忘字五行属性是“水”,适合生辰八字缺水的孩子起名使用;
忘字笔画有7画,笔画数较适中,名字中可以用和忘笔画相近的字为名字,这样的姓氏+名字的组合更加匀称;
◎ 不记得,遗漏:忘记。忘却。忘怀。忘我。忘情。忘乎所以。
详细字义
◎ 忘 wàng
〈动〉
(1) (会意兼形声。从心,从亡,亡亦声。本义:忘记,不记得)
(2) 同本义 [forget]
忘,不识也。——《说文》
德音不忘。——《诗·郑风·有女同车》
中年病忘。——《列子·周穆王》。释文:“不记事也。”
忘路之远近。——晋· 陶渊明《桃花源记》
宠辱偕忘。——宋· 范仲淹《岳阳楼记》
忘身于外。——诸葛亮《出师表》
(3) 又如:忘魂(忘怀);忘昏(忘怀);忘反(流连忘归);忘年(忘记年岁);忘味(忘记美食的滋味);忘食(忘了吃饭);忘却(不记得);忘生舍死(忘却性命,不怕牺牲);忘先(忘记祖先)
(4) 玩忽,怠忽 [negllect;trifle with;idle]
夙夜不敢忘怠。——唐· 韩愈《潮州祭神文》
(5) 通“亡”。逃亡;遗失;灭亡 [flee;lost;perish]
乐隤心其如忘。——《文选·陆机·叹逝赋》
敷前人受命,兹不忘大功。——《书·大诰》
佩玉将将,寿考不忘。——《诗·秦风·终南》
不愆不忘,率由旧章。——《诗·大雅·假乐》
今日不为,明日忘贷。——《管子·乘马》
臣闻子胥尽忠而忘其号。——《汉书·武五子传》
(6) 舍弃 [give up]。如:忘私(不关心自己的得失,无私心);忘身(奋不顾身;置生死于度外);忘命(不怕死;竭尽全力);忘倦(专注于某物或被其吸引而忘却疲倦);忘劳(不感觉劳累;不知疲倦);忘想(不关心,不去想)
(7) 无,没有 [not have]。如:忘翼(谓不飞去);忘机瓮(比喻没有机心)
[①][wàng]
[《廣韻》巫放切,去漾,微。]
(1)忘记;不记得。
(2)指健忘症。
(3)遗弃;不顾念。
(4)玩忽,怠忽。
(5)无。
(6)通“妄”。
[②][wáng]
[《集韻》武方切,平陽,微。]
通“亡1”。
(1)丧失,失去。
(2)终止;断绝。
[③][wú]
见“忘3其”。
【卷十】【心部】忘
不識也。从心从亡,亡亦聲。武方切
忘,不记得。字形采用“心、亡”会义,“亡”也作声旁。
不識也。識者,意也。今所謂知識。所謂記憶也。从心。亡聲。依韵會本。武方切。十部。
关注词典网微信公众号:icidian,回复如:忘说文解字,可方便查询说文解字。
芳洲拾翠暮忘归,秀野踏青来不定。—— 宋朝·张先《木兰花·乙卯吴兴寒食》
故人书报,莫因循、忘却莼鲈。—— 宋朝·辛弃疾《汉宫春·会稽秋风亭观雨》
更愿诸公著意,休教忘了中原。—— 宋朝·李好古《清平乐·瓜洲渡口》
近寒食人家,相思未忘苹藻香。—— 宋朝·史达祖《寿楼春·寻春服感念》
忘却成都来十载,因君未免思量。—— 宋朝·苏轼《临江仙·送王缄》
提笼忘采叶,昨夜梦渔阳。—— 唐朝·张仲素《春闺思》
惜别伤离方寸乱忘了临行,酒盏深和浅。—— 宋朝·李清照《蝶恋花·泪湿罗衣脂粉满》
忘身辞凤阙,报国取龙庭。—— 唐朝·王维《送赵都督赴代州得青字》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宋朝·陆游《示儿》
兰有秀兮菊有芳,怀佳人兮不能忘。—— 汉朝·刘彻《秋风辞》
【发音】lè dào wàng jī
【解释】谓醉心于圣道。
【出处】《晋书·乐志》:“与君周旋,乐道忘饥。我心虚静,我志沾濡。”
【发音】cóng liú wàng fǎn
【解释】谓习从流俗而不可扭转。
【出处】《儿女英雄传》第二九回:“一记得了,久而久之,不论尊卑长幼,远近亲疏,一股脑子,把称谓搁起来,都叫别号,尤其怪。照这样从流忘反,流到我大清二百年后,只怕就会有‘甲斋父亲’‘乙亭儿子’的通称了。”
【发音】rù bào wàng chòu
【解释】鲍鱼:咸鱼。如同进入咸鱼店,时间一长就闻不到它的腥臭味。比喻环境对人的熏染和影响
【出处】南朝·梁·萧纲《与湘东王书》:“入鲍忘臭,效尤至祸。”
【发音】gōng ěr wàng sī
【解释】一心为公而忘却私事。
【出处】明·李贽《晃错》:“[晃错]公尔忘私,而其父又唯知日夜伤晃氏之不安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