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字五行属性是“水”,适合生辰八字缺水的孩子起名使用;
翻字笔画有18画,笔画数较适中,名字中可以用和翻笔画相近的字为名字,这样的姓氏+名字的组合更加匀称;
◎ 越过:翻越。◎ 飞。
详细字义
◎ 翻
(1) 飜、繙 fān
〈动〉
(2) (形声。从羽,番声。本义:鸟飞)
(3) 同本义 [fly]
青菰临水映,白鸟向山翻。——王维《辋川闲居》
(4) 又如:翻泊(或飞或止);翻翔(翻飞,飞翔);翻簸(飞驰)
(5) 翻转;翻腾 [turn over;toss]
波翻晓霞影。——李白《姑熟十咏》
(6) 又如:翻滚滚(上下急速滚动的样子);翻海(形容声响如海浪翻腾);翻雪(形容白浪翻滚);翻扑(翻腾)
(7) 反转,倾倒,变动位置 [change]
钿头银篦击节碎,白色罗裙翻酒污。——唐·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多少好汉被蒙汗酒麻翻了。——《水浒传》
(8) 又如:翻席(吃完一席,再到他处吃另一席);翻台(嫖客在一妓院宴毕,再到另一妓院饮宴);翻手(翻转手掌。形容时光迅速或处事轻便)
(9) 推翻;改变 [reverse]。如:翻变(翻悔,变卦);翻异(事后改变主意);翻样(变换花样);翻盘(推翻承诺)
(10) 翻过;越过 [cross over]。如:翻墙(翻过墙壁)
(11) 回返 [return]。如:翻回(回返)
(12) 翻阅,披览 [browse;look over]。如:翻披(翻阅,披览);翻撷(翻检)
(13) 翻译 [translate]。如:翻经(翻译佛经);翻绎(犹推演)
(14) 反复研讨 [study]。如:翻空(形容作文构思时奇想联翩);翻思(反复思考)
(15) 谱写;改编;移植 [write;adapt;rearrange]。如:翻梓(翻刻;翻印);翻謄(改作;抄写誊录);翻意(变换文意)
(16) 演唱;演奏 [play]
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宋· 辛弃疾《破阵子》
(17) 又如:翻出(演奏)
(18) 数量成倍增加 [multiply]。如:翻一番(增加一倍)
(19) 翻脸 [fall out;suddenly turn hostile]。如:翻面皮(翻脸);翻腔(突然改变说话的语气和态度);翻口(改口,变卦)
词性变化
◎ 翻 fān
〈副〉
(1) 表示转折,相当于“反而”、“却” [on the contrary]
秦人半作 燕地囚,胡马翻衔 洛阳草。—— 唐· 李白《猛虎行》
(2) 又如:翻调(反正)
[①][fān]
[《廣韻》孚袁切,平元,敷。]
亦作“3”。亦作“畨2”。“拚4”的被通假字。亦作“飜1”。
(1)飞舞。
(2)飘动;翻腾。
(3)反转,倾倒,变动位置。
(4)推翻;改变。
(5)翻过;越过。
(6)回返。
(7)翻阅,披览。
(8)翻译。
(9)谓反复研讨。
(10)谱写;改编;移植。
(11)演唱;演奏。
(12)(数量)成倍增加。
(13)指反切。
(14)副词。反而。
(15)量词。犹页。
(16)口语。翻脸。
(17)用同“燔”。焚烧。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唐朝·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还作江南会,翻疑梦里逢。—— 唐朝·戴叔伦《客夜与故人偶集 / 江乡故人偶集客舍》
麦浪翻晴风飐柳,已过伤春候。—— 清朝·纳兰性德《四和香·麦浪翻晴风飐柳》
御罗屏底翻歌扇,忆西湖、临水开窗。—— 宋朝·吴文英《风入松·桂》
此地朝来饯行者,翻向此中牧征马。—— 唐朝·孟浩然《高阳池送朱二》
谁料同心结不成,翻就相思结。—— 明朝·夏完淳《卜算子·秋色到空闺》
露叶翻风惊鹊坠暗落青林红子。—— 宋朝·陈师道《清平乐·秋光烛地》
柳锁莺魂,花翻蝶梦,自知愁染潘郎。—— 宋朝·史达祖《夜合花·柳锁莺魂》
翻空白鸟时时见,照水红蕖细细香。—— 宋朝·苏轼《鹧鸪天·林断山明竹隐墙》
阴阴溪曲绿交加,小雨翻萍上浅沙。—— 宋朝·晁冲之《春日·阴阴溪曲绿交加》
【发音】tiān fān dì fù
【解释】天翻地覆,形容发生根本的变化。也形容秩序大乱。
【出处】唐·刘商《胡笳十八拍》六:“天翻地覆谁得知?如今正南看北斗。”
【发音】tiān fān dì fù
【解释】形容变化巨大;也形容闹得很凶。覆:翻过来。
【出处】唐 刘商《胡笳十八拍》六:“天翻地覆谁得知?如今正南看北斗。”
【发音】jiā fān zhái luàn
【解释】形容家里吵吵闹闹,不得安宁。
【出处】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116回:“你想那一年,我说了林姑娘要回南去,把宝玉没急死了,闹得家翻宅乱。”
【发音】dǎ fān shēn zhàng
【解释】通过行动摆脱困境或不利局面
【出处】徐贵祥《历史的天空》第19章:“张普景是一腔热血要在政治上打个翻身仗,梁必达对他也表示充分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