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喝水;啄:鸟类吃食。原指鸟类要吃就吃,想喝就喝,生活自由自在。后也指人的饮食。
《庄子·养生主》:“泽雉十步一啄,百步一饮,不蕲畜乎樊中,神虽王,不善也。”
联合式;作宾语;也指人的饮食
“一饮一啄”指的是吃饭喝水(饮是喝水,啄是鸟类吃食,例如《庄子‧养生主》:“泽雉十步一啄,百步一饮,不蕲畜乎樊中”),“莫非前定”是说就连吃饭喝水这样的小事,也是由先前的因缘决定的。
这是佛教的因缘果报思想,例如《景德传灯录‧尸利禅师》说:“一饮一啄,各自有分,不用疑虑。”
在古代各种通俗小说里经常出现这句话,例如《西游记》里文殊菩萨说当年自己被乌鸡国王扔在河里泡了三天三夜,所以如来佛派狮猁精来把国王推下井里泡三年,说这是“一饮一啄,莫非前定”,但孙悟空当面揭穿他只是公报私仇:“你虽报了甚么‘一饮一啄’的私仇,但那怪物不知害了多少人也。”。
【拼音】: yī yǐn yī zhuó【解释】: 饮:喝水;啄:鸟类吃食。原指鸟类要吃就吃,想喝就喝,生活自由自在。后也指人的饮食。【出处】: 《庄子·养生主》:“泽雉十步一啄,百步一饮,不蕲畜乎樊中,神虽王,不善也。”【举例造句】: 是臣不负前期,变作妖魔,占了名山,掇他到洞府,与他配了一十三年夫妻。一饮一啄,莫非前定。 ★明·吴承恩《西游记》第三十一回【拼音代码】: yyyz【用法】: 作宾语;指人的饮食
这句话的典故出自《景德传灯录·尸利禅师》,原话是“一饮一啄,各自有份,不用疑虑”,后被引用为“一饮一啄,莫非前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