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庐:草屋。原意指诸葛亮感念刘备三顾茅庐的诚意;接受邀请;就任军师;首战用计火烧博望坡;大败曹兵;立下了战功。后比喻刚进入社会或工作岗位;缺乏经验。
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第39回:“博望相持用火攻,指挥如意笑谈中,直须惊破曹公胆,初出茅庐第一功。”
初出茅庐动宾式;作谓语、宾语、定语;用于刚出道。
1.我是初出茅庐,才到这里工作,请多多关照。
2.他初出茅庐就一鸣惊人,果是英雄出少年!
3.初出茅庐的王强战胜了老将张明,取得了这次乒乓球比赛的冠军。
4.初出茅庐,往往眼高手低,心高气傲,大事做不了,小事不愿做。不要养成挑三拣四的习惯。不要雨天烦打伞,不带伞又怕淋雨,处处表现出不满的情绪。记住,不做则已,要做就要做好。
5.我初出茅庐,一切不懂,请大家多指教。
6.他初出茅庐,哪有可能独当一面的能力?
7.当时我初出茅庐,对行裡的规矩根本不清楚。
8.他初出茅庐,缺乏经验,我们应该主动帮助他。
9.小明虽然才华横溢,却没有料事如神的本事,就初出茅庐的小书童。
10.四十年前你是学生,初出茅庐,正在成长。四十年后,你已走向成熟对一些事已经有了一些思考。四十年前听他的话学知识,四十年后你可以在心里评价他。