稀:少。指人到七十岁。
唐 杜甫《曲江二首》:“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
古稀之年作宾语;指男性70岁。
1.他虽已年近古稀,但壮心不已,尚有余勇可贾。
2.年逾古稀的黄大爷生气地说:“我已是日薄西山的人了,怎敢和你们年轻人比高低。”。
3.与日月同辉的诗人王之涣来到了景色秀美的黄山,已是古稀之年的他已是白发苍苍,但依旧精神矍铄,他徒步登顶黄山。
4.今天您已迈入了古稀之年,对于您这样的老人,健康乃第一财富我衷心祝您健康、长寿。
5.八月桂花香,母亲大寿时。古稀之年身体健,劳作不辍精气足。宽容仁爱邻里赞,善良节俭美德传。亲朋好友齐祝愿:健康快乐,寿比南山!
6.他老人家虽已近古稀之年,却依然殚精竭虑地奔走在工作第一线,依然抟心揖志地体恤民众疾苦,无论是岁暮天寒,雪窖冰天,还是洪水横流,雨淋日炙。
7.由于始料不及的原因,我的已届古稀之年的父母十余年前移民美国,如同两株老树连根拔起,飞过太平洋之后,在异域殊方变成了两叶怀乡的浮萍。
8.作为演员的他,年逾古稀之年,戴着耳环,成为一名出色的水手,至今仍志存高远。
9.两年前,这位早逾古稀之年的老船匠彻底不造船了,但还是放不下相伴半个多世纪的手艺。
10.简短的寒暄之后,我们陪同罗杰斯先生走向位于纽约证券交易所的演播大厅,一路上他脚步轻快,丝毫看不出古稀之年的龙钟老态。
古稀之年应该是70岁,以前的人可望不可及的年龄。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长寿的人群逐年增加,可以这样说,现在70岁才是初老的年纪,祖国的大好河山都留下了他们的足迹,成群结伴出游成为他们生活的一部分,幸福指数也越来越高。
而立之年是指30岁,知命之年是指50岁,古稀之年是指70岁,不惑之年是指40岁,花甲之年是指60岁。
意思是而立之年30岁就应该确立人生的目标,树立三观,肩挑大担,做一个有责任有担当之人。
不惑之年40岁就有了三观的执行力,无论遇到顺境逆境都能游刃有余面对。
知命之年50岁知道有可为,有可不为,有些事情不能违背天命。
花甲之年60岁不在刚愎自用,也叫耳顺之年,可以听进去各种不同意见。
古稀之年70岁,收放自如游刃有余的同时,还能遵守生命的法则社会的规矩。
总之,每个年龄段都很曼妙,每个年龄段都是人生最华丽的年华!好好活着吧!
古稀之年指的是七十岁。
60岁称花甲之年、耳顺之年, 70岁称古稀之年、悬车之年、杖国之年、从心之年。 80岁称杖朝之年, 90岁称鲐背之年, 80、90岁也合称耄耋之年 , 100岁称期颐,又可称为人瑞
70被称为古来,八十被称为耄耋之年,朝枝之年,中寿,伞寿。
这是人们对不同年令之人的雅称,从一出生,0岁时就叫襁褓,汤饼之期。1岁叫牙牙,两岁叫孩提,8岁称童龇,九岁称黄口,指数之年。IO岁叫幼学或外傅之年,意为该上学了。……24岁称花信年华。三十岁叫而立之年,等等。到88岁称米寿。99岁叫白寿,意为还差一岁就一百岁了……。
这也说明了我国语言丰富多彩,文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