禄字五行属性是“火”,适合生辰八字缺火的孩子起名使用;
禄字笔画有12画,笔画数较适中,名字中可以用和禄笔画相近的字为名字,这样的姓氏+名字的组合更加匀称;
禄字是常用字;
◎ 古代官吏的俸给:禄米。禄位(借指官职)。禄蠹(指追求官禄的人)。禄食。俸禄。无功受禄。
◎ 福:“儿已薄禄相,幸复得此妇”。
◎ 姓。
详细字义
◎ 禄 lù
〈名〉
(1) (形声。从示,录声。本义:福气、福运)
(2) 同本义 [happiness]
禄,福也。——《说文》
福禄如茨。——《诗·小雅·瞻彼洛矣》
使女受禄如天。——《仪礼·少牢馈食礼》
又重之以寡君之不禄。——《国语·晋语》
短折不禄。——《仪礼·曲礼》
其胤维何?天被尔禄。——《诗·大雅·既醉》
而后可以殿邦国,同福禄,来远人。——《左传·襄公十一年》
儿已薄禄相。——《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3) 又如:禄祚(福分和寿命);禄命(古代宿命论者认为人生的盛衰,祸福、寿天、贵贱等均由天定);禄相(有禄的相的样子。旧时相术认为人的形体、气色等与人的贵贱贫富、天寿等有关);禄气(食禄之气运)
(4) 官吏的俸给 [salary]
恽幸有余禄。—— 杨恽《报孙会宗书》
你就起个名字,叫作禄蠹。——《红楼梦》
(5) 又如:高官厚禄;爵禄(爵位和俸禄);薄禄(薪水);禄蠹(领取官俸的蛀虫);禄仕(为食俸禄而居官);禄糈(古代官吏的俸给)
(6) 禄位 [salary and position]。如:禄利(爵禄之利);禄饵(以禄位为诱饵);禄荫(凭借先人余荫而取得的禄位)
(7) 赏赐物 [reward]。如:禄料(料钱。唐宋间官吏除岁禄、月俸外的一种食料津贴)
(8) 通“录”。册籍 [record]
皆辨其物而奠其禄。——《周礼·天官下·职币》
词性变化
◎ 禄 lù
〈动〉
(1) 给予俸禄 [give salary]
故,上贤,禄天下;次贤,禄一国;下贤,禄田邑。——《荀子》
(2) 又如:禄绝(死的讳辞);禄亲(禄养。以俸禄养亲);禄使(给俸禄供使用);禄勋(给予有功者以俸禄)
(3) 通“录”。总领 [lead;head]
社稷不定,臣禄齐国之政。——《管子·大匡》
[①][lù]
[《廣韻》盧谷切,入屋,來。]
“祿1”的新字形。
(1)福运;气运。
(2)俸给。古代制禄之法,或赐或颁无定;或田邑或粟米或钱物历代差等不一。
(3)给予俸禄。
(4)禄位。
(5)赏赐物。
(6)见“禄禄”。
(7)姓。
云中乱拍禄山舞,风过重峦下笑声。—— 唐朝·杜牧《过华清宫绝句三首》
方惭不耕者,禄食出闾里。—— 唐朝·韦应物《观田家》
厚禄故人书断绝,恒饥稚子色凄凉。—— 唐朝·杜甫《狂夫》
【发音】shī lù sù cān
【解释】亦作“尸禄素飡”。谓空食俸禄而不尽其职,无所事事。
【出处】汉·刘向《说苑·至公》:“久践高位,妨群贤路,尸禄素餐,贪欲无厌。”
【发音】chōu jiǎn lù mǎ
【解释】抽简:抽竹简占卦;禄马:禄存与天马。指算命占卦
【出处】明·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第33回:“因为能与人抽简禄马,川中起他一个混名叫做‘杨抽马’。”
【发音】chí lù bǎo wèi
【解释】持;保持;禄:薪俸;位:职位。指为保住官位而阿谀奉承或有过失不肯离职
【出处】宋·王楙《野客丛书·班范议论》:“持禄保位,被阿谀之机。”
【发音】chí lù yǎng jiāo
【解释】持禄:保持禄位;养交:交结权贵。指结交权贵以保持自己的职位。
【出处】管仲《管子 明法》:“大臣务相贵而不任国,小臣持禄养交,不以官为事,故官失其能。”
顾禄( 谨中, 明松江府华亭人),初名天禄,洪武中以太学生除太常典簿,迁蜀王府教授。善书,行楷学苏轼而尤工于分隶。善杂画,喜钩勒竹石。能诗,太祖曾命尽进其所作,故有集名《经进集》。
王文禄( 世廉, 明浙江海盐人),嘉靖十年举人。性廉峻,不以私干人。遇不平必叱骂,不避权贵。喜声乐,性嗜书,遇有异书辄倾囊购之。有《艺草》、《丘陵学山》、《邑文献志》、《廉矩》、《文脉》。
祝世禄( 江西省德兴),祝世禄:江西省德兴人,明代学者。万历进士,官至尚宝司卿。为耿定向高足。有《祝子小言》、《环碧斋小言》、《环碧斋诗集》等。
安禄山(703―757, 营州柳城(在今辽宁朝阳)),安禄山:(703―757),营州柳城(在今辽宁朝阳)人,原名轧荦山,本姓康。母为突厥人,后因其母嫁与胡人安延偃,改姓安,更名禄山。他懂蕃语,身体魁伟,骁勇善战,被幽州节度使张守养以为子,后升任平卢兵马使、营州都督等职。742年升为平卢(治所在今辽宁朝阳)节度使,天宝三年兼范阳(治所在今北京)节度使、河北采访使,天宝十年又兼河东(治所在今山西太原)节度使。他身兼三镇节度使,私下培植胡将,蓄养战马,笼络汉族失意文人,最后拥有精兵15万,号称20万。他深知唐朝统治者的腐败,又为和杨国忠争权,于755年冬在范阳起兵反唐,举兵南下,攻下重镇洛阳。756年,于洛阳称大燕皇帝,国号燕,建元圣武。后举兵西进,破潼关下长安,大肆杀戮。757年,因欲立安庆思为太子,被其长子安庆绪杀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