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相同;量:估量;评价;齐:一样。不顾事物的区别;作同等看待。
清 况周颐《蕙风词话》:“或带烟月而益韵,托雨露而成润,意境可以稍变,然而乌可等量齐观也。”
等量齐观联合式;作谓语;用于否定句。
1.痘痘男也是深知这一点,脸上已经布满了与痘痘等量齐观的汗珠,他甚至感觉如果今天不能把这位眼前的小祖宗伺候好了,估计今天也就活到头了。
2.它必须将翻译研究与文学研究有机融合,而不能割裂处之或简单相加;它应该把中译外与外译中等量齐观,取精用弘。
3.在以往的研究中,有的学者认为明清的朝审和秋审是现行死缓制度的萌芽形式,也有的误将二者等量齐观。
4.每个人的基本道德生而不同,不可等量齐观。菲茨杰拉德。
5.明确规定企业劳动者的法律地位,使劳动权利在公司治理结构层面上还原为劳动权力,并获得与资本权力等量齐观的法律地位,在公司监事会中加大职工代表监事的比例。
6.拟制理论真正想说明的问题,其实是法人这种法律上的人在哲学说明意义上不能和个人等量齐观,不具有根本性价值,反映到私法上,即法人的权利能力并非理所当然。
7.但能与苏摩尓、希罗尤基等量齐观处于一层楼,那身份定是非同凡响无疑。
8.每年北风初起,由剌桐港出发的南海商船,载运外销的茶叶,已与瓷器等量齐观,素来以泉府绸、剌桐缎驰名的海上丝绸之路,也有人称为茶瓷之路了。
9.沂南汉画像石墓的设计文化最突出之处有二:一是反映了与第宅建筑等量齐观的设计思想,二是体现了处处见安排的设计思路。
10.最终的书达十二卷之多,几乎与一整套旧式百科全书等量齐观。
等量齐观发音 děng liàng qí guān释义 等:同等;量:衡量,估量;齐:一齐,同样。指对有差别的事物同等看待。
1、意思不同等量齐观:指对有差别的事物同等看待。一视同仁:原指圣人对百姓一样看待,同施仁爱。后多表示对人同样看待,不分厚薄。
2、使用对象不同“等量齐观”用于事物,“一视同仁”用于人。“一视同仁”用于人,原指圣人对百姓一样看待,同施仁爱。后多表示对人同样看待,不分厚薄。
3、出处不同等量齐观,读音děng liáng qí guān,出自《惠风词话》,“托雨露而成润,意境可以稍变,然而乌可等量齐观也。”一视同仁,读音为yī shì tóng rén,出自唐·韩愈《原人》,“是故圣人一视同仁,笃近而举远。”扩展资料等量齐观的近义词 :同等看待:同等看待,等同对待。出自路遥《平凡的世界》第三卷第十章:“今后他们的子弟一律和贫下中农子弟同等对待,不论入党入团,招工招干和参军,都不再受影响。”视同一律:指同等看待。出自出处:鲁迅《南腔北调集·又论“第三种人”》:“至于‘忠实于自己的艺术的作者’,却并未视同一律。”相提并论:意思是把不同的人或事物不加区别地混在一起来谈论或者看待,出自西汉·司马迁《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等量齐观的反义词 :权衡轻重:意思是衡量哪个轻,哪个重。出自《淮南子·泰族训》:“欲知轻重而无以,予之以权衡,则喜。”《庄子·胠箧》:“为之权衡以称之。厚此薄彼:意思是比喻对人、对事不同看待。出自明·袁宏道《广庄·养生主》。迥然不同:形容差别很大,一点儿也不相同,出自宋·张戒《岁寒堂诗话》卷上:“文章古今迥然不同,钟嵘《诗品》以古诗第一,子建(曹植)次之,此论诚然。”一视同仁的近义词 :天公地道:形容十分公平合理。出自清·岭南羽衣女士《东欧女豪杰》第三回:“如今人人的脑袋里头既都有了一个社会平等,政治自由,是个天公地道的思想。”不分畛域:形容不分界限、范围,也比喻不分彼此。出自《庄子·秋水》:“泛泛乎其若四方之无穷,其无所畛域。”仁同一视:犹言一视同仁。出自《元典章・诏令一・成宗立皇太子诏》:“於戏!庆衍无疆,既正名于国,本仁同一视,尚均福于黎元。”一视同仁的反义词 :党同妒异:意指结帮分派,偏向同伙,打击不同意见的人。出自《妨难》十九篇,书奏,帝下有司而删定之;官党同妒异,竟寝其议。欺软怕硬:意思是欺负软弱的,害怕强硬的。出自明·高明《琵琶记·五娘请粮被抢》,”点催首放富差贫,保上户欺软怕硬。“量才录用:根据才能大小安排一定工作。出自《礼记·王制》:“凡官民材必先论之,论辨然后使之。”宋·苏轼《上神守皇帝万言书》:“凡所擘画利害,不问何人,小则随事酬劳,大则量才录用。”
语词典中查找等量齐观,通过等字进入页面查找即可。
等量齐观【děng liàng qí guān】的量第四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