纨字五行属性是“火”,适合生辰八字缺火的孩子起名使用;
纨字笔画有6画,笔画数较适中,名字中可以用和纨笔画相近的字为名字,这样的姓氏+名字的组合更加匀称;
◎ 细绢,细的丝织品:纨素。纨绔(旧指富家子弟的华美衣着;泛指富家子弟,如“纨纨子弟”)。
详细字义
◎ 纨
紈 wán
〈名〉
(1) 细致洁白的薄绸 [pure white and fine silk]
纨,素也。从系,丸声,谓白致缯,今之细生绢也。——《说文》
下宫糅罗纨。——《战国策·齐策》
寄言纨袴与膏粱:莫效此儿形状!——《红楼梦》
(2) 又如:纨袖(白练衣袖);纨质(白皙细洁,如纨素之质。多形容妇女美质);纨绮(精美的丝织品)
(3) 纨扇,细绢扇 [fan made from fine silks]
两路绿杨藏乳燕,行人避暑扇摇纨。——《西游记》
词性变化
◎ 纨
紈 wán
〈形〉
幼小的 [young]。如:纨牛(小牛)
[①][wán]
[《廣韻》胡官切,平桓,匣。]
“纨1”的繁体字。
(1)白色细绢。
(2)见“紈牛”。
【卷十三】【糸部】紈
素也。从糸丸聲。胡官切
?也。?者,白致繒也。紈卽?也。故从丸,言其滑易也。商頌毛傳曰。丸丸,易直也。釋名曰。紈,渙也。細澤有光渙渙然也。从糸。丸聲。胡官切。十四部。紈篆舊在終篆前。非也。今依玉篇次此。與繒爲伍。玉篇必仍許也。
关注词典网微信公众号:icidian,回复如:纨说文解字,可方便查询说文解字。
轻汗微微透碧纨,明朝端午浴芳兰。—— 宋朝·苏轼《浣溪沙·端午》
秋至捣罗纨,泪满未能开。—— 南北朝·江淹《悼室人》
【发音】gāo liáng wán kù
【解释】膏粱:肥肉和细粮。借指富贵人家子弟
【出处】清·王夫之《读通鉴论·晋怀帝》:“晋武分诸王使典兵,晋不竞矣。彼皆膏粱纨绔之子也。”
【发音】gāo liáng wán kù
【解释】指富贵人家子弟的生活,有浮华奢侈。浅薄无知之意。
【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56回:“宝钗笑道:“真真膏粱纨袴之谈!我们虽是千金,原不知道这些事。””
【发音】huì xīn wán zhì
【解释】心灵如蕙草芬芳,品质似纨素洁白。比喻品行高洁。
【出处】南朝 宋 鲍照《芜城赋》:“东都妙姬,南国丽人,蕙心纨质,玉貌绛唇。”
【发音】qí wán lǔ gǎo
【解释】古代齐国和鲁国出产的白色绢。后亦泛指名贵的丝织品。
【出处】唐·杜甫《忆昔》:“齐纨鲁缟车班班,男耕女桑不相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