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两人或两件事放在同一时间里来讨论。意即相提并论;同等看待。语:谈论。
西汉 刘向《战国策 赵策二》:“夫破人之与破于人也,臣人之与臣于人也,岂可同日而言之哉!”
同日而语偏正式;作谓语、宾语;用于否定句。
1.中国古代尽管有太学这样的高等教育机构,但与欧洲中世纪大学不可同日而语。
2.但文西先生的耐心却不能同日而语。
3.而美国的国家扶持政策跟欧洲不可同日而语,它的联邦政府可以向其选择的任何产业投入巨资。
4.瑞银(UBSAG)估计,大约有634家日本企业现在是“毒丸”在手,和2004年时的两家不可同日而语。
5.即使到了20世纪末,上海创业投资的活跃度也不能与北京同日而语。
6.但是这不幸的野兽的防卫岂能和河马的暴怒同日而语。
7.这一修订本不可与先前的版本同日而语。
8.可是尽管如此,虽然农民分遣队的实力和红军不可同日而语,但当他们胜利进军到游击队控制区的时候还是经常与红军发生冲突。
9.帝国在华享受他们的特权,中国与亚洲崛起的日本已不可同日而语。
10.保罗.克鲁格曼:我喜欢这种思考。但我认为后工业时代的帝国和前工业时代的帝国不可同日而语;不管好坏,我们不是罗马帝国。
同日而语一般是指同一事物不同时间比较,而相提并论是指不同事物比较。同日而语一般用在否定句中。相提并论一般含义贬义。
用法区别: 同日而语一般是指同一事物不同时间比较,而相提并论是指不同事物比较。 同日而语一般用在否定句中。 相提并论一般含义贬义。 同日而语: 同一事物在不同时间比较。出自于《战国策·赵策二》:“夫破人之与破于人也,臣人之与臣于人也,岂可同日而言之哉?” 用途: 用做谓语、宾语;用于否定句(侧重时间上的先后,重在“日”) 近义词: 相提并论、等量齐观、一概而论 反义词: 分门别类、较短论长、另眼看待 相提并论: 出自西汉·司马迁《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相提而论,是自明扬主上之过。”把不同的人或不同的事放在一起谈论或看待。联合式;作谓语、宾语;含贬义。 近义词:混为一谈、同日而语 反义词:一分为二、不可同日而语、天壤之别、分门别类 释义:相提:相对照;并:齐。把不同的人或不同的事放在一起谈论或看待。
相提并论,等量齐观,同日而语三个成语区别如下;
三个词语之间的解释意思不同,还有就是他们出自于不同的地方,相提并论;不同性质的对象放在一起谈论,不加区别对待,可以用于人,也可以用于物。等量齐观:指对有差别的事物同等看待。同日而语:主要是指同一事物,不同时间的比较。
等量齐观”着重指将有差别的事物同样看待;用于事物,适用范围窄;不限用于否定或疑问。“同日而语”着对象有时间上的差别;可用于不同对象之间的同时比较,也可用于同一对象不同时间段的比较;可用于人或事物,适用范围宽;多用于否定。“相提并论”着重指将不同性质的对象放在一起谈论;既可用于人,也可用于事物,适用范围较宽;多用于否定或疑问。
扩展资料;
相提并论出自,司马迁《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相提并论,是自明扬主上之过。”
同日而语出自,刘向《战国策·赵策二》:“岂可同日而言之哉?”
等量齐观出自,况周颐《惠风词话》:“托雨露而成润,意境可以稍变,然而乌可等量齐观也。”
不可同日而语
不能在同一时间里来谈论,形容两者差距很大,不能相提并论.
这个成语来源于《战国策.赵策二》,夫破人之与破于人也,臣人之与臣于人也,岂可同日而言之哉.
战国中后期,各诸侯国之间战争不断,从而出现了,“合纵”和“连横”的政治活动.弱国联合进攻强国,称为“合纵”,随从强国去进攻其他弱国,称为“连横”.当时有个纵横家,名叫苏秦.他先到秦国游说秦惠王,结果没有成功.于是,他又到赵国游说.赵国的相国不喜欢苏秦,他又没有成功.后来到燕国,才得到一些资助.接着,他第二次来到赵国,这一回,赵国的国君赵肃侯亲自接待了他.
他向赵肃侯分析了赵国和各国的关系:“如果赵国与齐、秦两国为敌,那么百姓就得不到安宁;如果依靠齐国去攻打秦国,百姓还是得不到安宁.现在,如果大王和秦国和好,那么秦国一定要利用这种优势去削弱韩国和魏国;如果和齐国友好,那么齐国也一定会利用这种优势去削弱楚国和魏国.魏、韩两个弱了,就要割地,也会使楚国削弱.这样,大王就会孤立无援.”
赵肃侯年纪比较轻,见苏秦说得头头是道,不住地点头称是.接着,苏秦又分析了赵国的实力和面临的形势:“其实,山东境内所建立的国家,没有一个比赵国强大的.赵国的疆土纵横两千里,军队几十万人,战车千辆,战马万匹,粮食可支用好几年.西、南、东三面有山有水,北面有弱小的燕国,也不值得害怕.现在各国中秦国最忌恨赵国,但为什么它又不敢来攻打赵国呢?原来是它害怕韩、魏两国在后边暗算它.既然如此,韩、魏可算是赵国南边的屏障了.但秦国要是攻打韩、魏两国,那倒是很方便的,它们必然会向秦国屈服.如果秦国解除了韩、魏暗算的顾虑,那么战祸必然会降临到赵国.这也是我替大王忧虑的原因.”
赵肃侯听到这里,心里非常害怕,急着问苏秦应该怎么办.于是苏秦说道:“我私下考察过天下的地图,发现各诸侯国的土地合起来五倍于秦国,估计各诸侯国的士兵数量十倍于秦国,如果六国结成一个整体,同心协力向西攻打秦国,就一定能打败它.如今反而向西侍奉秦国,向秦国称臣.打败别人和被别人打败,让别人向自己称臣和自己向别人称臣,怎么可以放在同一时间里来谈论呢?”
接着,苏秦又讲了一些如何具体搞合纵的方法和策略.赵肃侯听完说:“我还年轻,即位时间又短,不曾听到过使国家长治久安的策略.如今您有意使天下得以生存,各诸侯国得以安宁,我愿意诚恳地倾国相从.”
于是,赵肃侯给了苏秦许多赏赐,用来让他游说各诸侯国加入合纵联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