枣字五行属性是“金”,适合生辰八字缺金的孩子起名使用;
枣字笔画有8画,笔画数较适中,名字中可以用和枣笔画相近的字为名字,这样的姓氏+名字的组合更加匀称;
枣字不是常用字;
◎ 落叶灌木或乔木,枝有刺,叶卵形,开小黄花,核果称“枣子”或“枣儿”,椭圆形,熟时红色,可食:枣红。枣泥。囫囵吞枣(喻读书等不加分析辨别地笼统接受)。
详细字义
◎ 枣
棗 zǎo
〈名〉
(1) (会意。从双朿( cì)。朿,木芒。枣树多刺。本义:枣树)
(2) 同本义 [jujube;Chinese date]
枣,羊枣也。——《说文》
枣有十一名,羊枣其一也。——《尔雅》
衣巾落枣花。——宋· 苏轼《浣溪沙》
(3) 枣树所结的果实 [date]
八月剥枣,十月获稻。——《诗·豳风·七月》
梨栗枣柿。——宋· 司马光《训俭示康》
(4) 又如:枣核(枣子的核);枣菜(枣子与蔬菜);枣脯(枣子制成的果干);枣榛(枣子与榛子);枣实(枣子);枣蔬(枣子与蔬菜)
[①][zǎo]
[《廣韻》子晧切,上晧,精。]
亦作“栆1”。“枣1”的繁体字。
(1)木名。鼠李科。落叶灌木或乔木。有直立或钩状刺,叶子卵形或长圆形。聚伞花序,小花,呈黄绿色,有花盘,多蜜。结核果,鲜嫩时黄色,成熟后紫红色,卵形、长圆形或球形,味甘甜,可食,亦供药用。木材坚硬,可供雕刻,或作车船、家具等。
(2)枣树的果实。
(3)姓。晋有枣据。见《晋书》本传。
【卷七】【朿部】棗
羊棗也。从重朿。子皓切
枣,羊枣。字形采用两个“朿”会义。
羊棗也。羊葢衍文。羊棗卽木部之梬。爾雅諸棗中之一。與常棗絕殊。不當專取以爲訓。葢此當云棗木也。棗樹隨地有之。盡人所識。赤心而外朿。非羊棗也。必轉寫妄改之誤。从重朿。釋木曰。槐,棘,醜喬。棘卽棗也。析言則分棗,棘。統言則曰棘。周禮。外朝九棘三槐。棘正謂棗。故注云。取其赤心而外刺。上句曰喬。故从重朿會意。子皓切。古音在三部。
关注词典网微信公众号:icidian,回复如:枣说文解字,可方便查询说文解字。
四月南风大麦黄,枣花未落桐叶长。—— 唐朝·李颀《送陈章甫》
堂前扑枣任西邻,无食无儿一妇人。—— 唐朝·杜甫《又呈吴郎》
枣花至小能成实,桑叶虽柔解吐丝。—— 清朝·王溥《咏牡丹》
簌簌衣巾落枣花,村南村北响缫车,牛衣古柳卖黄瓜。—— 宋朝·苏轼《浣溪沙·簌簌衣巾落枣花》
【发音】jiāo lí huǒ zǎo
【解释】道教经书中所说的“仙果”。
【出处】《真诰·运象二》:“玉醴金浆,交梨火枣,此则腾飞之药,不比于金丹也。”
【发音】hú lún tūn zǎo
【解释】囫囵:整个儿;完整的。指不加咀嚼;把枣子整个吞下去。比喻学习时生吞活剥;缺乏思考;笼统地含糊地吸收知识。
【出处】宋 圆悟禅师《碧岩录》:“若是知有底人,细嚼慢咽;若是不知有底人,一似浑囵吞个枣。”
【发音】bá kuí dàn zǎo
【解释】拔人家的菜蔬,偷吃人家的枣子。比喻小偷小摸。
【出处】唐 独孤及《唐丞相故江陵尹御史大夫吕湮谥议》:“阖境无拔葵啖枣之盗,而楚人到于今犹歌咏之。”
【发音】tuī lí ràng zǎo
【解释】汉末孔融兄弟七人,融居第六,四岁时,与诸兄共食梨,融取小者,大人问其故,答道:“我小儿,法当取小者。”见《后汉书·孔融传》李贤注。又南朝梁王泰幼时,祖母集诸孙侄,散枣栗于床,群儿皆竞取,泰独不取。问之,答道:“不取,自当得赐。”见《梁书·王泰传》。后因以
【出处】汉末孔融兄弟七人,融居第六,四岁时,与诸兄共食梨,融取小者,大人问其故,答道:“我小儿,法当取小者。”见《后汉书·孔融传》李贤注。又南朝梁王泰幼时,祖母集诸孙侄,散枣栗于床,群儿皆竞取,泰独不取。问之,答道:“不取,自当得赐。”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