反而有念想眷属,相唔面处心态舒服,接受与亲热。
所以倘若婆娑不和睦,最好办法是分开居住,少矛盾,不过问,慢慢了解对方性情后,自然不排斥,难得见面,各自收敛耽待,一段时间会消除埋汰,显得熟在,相互认识亲情的存在。
谢邀。对这个问题,已经做了七八年留学教育的我,略有发言权,分析如下:一,对于在国内能考入985的学生,高考成绩一出来,就可以做双向选择,既可以填报国内的高校,也可以申请承认中国高考成绩的国外高校,比如加拿大,比如澳大利亚,比如香港或者新加坡的大学。对于不承认中国高考成绩的国家,其一般要求是本国语言成绩+本国高考成绩,比如英国,比如美国,这些国家一般在每年的12月底结束国际学生的申请,第二年5月底之前决定申请结果,你可以在高考结束既开始准备目标国的高考和语言考试,但这样一来,比同届学生晚入学一年,但学校会非常理想,要知道中国的高考英语成绩相当于雅思5.5-6.0的难度,能考上985的学生,一般来说英语不会低于140分,稍加训练,达到雅思7.0是完全可能的,而7.0以上成绩,基本每个学校都能认可。二,能考入一二本大学的学生。这部分学生努努力能上个211,不努力就是一般本科,建议在高二一开始就决定一个方向,早做准备,想两手抓,抓不过来,要么选择出国,要么选择高考,如果和上面的学生一样,将来的结果太好不了,可能会很失望。三,高考专科类的学生,不建议出国,因为学习习惯没有养好,基础不牢,出国适应不了国外的学习氛围,这部分学生,就是我们25-30%出国却拿不到毕业证的学生,出去也是浪费时间和金钱,没有必要。四,如果想做到高考留学两不误,建议在中考结束以后,选择国内重点高中的国际班就读,既可以完成国内的高中教育,也可以在国内高中教育结束的时候(一般为一年半,以学业水平考试为节点)马上进入语言和国外高考学习,这样在参加国内高考的学生一轮一轮复习国内高考知识的同时,完成国外教学模式的学习。要知道,高中知识都是一样的,区别就是语言和教学、考试模式,笔者的工作单位就是一所重点高中的国际班,采取的就是国内一年半高中知识+雅思语言和国外GAC课程(针对美国ACT考试的课程)相结合的模式,入学的同学基本达成了比较理想的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