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字五行属性是“木”,适合生辰八字缺木的孩子起名使用;
眼字笔画有11画,笔画数较适中,名字中可以用和眼笔画相近的字为名字,这样的姓氏+名字的组合更加匀称;
◎ 量词:一眼井。◎ 围棋术语,一方子中所留的空儿,在这个空儿中对方不能下成活棋。
详细字义
◎ 眼 yǎn
〈名〉
(1) (形声。从目,艮( gèn)声。本义:眼珠)
(2) 同本义 [eyeball]
眼,目也。——《说文》
眼,限也。瞳子限限而出也。——《释名》
巽为多白眼。——《易·说卦》
比干剖心, 子胥抉眼,忠之祸也。——《庄子·盗跖》
(3) 泛指眼睛 [eye]
莫自使眼枯,收汝泪纵横。——杜甫《新安吏》
(4) 又如:眼馋肚饱(贪得无厌;不知足);眼意心期(眼中传意,心中期待);眼黄地黑(心怀叵测,见财起意);眼空四海(目中无人,妄自尊大);眼张失道(睁大眼睛,说不出话来。形容受惊而痴呆的样子);眼里出火(形容极贪婪的神情);眼同检验(会同人员,共同检验);眼皮子薄(比喻气量小,喜欢斤斤计较);眼上眼下(上下端详);眼盻盻(喻指极为厌恶憎恨的人)
(5) 眼力 [sight;vision]。如:眼明手快(眼光锐利,手脚灵活);眼光忒忒(眼神贼溜溜的样子);眼忙心乱(眼神发急,心情慌乱);眼离了(视物昏花模糊);眼紧(眼光);眼辨(眼力好)
(6) 耳目;眼线 [light]
当下就带孙小二做眼,飞马赶到 北关门下。——《警世通言》
(7) 见证 [witness;testimony]
教地方公同作眼,将梁公家家财什物变卖了。——《古今小说》
(8) 又如:眼证(当场目睹可作证的人;见证人)
(9) 指孔;洞穴 [aperture;small hole]
泉眼无声惜细流。——杨万里《小池》
(10) 又如:眼子(孔洞);眼孔(孔;小洞)
(11) 任何网状物的线间空隙 [mesh]。如:网眼;筛眼
(12) 事物的关键所在 [key point]。如:节骨眼儿
(13) 围棋用语。成片的白子或黑子中间的空心,在这个空心中对手不能下子 [trap]
探春因一块棋受了敌,算来算去总得了两个眼。——《红楼梦》
词性变化
◎ 眼 yǎn
〈量〉
——主要用于井的量词。如:两眼井
[①][yǎn]
[《廣韻》五限切,上産,疑。]
(1)视觉器官。通称眼睛。
(2)亲见。亦泛指观看。
(3)以目监视。参见“眼同”、“眼看”。
(4)眼光;眼力。
(5)耳目;眼线。
(6)见证。
(7)指孔;洞穴。
(8)指漏洞;缺点。
(9)喻指水沸腾时泛起的气泡。
(10)指砚石的眼状晕纹。
(11)指孔雀羽毛末端的圆纹。
(12)指植物枝条上的嫩芽。
(13)围棋用语。指成片的白子或黑子中间的空格,对手不能下子处。
(14)指事物的关键精要处。
(15)指乐曲中的节拍。
(16)量词。用于泉、井或池等。
(17)量词。用于房屋、窑洞等。
[②][wěn]
[《集韻》魚懇切,上混,疑。]
谓如大眼之突出。
【卷四】【目部】眼
目也。从目????聲。五限切
眼,目。字形采用“目”作边旁,“艮”作声旁。
目也。釋名。眼,限也。瞳子限限而出也。从目。????聲。五限切。古音在十三部。
关注词典网微信公众号:icidian,回复如:眼说文解字,可方便查询说文解字。
胡雁哀鸣夜夜飞,胡儿眼泪双双落。—— 唐朝·李颀《古从军行》
红豆不堪看,满眼相思泪。—— 唐朝·牛希济《生查子·新月曲如眉》
雪云散尽,放晓晴池院杨柳于人便青眼。—— 宋朝·李元膺《洞仙歌·雪云散尽》
可堪更近乾龙节眼中泪尽空啼血。—— 宋朝·向子諲《秦楼月·芳菲歇》
箭径酸风射眼,腻水染花腥。—— 宋朝·吴文英《八声甘州·灵岩陪庾幕诸公游》
不尽眼中青,是愁来时节。—— 宋朝·张元干《石州慢·寒水依痕》
身外闲愁空满,眼中欢事常稀。—— 宋朝·晏几道《临江仙·身外闲愁空满》
幅巾藜杖北城头,卷地西风满眼愁。—— 宋朝·陆游《秋晚登城北楼》
夭红过眼随荣谢,菊秀兰香自占春。—— 宋朝·王汝舟《咏归堂隐鳞洞》
清愁满眼共谁论却应台下草,不解忆王孙。—— 宋朝·李之仪《临江仙·登凌歊台感怀》
【发音】liǎng yǎn mò hēi
【解释】比喻十分陌生
【出处】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36回:“但他是初到省的人员,两眼墨黑,他不认得上司,上司也不认得他。”
【发音】liǎng yǎn qī hēi
【解释】比喻十分陌生
【出处】高阳《胡雪岩全传·平步青云》上册:“此番到吏部打点,正愁着两眼漆黑,不知门径,现在找到个人可以指点,岂不甚妙?”
【发音】jǔ yǎn wú qīn
【解释】抬头看,看不见一个亲人。比喻孤单无依,人地生疏
【出处】明·冯梦龙《喻世明言》第二卷:“我举眼无亲,见了你,如见我女儿一般。”
【发音】chóu rén xiāng jiàn,fèn wài yǎn míng
【解释】指当敌对的双方相逢时,彼此对对方都格外警觉和敏感。
【出处】明·施耐庵《水浒传》六十八回:“燕青牵了那匹千里龙驹,径到大寨。宋江看了大喜,仇人相见,分外眼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