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字的墨迹还没有干。比喻协定或盟约刚刚签订不久(多用于指责对方违背诺言)。
明·冯梦龙《喻世明言》第24卷:“说犹未了,思温抬头一看,壁上留题墨迹未干。”
墨迹未干作谓语、宾语、定语;用于指责对方违背诺言。
1.血染诗卷,墨迹未干,我凝望着熊熊大火。
2.老掌柜得意的抚了抚掌下墨迹未干的厚厚账本,屈指敲了敲柜面。
3.水无形不置可否,而是站了起来,走到书桌前,把桌上一张墨迹未干的纸张那了起来,指着上面的字问小豆包“上面的字你都识得?”。
4.如果本次大会只能做到这些,那么防扩散体制的裂痕在这项协议墨迹未干之时便会重新出现并越来越宽。
5.巴黎协定墨迹未干,他们就已经开始背弃他们的庄严义务。
6.接过墨迹未干的帛纸,刘宏仔细看了一遍后,朝曹节道,算你有心,朕便饶你一命又何妨,日后做个布衣,好好调教家中子弟。
7.只是凭张华轩的经验,眼前这账簿说不上是墨迹未干,确也明显是仓促之间赶出来的,绝不是正经货色。
8.嗯啊两声打发,江仲齐拎起墨迹未干的信纸吹了吹,再从头到尾看一遍,嗯,果然通篇都是他如何锄强扶弱、快意江湖。
9.他不愿在墨迹未干之前就合上本子弄污乳白的纸张。
10.脑中电闪一般掠过这些念头,萧寒瞥见一旁墙壁上挂着一幅画,墨迹未干,想是仙儿所作,不由举目望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